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平奢安之战一(求推荐票 求收藏)
借着晋商、辽东三大败、京营空额的事情,朱由校解决了官绅不纳粮、官员经商、官商勾结、以文御武、军饷的事情,总算那根一直紧绷的弦稍微松了些。
朝廷也被朱由校整出来的一系列动作弄的焦头烂额,脚不沾地,内阁、户部、工部忙着梳理田亩和赋税的事,吏部忙着拟定陕西、山西、北直录和朝官的名单。
兵部忙着清理那些发霉损坏的兵器甲胄,徐光启、毕懋康、宋应星一边继续打造大明传统火器,一边忙着研究遂火枪和新的火炮。
工部一边忙着督促各地水利和工程,一边寻找合适的地方建水泥厂。
太医院和医药学院那帮老师在研究授课的内容。
礼部在编撰《贰臣录》,吏部忙着核查官员升降下。
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锦衣卫、东厂一边抓人一边审案,往往都要到深夜,实在是涉案的官员太多!
而大明皇帝朱由校,难得清闲,带着皇后妃嫔和三个妹妹在宫后苑植树种花,任妃挺着个大肚子在一旁胡吃海塞。
一开始三个丫头还认认真真的跟着种花,没多久,朱徽媞那丫头没了耐性,拉着朱徽婧这里指点一下那里瞅一眼,倒是年龄稍大的朱徽妍一直跟着张嫣种花,颇有长姐风范。
几个妃嫔以前哪干过这等活,平日在宫中寂寞,见朱由校亲自动手,也不矫情,一起有说有笑的跟着种花。
宫后苑种的树木多是常青,色彩单调,也不讲究什么布局。设计出身的朱由校简直看不下去,前段时间倒是吩咐内官监和直殿监的重新打理一番,结果打理了个寂寞。
朱由校亲自作图,选定四时变化的树种和花圃,有枫树、银杏、万年青、山桃、梨花海棠等,趁着空闲,亲自动手。
贵阳,总督行辕。
“督帅。三天前,靖宁伯领一万余人会合赤水卫、永宁卫共计两万三千人围攻怀远(贵州金沙),估计现在已经把怀远拿下了。”参将尹伸报道。
大帐中,朱燮元、监军太监孔传涛、罗象乾、游击祁继祖等一众将官和新履职的王瑊、傅宗龙以及贵州布政司、按察司官员分主次而坐。
“毕节卫已汇合镇雄卫进攻大方。”
“乌撒卫联合普安援军已下水城,安南(晴隆)的云南援军已入西堡。”
“参将王建中领水东、札佐两处五余人已由修文入六广,六广以下,距水西城不足80里,可直逼水西城。”
大帐中,不断向朱燮元汇报军情。朱燮元一边听,一边站在地图前看着水西各处城寨。
朱燮元略一思索,转身扫了一眼帐中众人正色道:“奢安作乱已逾五年,搅扰地方、残杀百姓,不断耗费朝廷钱粮军力。天子圣明,不仅补足军饷,还于京师建忠烈祠,让战死的兵士享受香火供奉,如今汇集三省之力,若再不能捉拿奢安于太庙,平定奢安之乱,你我上辜负天子,下有负三省百姓!
“此战,必要剿灭奢安!”
“必胜!”
“二十天后,奢崇明、安邦彦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杀!杀!杀!”
“本督有天子赐予的尚方宝刀,如有不遵帅令、瞻前顾后、滥杀平民、贪墨军功等犯下十八斩者,本督可先斩后奏!诸位谨记!”
“是!”
朱燮元满意点点头,说道:“传令给靖宁伯,攻下怀远后,水西城交给她指挥打下,永宁卫、赤水卫、水东、札佐卫归她节制。”
“得令!”一名等候的传令兵接令后退出大帐。
“镇雄卫与毕节卫拿下大方后,毕节卫留守大方,镇雄卫南下汇合乌撒、普安的云南援军,攻打纳雍。”
“命蔡复一推到谷龙河一带,吸引水西叛军五日后即刻向织金推进!”
“罗象乾。”
“末将在!”
“命你统领两万人,织金的东边就交给你了!”
“末将得令!”
“祁继祖,领两千人道鸭池封锁水路!”
“末将得令!”
“各路人马,会师织金后,听从靖宁伯调遣!”
“是!”
“而本督。”朱燮元停顿下,道:“本督移驻威清,等诸位的好消息!”
大帐中,随着将官散去,只剩下朱燮元、孔传涛、贵州布政司和按察司的官员。
朱燮元说道:“西南几省多土司,时常叛乱,前番播州、永宁平定之后,朝廷在四川取消宣抚、宣慰司,本督打算上书朝廷,除水西宣慰司,如播州、永宁例,改为州府,朝廷派遣官员治理。”
孔传涛、王瑊、傅宗龙,按察使刘宇烈等官员都表示愿意署名。
朱燮元喝了一口茶后说道:“奢安已成瓮中之鳖,你们派人跟着大军,打仗他们行,但稳定地方还要靠你们。”
王瑊说道:“督帅,这一时也找不到那么多人啊。”
呼了一口气,说道:“贵州这几年乱成这样,不少官员都闲着,把他们赶过去,另外,有些官员虽然品级不够,但能力不错,可以派过去。”
行吧,也是个方法。
孔传涛淡淡说道:“别怪咱家多嘴,要是发现有官员收好处,嘿嘿。”
布政司和按察司的官员一阵恶寒,一些刚才还在盘算收多少钱的官员立马把小心思按了下去,这死太监油盐不进,还拿下了几个犯事的官员,惹不起。
朱燮元当做没听见,这些官员也该敲打一番,继续说道:“水西平定后,为了安抚百姓,奢安聚敛的财物除了给各路人马的赏赐和上交给陛下和朝廷外,其余都留作贵州安置流民、清丈田亩、开荒、修路建桥等用,若是谁敢伸手,本督和监军手里的刀不是摆设。
“做得好自然会上报你们的功劳,做的不好,重则老夫亲自砍下人头,轻的就等着革职吧。”
吩咐敲打一番,朱燮元让他们自己忙去,总督行辕也要移往威清。
织金县,奢安老巢。
“安兄,官军这次发了狠,朱燮元更是从四川调兵,加上云南调来的援军,没有十万也有八万。水西四处被围,以我之见,不可坐以待毙,可学老奴逐个击破,否则水西危矣。”逃到水西的“大梁王”奢崇明对着安邦彦建议道。
他奢崇明自永宁逃到水西,颜面尽失,但还是希望安邦彦能成事,到时候他也能借势完成建立“大梁”国的美梦。
自得知朱燮元从遵义跑到贵阳,并调集周边兵力后,安邦彦头发白了不少。他的亲族在与官军交战中死伤殆尽,如今只剩下侄子安位,被他派到水西城(黔西市)。
天启二年趁着奢崇明起兵四川,自己起兵两万攻毕节,各地土司响应,先后分兵攻陷安顺、平坝、沾益、龙里、瓮安(今均属贵州省)、偏桥(今贵州省施秉县)、沅州(今湖南芷江县)、普安(今贵州盘县)、安南(今贵州晴隆)等地,还差点把贵阳打下来,自己自称“罗甸大王”,一时风头无两,好不威风。
可惜好景不长,被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率兵解了贵阳之围,自己被迫退守陆广河,奢崇明等一帮好兄弟也被官军击败,只剩自己还在水西坚持。
去年王三善因后援不继,粮饷断绝,被迫撤退,自己趁机追击,把王三善砍了,结果又来了个蔡复一。虽然蔡复一不如王三善,还被自己率人砍了两千多人,但还是有两把刷子。
可没想到自己砍了两千多人,明廷就发狠命那朱胖子为四省总督,一副要把自己干死的摸样!
安邦彦头发都愁白了,自己本想畏缩发育一两年再继续自己的大业,没想到那朱胖子直接调兵围堵。
大方、怀远和水城是保不住了,这三处地方本来兵就少,丢了也在预料之中,但若是水西城和纳雍城再丢,水西就绝无生路了。
听到奢崇明的建议,安邦彦点头问道:“奢兄所说不错,以奢兄之见,该从哪路下手?”
看到安邦彦愿意听,奢崇明暗自松口气道:“东面是朱胖子坐镇,南面是蔡复一那老家伙的大军,北面是白再香那臭娘们的大军,这三路人马相差无几,都在两万上下,咱们讨不了好。所以我建议先击破西边的乌撒卫,再趁机截击从毕节南下或者从安南北上的官军。”
安邦彦点头认可,刚要说话,手下匆忙来报:“大王,怀远和大方都丢了!”
安邦彦揉揉眉,摆摆手,虽然在预料之中,但这也太快了。
站起身,安邦彦看着奢崇明郑重说道:“奢兄,官军来势汹汹,你跟朱胖子打过仗,对他熟悉,东面就交给你了!”
“安兄放心,只是这西面?”
安邦彦叹了口气说道:“乌撒卫还是要打,我见奢兄之子奢寅有勇有谋,就让他带兵去吧,实在是为兄也没有更合适的人手了。”
奢崇明知道这老狐狸到现在还在忌惮自己,故意把自己和儿子分开,但也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待奢崇明走后,安邦彦又让人传讯给自己的侄子安位,让他死守水西城。
关于书友的疑问,在这里答复:
1.一条鞭法包含清丈田亩,可以去明史,不行就百度“一条鞭法”好好看看具体内容:张居正在万历六年(1578)下令清丈全国土地,清查溢额脱漏,并限三年完成。结果国家掌握的田亩数达七百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比弘治时征税田额增三百万顷。在这个基础上,于万历九年(1581)采用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制度。
2.官员、士绅当然不会全听我的,我已经在之前的章节中说过朝中勾结地方官府、士绅阻挠清丈田亩,李长庚在陕西清丈田亩的时候遇到官府鼓噪百姓阻扰清丈的、官员虚与委蛇、上书弹劾李长庚的。
3.我知道清丈田亩、那谁会触动官绅的利益,所以才搞了公审,叫来百姓,目的就是以势压人。
4.后续章节也会描写清丈田亩、纳税的阻力,请读者耐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