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豆呵呵一笑,又附在冲着王宇耳边神秘的低语道:“哪是啊?我方才还听说李虎那厮啊,差点被烧死,虽然命是保住了,但是容我估摸着是毁了。还是王大哥你高啊。”随即向王宇竖起了大拇指。
“那是,若不是我一贯见机行事,又怎么能够活到现在。”随即二人又嚼着花生米,呵呵直笑。
一个时辰,两千人说没就没了,在官军中怎样的传言都有,反正是一个比恐怖一个,不过有一条是公认的,那厮妻子被李元吉侮辱了才造反的,一定最为痛恨侮辱女性之人。
一想到此,那些个好找个把花活的也没那个胆子了。至于银子,好财者还是挺着胆子干。
入城的官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纪律严明,堪称大隋军中的楷模。
躺在县衙里的李虎疼的是把云羽祖宗十八代问候个遍,什么话都骂。
话说,李建成去了军营见父亲奄奄一息,一时竟嚎啕大哭起来,李渊只得斥责儿子几句。
见儿子回来了,李渊也稍稍找回点安慰。其实本来没什么病,只是气的。
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何曾败过这么惨?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当年章邯若是不轻视项羽何来巨鹿之败!
想到这又活泛起来,但想了想还是没有爬起床。
他要让所有知道他就快要死了,随即便草拟了一分军报派快马向京城发去。
连续几日,李渊都未出过营帐,而且一直躺在床上让人伺候着。因此全军上下都在传,李渊快要死了。
云羽的恐怖便如这冬日的冷气一般在官军之中弥漫。
杨广接到李渊的加急军报,先是一喜,因为李渊说的是一日便拿下了滇榆,若照此速度,多则五日,少则三日,定然会结束太原战事。
杨广心中暗叹:“贼寇果然不足为惧。”但是后面的话却让杨广皱起了眉头,李渊在奏折中又说,他不幸染上重疾,恐无力支撑战事,请求辞官修养,另派贤能剿贼。
那一句,“臣并非吝惜这孱弱残缺,只是惶恐耽误陛下要事。”把杨广感动的一塌糊涂。
而兵部尚书杨玄感的奏词和李渊完全不一样,杨玄感主要说的是李渊作战不利,死伤惨重之流。
隋炀帝哪会关心死多少人,他只看重最终结果。李渊确实是在一日之内拿下了滇榆。
反倒觉着杨玄感是在尽谗言。隋炀帝有些不喜,杨玄感的招安之计只得搁置。
又过了三日,李渊接到了杨广的诏书,解除了李渊现任所有职位,升任殿内少卿,如此说来,李渊作战不利倒是升任了。
李渊是心中一阵狂喜,不仅甩掉了这个烫手山芋,还升了职,尽管实权可能没那么大了。
李建成却极度不悦,他无法接受云羽所施加给他的耻辱,只是在李渊的强力要挟下,只得和李渊回太原。李渊本来还想带走李虎这员骁将的,只是李虎誓死不走,李渊只得让李虎留下。
李渊回到太原,李家定然是全家出迎,长孙柔在院子里紧张的不得了,生怕云羽出事。
等了半晌,长孙无垢才进来告诉她,云羽并没有出事。而且还打死不少官军。
长孙无垢先是一喜,后是一惊,她的夫君已经与大隋渐行渐远了。她唯一能做的只是将腹中孩儿生下。
心中又想起,父亲说云羽有帝王之象,难不成真的是?那么多军队都没法将他俘获,他到底有多能打啊。
李渊回到太原后,闭门了一日,随即便去找了李世民,问起了长孙柔之事。
李世民深知父亲是一个正人君子,不会伤害妇孺。便和盘托出了。李渊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赞赏道,“你做的好。”
李渊又闭门了一日,做出了个令所有都难以理解的决定,他要杀了李元吉。窦氏自然是哭个死去活来,可是这回不论怎么求都不管用了。
李渊让家丁将李元吉五花大绑,押赴太原的行刑场,准备当着全城父老的面将李元吉杀了。只是就在操刀之时,杨诺诺出现了,她义正言辞的痛诉了李渊一通。
随即李元吉便进了太原监狱,经此一遭,李渊性情好似大变,第二日便纳了一房小妾,这也标志窦氏在李渊的心目中的地方动摇了。
长孙柔的身份也在李家公开了。
李渊为了表示歉意,还收了长孙柔做义女作为补偿。与此同时,长孙柔那个闲散的父亲也回了太原,此次回来,还带回来了两个怀孕的小妾。
李渊是好一番向他道歉。柔父大发了一通脾气,最终还是原谅了李渊。
随即长孙柔只得同李渊一道去了京城,长孙柔和云羽的重逢好似遥遥无期了。
李渊走后不久,李元吉便被杨诺诺捞了出来,李元吉对杨诺诺是感激不尽,当即便许下了万死不辞的誓言。
云羽在河东城内做等着和李渊决一死战,谁承想,李渊不想和他打了,溜了。
李渊杀子的消息也伴随着冬日的凌风传到了河东,只是云羽又怎么会相信?
滇榆城内的平叛大军早就接到了朝廷的诏书,新任主帅不日将到达,却等了十几日还未到达。
等着等着李虎的伤势便好了起来,滇榆城的百姓可就遭了秧,李虎一好,便开始在城里肆无忌惮的猎艳起来。
滇榆县令卢瑶将爱女和夫人芦荟接回了县衙,因为他觉着一切应当是风平浪静了。滇榆城破之时,为了让女儿和夫人不受伤害,只得将女儿和夫人放在信得过的人家寄养。
卢瑶向芦荟问起在城里的这几日有没有受欺负,芦荟却说没有,还孜孜不倦的说了这些日子滇榆的一些逸闻趣事。
如她被抓进了牢狱,但是并没有挨饿受冻,一日三餐管饱······芦荟说的津津有味,对于这种过惯锦衣玉食的芦荟来说,有这样一段经历反而觉得是人生一大快事。
听着女儿说贼人的好话,也只得岔开话题,生怕这些言论被有心之人听见。若是向上参他一本,附上一个通贼的罪名,那全家老少的性命可就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