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高从诲的坚壁清野
大熊的话虽然粗鄙,但也确实是说到了点子上,大家也是一阵皱眉:“这的确是有点奇怪,莫非是他们察觉了什么不成?”
“我知道了,应该是我的问题。”张楚苦笑,他想起来了,这件事或许的确和他有关系。
三年前他来将江陵城卖酒的时候,曾经遇到了清江寨水匪的袭击,幸亏他提前做好了准备,在一线峡那里,用火药制作地雷将一百多清江寨的水匪全部埋葬。因为这些水匪都有悬赏,张楚为了避免浪费,便将他们的头颅拿去邀功请赏。当时城门下校尉在问的时候,张楚便谎称是自己拥有引雷的手段,使用雷电将一线峡劈崩,将水匪们给埋葬了的。
原本这只是一个谎言,张楚并没有放在心上,估计高从诲也没有记住,但当他又用炮弹将高保真杀死,并且被再次被人误以为是雷电劈死的时候,高从诲手下的人肯定是想到了这一件事……
“这么说的话,我也想起来了,的确有这件事。”经过张楚一番解说,小林和大熊也想起了这件事,因为他们两个当时也是这件事的见证者。
“肯定就是这样。”小林苦笑道:“这么说,高从诲估计是不会出来了?这下可就不好办了,他三十万大军守城,别说我们只有三万人了,就算是将十万大军全部开来,也别想轻易的打进城去。”
“这可真是一件麻烦事情,主公请恕属下无能,这件事我也没有办法。”罗青同样苦笑着请罪道,倒不是他真的无能,而是这乌龟战术确实不好破解。
乌龟战术虽然不好听,但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战术,如果敌人一心只想防守的话,那他们就真的只有强攻一途——当年长平之战,白起那么厉害,为什么还要用反间计,让赵王将廉颇换成赵括呢?就是因为廉颇的战术意图就是防守,白起根本就啃不动,时间一长,秦国物资补充不上,那白起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而赵括却不同,年轻气盛,最是受不得刺激,初一上任就轻敌冒进,最终被白起断了后路,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失败,四十万赵国降卒也都被坑杀一空,赵国自此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了可以和秦国相争的实力了。
“不出来也不用担心。”对于旁人的无奈,张楚反倒是显得信心满满:“大家放心吧,我已经安排好了一切,等到了江陵城下之后,我保证高从诲只能选择和我们决战。”
“既然主公有了安排,那属下们就放心了。”众人顿时放松了心情,都忘了还有主公在呢,何况就算没有主公的安排,自己这边可还有两门大炮呢,有这两门大炮在,未必就不能再演一次阳山镇的旧戏,让敌人不战而降。
大军继续前进,和情报上所说的一样,高从诲的确是将所有人都撤回了江陵城,沿路的军营哨站都没有一兵一卒存在,遍搜方圆百里,也都没有发现大规模敌人的影子——显然,高从诲是真的打算要死守到底了。
不过想想也正常,这江陵城被高家父子经营了十几年,城高池深,内藏钱粮无数,如果真的要坚持死守的话,光是粮草,就足以让这三十万军队吃上半年。
问题是张楚真的能围困江陵半年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如果张楚无法在一个月内结束战争的话,那么位于南方的马殷就会出兵,袭击他的老巢金阳,将他这些年积攒的家底全部一刮而空,这就是高从诲请马殷出手的代价,而马殷也眼馋张楚的产业很久了,要不是碍于高季兴在,只怕他早就出手了。
不过高从诲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沿途不但撤回了所有的军队,而且还将周围城镇的粮食都给搜刮一空,这也就导致了张楚无法就地补充粮草,他的粮食必须要从金阳运输,这无疑增加了他的后勤负担,对于打持久战,并没有什么好处。
“做的还真是绝啊。”路过一个小镇的时候,张楚眉头皱起,这高从诲为了挡住自己,真是什么都不顾了啊。坚壁清野政策实施的很彻底,不但收走了所有的军粮,就连百姓们口中的存粮都收走了,现在只留下了一地的饿殍和饥民。
“将我们的粮食分一部分给他们吧。另外,让运粮队多调集一点粮食过来。”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哀求的百姓,张楚终究是下不了那么狠的心,更重要的是,他其实不缺粮食,金阳的粮食储存不比江陵城少多少,他缺少的只是运输的方法,但如果真的要不惜工本的运输的话,他还是能够将粮食运过来的。何况江陵城距离金阳,就算是运粮队,最多也只需要半个月就能走一趟,消耗要少很多,足以支撑这些百姓们的生活所需了。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得到了粮食,满地的饥民们彻底归心,对着张楚叩拜不停。
“你们也别感谢我,这粮食可不是白白给你们的。”张楚肃声道:“想要粮食,就得给我干活,我需要修一条从金阳到江陵城的路,稍后会有人教你们如何修,你有参加工作,才能获得粮食。”
张楚当然不会白白给粮食,他太知道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了,与其到后来被这些人恨,倒不如提前就将事情和他们说清楚,而且以工代赈这种方式,在后世可是很流行的,也是非常合理的政策,比单纯的赈济可要强太多了。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即便这些粮食不是白得的,但饥民们还是感激涕零,在这种时候,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还哪里有那么多讲究?更何况浙西人刚刚被官军洗劫过了一番,正是心态最脆弱的时候,这时候你对他们太好,反而会引起他们的担忧,总觉得这样的饭吃不长久。可如果用劳动换取食物的话,他们吃起来就安心的多了,也不会有患得患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