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响不过是个什长罢了,这样的军职,也不可能参与什么军事机密。不过,他的讲述和青州军探明的情报结合起来,倒是可以印证一些东西,一些青州军高层一直在怀疑,却无法确认的东西——袁绍的后勤也出现问题了。

乏粮,这是乱世中永恒的主题,战乱对生产造成巨大的破坏的同时,还加剧了消耗,入不敷出是应有之义。

而粮草供应,对战争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单就历史上,三国时代的诸多战役中,粮食对战争的影响,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最出名的就是官渡之战中,曹操突袭了袁绍的粮仓——乌巢,从而奠定了战争的胜利。持续性最强的则是诸葛亮的六出祁山,除了第一次是被张颌破了介亭,战略上有了不得不退的理由之外,其余的几次,几乎每次退兵都是因为乏粮。

此外,还有吕布和曹操的东郡之争,公孙瓒和袁绍的河北之争,最后失败的,都是后勤供应存在问题,但武力更强势的一方。

王羽在连战连捷的情况下,采取了回避敌军锋芒,诱敌深入的策略,同样也是出于田丰的提醒,以及对后勤供应的担忧,同样的原因。

青州后勤压力大,但冀州就会轻松吗?

在战火几乎席卷了冀州全境的背景下,虽然冀州仓储丰厚,但从界桥之战开始,先后动员了近二十万军力的袁绍,又岂能一点压力都没有?

青州方面不确定的,只是袁绍的后勤压力到底有多大而已。

现在,通过李响的讲述,真相一点点浮出了水面。

袁军的后勤压力由来已久,而且不是因为冀州的仓储量不足,而是因为袁军的作战重心一直在反复变更。

河北大战正式开打前,袁绍居于守势。他一方面要做好正面决战的准备,另一方面还要在后方囤积重兵,防备公孙瓒轻骑迂回,横施突袭。所以,当时冀州钱粮除了例行的送往邺城之外,也在向各郡的郡城输送,特别是位于前线的几个郡。

所以,除了清河、阳平、安平、邺城之外,剩余的几个郡都只留下了最低限度的钱粮储备和兵员。这也是黑山军出兵后,纵横安平、赵国,无人可挡的主要原因。

兵寡,战力就弱;粮少,动员能力就差,两者结合,自然就只有被人披靡的份儿了。

界桥获胜后,为了保持攻势,冀州的储备开始重点向清河、安平输送,以保障麹义的五万大军顺利进兵。

结果,龙凑之战,五万大军灰飞烟灭,作为后备的张颌也先赢后输,招致了联军的权力反扑,丧失了战斗力,只能困守孤城,青幽联军横扫安平、清河两郡。先前的投入全打了水漂,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袁绍的损失惨重至极。

其后的战局,也是一直保持着跌宕起伏的节奏。

从最初的苦守,到其后的四面合围,再变成在清渊决战,后来又改成了以清渊为基地,持久作战,最后则演变成了追击战,袁绍的反攻策略一变再变,战略重心和屯粮之所,自然也随之变化。

而屯粮这种事,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几项策略当中的战略重心都不一样,屯粮之地自然也不尽相同。袁绍之所以在清渊没有找到战机后,就将策略改成了相持作战,除了颜良败亡的打击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粮草供应上出现了困难。

在冷兵器时代,很少有人有意愿和能力发动远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粮草在运输途中的损耗。所谓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就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若单靠民夫背,一人背六斗,也就是差不多六十到八十斤的粮食,民夫每天吃两斗,顶多也只能走上三十六天。假设运粮队一天能走上三十里地,粮尽之时,差不多正好一千里。千里馈粮,到了终点,也就剩个袋底儿了。

用车马装载效率当然会高很多,不过损耗同样少不了,牛马牲畜吃的可比人多。再考虑到疾病和意外因素造成的减员等影响,以及天气变化对行程的延误,以及民夫运粮抵达后,还要返回,粮食运输对诸侯们来说,是相当沉重的负担。

袁绍虽然很富,却也架不住他这么折腾,除了邺城之外,他的战略重心一变再变,屯粮之所换来换去,但是路上民夫的消耗,就相当惊人了。

此外,从张燕出兵开始,冀州境内的治安一下就变得糟糕了很多,运粮还得加派兵马护送,这再次加重了袁绍的负担。

最后,袁绍不但兵多,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客军。

除了刘岱没过河与袁军会师,是只带干粮之外,其余的几路盟军,都是只带嘴来的。光吃还不算,通常来说,客军在异地作战,为了保持士气,避免士卒因思乡等原因士气低落,时不时的就得打赏,甚至要发双倍的军饷,这笔钱,袁绍自然也责无旁贷。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王羽先后击退刘岱和曹操,大振声威之余,也给冀州削减了一部分后勤压力,足足少了五万张嘴,简直是个无底洞啊!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的策略,到底有没有什么埋伏,李响说不清楚,但他却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道:“袁绍肯定撑不住了,他吩咐张使君分兵进军时,明明白白的说了,让咱们自己设法筹集钱粮,还说了个文雅词,是什么来着……”

“因粮于敌?”李十一接茬道。

“对!就是这个词儿!”李响一拍手,马屁随即跟上:“还是十一兄弟有学问,沾了王君侯的仙气儿,就是不一样啊。”

马屁拍了,可李十一的脸色却更差了,他抬眼看向人群,又望向不远处的镇子,冷森森的问道:“于是,你们就在清河烧杀劫掠,祸害百姓?”

李响这人大能耐没有,小聪明倒是不少,听得语气不善,顿时就打了个哆嗦,赶忙撇清道:“这可不能怨俺呐,俺就是个小小的什长,还不是人家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再说……再说,我这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对了,我在镇子里可没动过手,不信你问问他们!”

他这也是真急了,搞得都慌不择言了,好在最后那句还是有点说服力的。

“你没动手,人家干嘛追着你打?”李十一的语气依然冰冷,但森然之意却少了几分。

他明白被挟裹的百姓为何愤怒至此了,换了他遭这种无妄之灾,肯定也怒不可谒。动手残害百姓的肯定该死,若只是随从,倒也罪不至此。毕竟是没出五服的本家兄弟,若是犯的错不大,他未尝不想留点情面。

“这当口,谁还分得清谁是谁啊?还不是逮个人就打?把心头的恶气出了再说?”听出了对方语气中的松动,李响长长的松了口气,他指着乱作一团的人群说道:“你看看,都乱成这样了,谁有工夫顾得上找人啊?”

他说的不无道理,但作为给自己脱罪的理由,却还不够充分,见李十一脸上仍有不豫之色,他连忙抛出最后一个理由:“其实,下手打人,抢女人的,就没几个是咱们河内的老乡。”

“哦,这话怎么说?”这一次,连太史慈都微微动了容。如果河内军中还混杂了其他部队,很有可能就是袁绍敢于分兵三路的依仗了。

“回禀将军。”李响倒是乖觉,先行了个礼,这才解释道:“张使君是从上党来的,他这个河内太守也是袁绍任命的,而不是朝廷的敕命,朝廷委任的太守,是王使君!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他也只能任人唯亲,将自己的嫡系人马全都提拔起来了。”

他有些委屈的唠叨起来:“就拿那个弃马逃跑的混账来说,别看他带的是个百人队,可实际上,他就是个什长,不过是上党军的,不是河内军的,结果却人五人六的以将军自居,不光是他,只要是上党来的,就算是个小兵,也比我这个什长吃香……”

他本来就有点话痨,这一委屈起来,更是滔滔不绝,夹缠不清的私货也不少,但意思倒是表达清楚了。

如果纯粹以朝廷的敕令为准,现在的河内太守的确还是王匡,不过这倒不是困扰张杨的主要原因。和诸多外来诸侯一样,张杨的烦恼主要来自于内部派系的平衡。

这其实是三国时代的普遍性问题,外来的强龙和地头蛇之间,总要分个上下高低。

袁绍和沮授的矛盾、徐州陶谦和陈登父子以及薛礼等人冲突;荆州刘表和蔡、蒯等荆州大族的关系;益州刘焉与蜀中士族的关系;甚至连幽州刘虞和公孙瓒的关系,也都可以归为这个范畴。

外来户要压倒地头蛇,必须要有自己的嫡系,并且要紧紧的依靠这些嫡系,进行长期的斗争。若是没有,就会被地方派系架空,变成傀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表。

刘表的声望不比刘虞低,能力和风仪在诸侯中,也是翘楚,更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物,否则也不会有单骑入荆州这样的壮举。然而,在稳定了荆州内部之后,他却完全无法进行扩张。

东西两面都是同宗,不可轻侮,稳妥起见,不擅起边衅倒也罢了,可北面的南阳却空虚得很。张济全力配合董卓的主力攻打洛阳,结果遭遇了张辽,被揍得鼻青脸肿,落花流水,靠着侄子张绣的死战,才勉强逃出生天。

但凡刘表有一点点战略眼光,就不应该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

当时,曹操的主力正在河北和王羽激战,颍川空虚,刘表夺取了南阳之后,顺势就可以将颍川收入囊中,攻取陈留也不是什么妄言。

可他却安坐不动,白白错过了战机。

荆州没兵吗?荆襄兵精,一直到了隋唐,甚至五代十国时期,乃至近代,都是很有名的。能打败孙坚的强军,会没有战斗力吗?

乏粮?更是扯淡,在河北大战如火如荼,徐州连续发生内乱之后,荆州恐怕已经是大汉最富庶的一个州郡了,怎么可能没粮?

刘表之所以不动如山,无非是地方派系互相掣肘,他做不了主罢了。

有鉴于此,各路诸侯实际上都在努力的扩大嫡系的实力,压制地方派系。刘虞和公孙瓒的冲突,表现得最为明显。

不压制就会被架空,东风西风总是要分个胜负,因此,就算明知道压制过程中会露出破绽,损耗实力,但诸侯们还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个无解的难题。

张杨就是努力压制敌方派系的一员,截止目前,他做得还算成功,但多少有点副作用。这个副作用,在这场劫掠行动中,就暴露得比较明显。

“出发前,张使君明令过的,尽量不要伤人,更不可扰民,征粮之后,也要给人家里留下过冬的粮食和明年的种子,咱们只拿富裕出来的。可结果呢,那个该死章四见人就甩鞭子,看见有点姿色的女人就往外拉……”

李响忿忿不平的说着:“开始那两个村子,还没有拉壮丁,后来抢的粮食太多,他嫌搬运着累,干脆就连男的都一起抢了。喏,”他朝着人群努努嘴:“那里面有不少根本就不是这个镇子的,造孽啊,不过跟咱可没关系,都是那帮子上党来的造的孽。”

他觉得自己开脱的已经差不多了,说完,摆出了一副无辜的表情,结果被他堂弟一句话就给呛回来了:“你不是说你是第一次吗?”

“是……”他张了张嘴,没话说了,心里这个恨啊,恨不得自己抽自己一个嘴巴,明明已经差不多过关了,非说这么多废话,这不自己给自己找病吗?

“李校尉,先让你这从兄退下。”太史慈又发话了,叫的虽然是李十一,但李响却猛地哆嗦了一下,他怕啊,那三百铁骑固然可怕,但这位斩将夺旗如无物的猛将,却也不差多少,说是更可怕也没错。

“喏。”李十一知道太史慈有事要商量,连忙将李响赶走,让两个骑兵监视着。

李响这下可吓毁了,这是出大事了啊!那位将军这是非杀自己不可呀!不过,这好像不合情理啊,自己好像不是这么重要的人物呀?(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VIP小说推荐阅读: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开篇激战1860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开篇激战1860帝凰之一品弃妃三国:兴汉
VIP小说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