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梅奥代表团正式到来。
清晨,晨雾还未散尽,京都大学附属医院的门诊大楼前已铺开深红色地毯。
京都大学医学院大门口,以副院长韩岩为首的一众高层领导正率队迎接着。
韩岩立在银杏纷飞的台阶上,白大褂下摆被秋风掀起,露出笔挺的藏青西装裤。
他特意将副院长胸牌调整到左胸口袋上方三指宽处,这个位置既能彰显身份,又不妨碍与来客握手。
院里精心挑选了几个漂亮的小护士,穿着红色的旗袍站在大门口迎接。
陆安和徐风华站在队伍的后面,两人一边闲聊着,一边等候着。
“陆安,你选了什么患者作为教学手术的志愿者?”徐风华有一搭没一搭的和陆安聊着。
“患者是郊区中学教师,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因家境困难辗转多家医院未收治。”陆安道,“这个患者符合梅奥的标准。”
徐风华微微点头,“不过,你排除的那个患者,有不少达官显贵吧。”
陆安倒是一笑,“我只是按照梅奥的标准来挑选病例,他们有意见,让他们找梅奥代表团说吧。”
徐风华心中暗道:“自己这个师弟也挺精明的,直接把锅甩给了梅奥。”
两人说话间,时间已经来到了七点五十八分,三辆黑色奔驰礼宾车碾过满地金黄的银杏叶。
韩岩抬手示意,六名保安齐刷刷拉直制服下摆。
众人注意到打头车辆后窗半降,梅奥代表团团长史密斯教授的山羊胡在晨光中泛着银灰——这位梅奥传奇人物果然如传闻中守时。
梅奥代表团团长史密斯教授率先下车,他约莫五十出头,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定制西装,剪裁考究,领口别着梅奥诊所的金质徽章,他的身材高大挺拔,像一株经历过风霜却依然笔直的北美红杉。银灰色的山羊胡修剪得一丝不苟,与鬓角的白发相得益彰。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双手,修长而有力,指节分明,皮肤因常年消毒呈现出淡淡的粉红色。
看到史密斯下车,韩岩连忙上前,两人亲切的握手。
\"wele to...\"韩岩的牛津腔在喉头滚了半圈,最终换成字正腔圆的华夏语,\"史密斯教授,舟车劳顿。\"
他伸手的瞬间,白大褂袖口露出浪琴典藏系列腕表——这是二十年前在梅奥访学时买的纪念品。
史密斯教授的握手力道如手术钳般精准,无名指上的创始者戒指硌得人发疼。
他深蓝色西装翻领上,梅奥金鹰徽章与韩岩胸前的医院院徽隔空对峙。
两人身后,住院大楼玻璃幕墙将晨光折射成无数把柳叶刀的形状。
\"韩,你的银杏比罗切斯特的枫叶更会待客。\"史密斯用华夏语说道,灰蓝瞳孔扫过正在列队的年轻医生们。
那些刻意挺直的背脊让他想起梅奥住院医初进手术室的模样。
韩岩和史密斯看起来比较熟悉,其他人根本插不上话,两人一边往医院里面走,一边聊着。
梅奥代表团除了团长史密斯教授,还有五个医生,分别属于不同外科,包括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
这次的教学手术,也会在这三个科室中进行。
韩岩侧身引路,白大褂在风中展开如鹰翼:\"贵院去年发表在《JAmA》的机器人辅助论文...\"他故意顿了顿,等对方目光转来,\"我们普外科有位年轻医生做了点有趣的反向验证。\"
“哦?是吗?”史密斯来了兴趣,眉头微微一挑,“那我可就拭目以待呢。”
门诊大楼前,喷泉池突然开启,水幕间浮现全息投影的院训\"大医精诚\"。
史密斯驻足凝视水幕上滚动的中英双语,突然指向急诊楼方向:\"那里为什么有患者家属跪着?\"
韩岩脚步未停,花岗岩台阶上的影子与史密斯重叠:\"华夏有句古话,医者父母心。\"
他抬手推开手术中心大门,无影灯的冷光倾泻而出,\"就像梅奥先生当年在暴风雪中接诊,不是吗?\"
史密斯嘴里掀起一抹笑容,“韩,你的医术和你说话的艺术一样,令人神往。”
门内传来达芬奇机器人启动的嗡鸣。
韩岩的白大褂擦过自动门感应器,胸牌在光影中明灭——上面除了副院长头衔,还别着枚褪色的住院医师徽章,那是三十年前他在梅奥实习时得到的。
……
京都大学医学院手术中心的观摩室内,来自梅奥诊所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正在泛着冷蓝色的金属光泽。
梅奥代表团团长史密斯教授站在手术室外的玻璃幕墙前,手中的激光笔在ct影像上划出一道红线。
梅奥代表团的第一站,便是普外科!
\"各位请看,这位患者的肿瘤已经侵犯肝门部胆管,并包绕肝动脉和门静脉。\"史密斯的声音透过扩音系统在观摩室里回荡,\"这是我们梅奥最新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首次在亚洲进行手术演示。\"
史密斯的声音通过同声传译耳机传来,带着沉稳的自信。
他站在操控台前,灰蓝色的瞳孔倒映着三维导航屏幕上的肝门部肿瘤影像——那是一团盘踞在肝动脉与门静脉之间的灰白色阴影,边缘如珊瑚般延伸出细密的血管触须。
“我靠,不愧是梅奥啊!”邹睿和曹野激动的声音传到了陆安的耳边,“这个第四代机器人太牛掰了!”
整个手术观摩室里,已经挤满了人,只要是不当班的外科医生都来凑凑热闹。
“我记得华夏最厉害的机器人比梅奥的还落后了整整一代!”
“这种机器要是能引入我们医院,那不又是全国第一吧?”
“这个机器想想就贵死了,医院预算不足,你们还是别想了。”
此时,史密斯的手指在操控台上轻盈滑动,机械臂末端的双极电凝钳如同芭蕾舞者的足尖,在放大20倍的视野下精准分离出一根0.5mm的滋养血管。
观摩席上响起一片低呼,几位年轻医生甚至掏出手机拍摄机械臂的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