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医药学院开学(今后稳定两章,间歇性爆发)
回到皇宫,参谋院、五军都督府请奏对,朱由校知道他们想说什么,想了想,还是把六部和江秉谦带上。
武英殿,孙承宗正色道:“陛下,刚才在回来的路上,臣与忠贞侯、酉阳伯、靖宁伯、两位白将军还有大司马讨论过,日本小国种种行径确有可能窥探大明,然这些都是我们猜测,请问陛下,陛下何以断定日本会征伐大明?”
唉,时代和身处这一时代人固有思想影响,这些人总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藩属偶有离心也是正常,不过是教化不行,动动嘴皮子就能唬住一群小弟,他们压根不信藩属小国敢攻伐大明。
老朱托梦在此时也不太好用,也不能让这群人心服口服。
朱由校道:“诚如朕刚才在国子监所言,日本国小民贫,然其人贪婪狡诈,不讲信义,派遣使者、留学生多为偷窃记忆回去武装自己。
“自赵宋开始,他们就已经看到中原虚弱,蒙元占据中原后更是激发了他们的野心。
“朝鲜说白了,在矿场、农田、技艺、人口都不如日本,若非如此,万历年间何以求援大明?
日本是岛国,与大明隔着茫茫大海,离得最近的就是朝鲜,他们先攻伐朝鲜,占领朝鲜后,就可以入辽东,进而席卷整个华夏,若不警惕,大明不是亡在建奴手中就是亡在倭奴手中。”
看到下面的大臣将信将疑,朱由校有些无奈,总不能告诉他们自己的灵魂是来自后世吧。
于是接着道:“西周为巩固中央和拓展疆土,大肆分封诸侯,就如同现今我大明与周边藩属国的关系。
“想法不错,可是周室自己的国土越分越小,到最后周天子都没有钱粮来葬自己。郑庄公问鼎,周桓王威信扫地;鲁桓公谋杀其兄鲁隐公,自立为君,诸侯不再向周天子请求册封;楚国僭越称王;楚王问鼎的典故你们也知道。
“如此种种,无不是教训。
“汉朝、晋朝、隋朝、唐朝、宋朝,乃至我大明,哪个时期少了藩属或异族的虎视眈眈,而如今造船业如此发达,倭奴虽远在海外,但相比倭奴,佛郎机、尼德兰到大明的距离更远,他们都远渡重洋攻我大明,近在家门口的倭奴会甘心大明这大块肥肉吗?”
殿内大多都是饱学之士,即便是秦良玉、冉跃龙、白再香三姐妹多多少少都知道几个朝代故事,众人脸色终于郑重起来。
朱由校知道他们还是有些不相信,吩咐道:“朕知道你们还是不信,这样吧,倭奴多年不朝觐,且纵容倭寇祸乱沿海,更是侵夺琉球国土,命梁之垣为正使,锦衣卫许浩然、夏之令为副使,出使倭奴,问责出发倭奴国主,顺便打听他们是否真的打算攻伐大明。
“另外,听说他们的国主自称天皇,真是岂有此理,让其要么自裁,要么不得再自称天皇,否则,朕不介意先灭了倭奴!”
武之望、江秉谦和李国祥接旨,孟时芳愤愤不平:“他倭奴国主敢自称天皇,可把大明和陛下放在眼中,这是骑在陛下脖子上拉屎!”
朱由校脸色一黑,杨鹤急忙拽了拽孟时芳,让他闭嘴,话虽如此,但你不能当着陛下的面说出来啊。
待朝臣走后,朱由校又招来徐自化和田尔耕、许忠铭,面授机宜,让他们想去倭奴的萨摩藩和长洲藩,听说这两个大名与德川家不对付,让他们暗中挑拨各地大名和幕府、幕府和倭奴王族之间的关系。
让田尔耕、叶忠铭暗中查探在大明活动的倭奴人,只要他们知道大名、幕府和倭奴王族的龌龊事都抓起来。
并让刘若愚记着,梁之垣、许浩然、夏之令陛辞的时候自己要说些机密话。
八月九日晚,朱由校回到坤宁宫,张嫣与朱由校说三个小妮子都有些兴奋,晚间在坤宁宫呆了许久,等不到朱由校这个皇兄,先回去了。
朱由校握着张嫣的小手笑道:“不用紧张,明日朕就在隔壁,你为一国之母,这点小场面算什么。”
不管怎么安慰,张嫣还是有些紧张,但朱由校告诉她更吃惊的消息:八月十二日随驾南巡。
张嫣被突如其来的消息气笑了,就要找朱由校理论,发现朱由校困意上涌,只能暂且放过他,吩咐宫女明日整理出行包裹。
八月十日,辰时初刻,医药学院外,人山人海,兵马司和顺天府衙役早已隔出一条道。
他娘的,听说天子和皇后要莅临医药学院,为两所学院揭牌,早已得到消息的百姓开市的时候就等在外面,其中不少百姓的子女更是入了学院,今后也算是天子门生了。
辰时一刻,太医院、皇家科学院、内阁、参谋院、六部五寺、五军都督府、都察院、顺天府衙一众官员来到学院门口静立,尤其是太医院、小猫两三只的皇家科学院和五军都督府最为高兴。
学院学子中,尤其以三位公主最为显眼,三个美少女都规矩站着,朱微媞有些无聊的眼珠乱转,不过规矩的身体上,多了几个清晰的红印,只是被衣袍挡住,外人看不到罢了。
不过徐光启脸上皮笑肉不笑,知情的人也没多说,只是让徐光启打起精神。
辰时二刻,随着太监公鸭嗓子和马蹄声,皇帝和皇后的仪仗出现,一句免礼,还没完全跪下的朝臣和百姓麻利的直起身,自天子落水后,真正下跪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为了表示重视,朱由校今天穿的是皮弁服,张嫣是凤冠大衫霞帔,好不端庄艳丽。
前面是锦衣卫开路,中间宫女提着香炉驱邪,朱由校扶着张嫣下了马车,带着司礼监、御马监、朱由检、瑞安大长公主缓步来到临时学院前。
朱微媞见到大哥大嫂,眼睛一亮,见大哥大嫂都没看自己,嘟了嘟嘴。
朝臣和医药学院的先生都躬身施了一礼:“见过陛下、皇后。”
朱由校摆摆手,张嫣福了一礼。
抬头看了看被红布遮住的牌匾,朱由校心情激荡:后世因为西医的冲击、一些人的崇洋媚外,导致中医举步维艰,倒是让棒子、倭奴和欧美偷了不少药方,注册了许多中医专利,发了许多中医财。
这一世,就让他将中医发扬光大吧!
朱由校和张嫣上前几步,然后转身,朱由校朗声道:“中华上下四千多年,多少人因中华医术而活!不管是小病重疾,中华医术都为了黎民百姓尽力!
“上古岐伯见许多百姓死于疾病,便立志学医,四处寻访良师益友,精于医术脉理,创立华医学基本理论、中医针炙学理论和人体按摩学、华药学、华医养生理论,实乃华医始祖。
“周朝扁鹊重视疾病的预防,创造了望闻问切的华医诊疗技术,精于内、外、妇、儿等科,古之医圣也。
“华佗。。。
“张仲景。。。。
。。。。
“李时珍,本朝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百姓学习。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穷搜博采,历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纲目》,为中华医术史上一大巨着。是中华药物学的总结性巨着。”
朱由校说得洋洋洒洒,百姓听得津津有味:原来我们中华有那么多医道圣手。
朱由校顿了顿,继续说道:“朕在建立医药学院的时候,有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不多建些学府,偏偏看重医学末技,还重视医匠这等贱籍。”
百姓也好奇,都看着朱由校。
朱由校大声道:“百姓们,医学能治愈你们的疾病,大夫能妙手回春,人有生老病死,难道你们就敢保证一辈子不得病吗?然大明如今人多医少,为大明百姓安康,朕因此建立医药学院,愿我大明百姓,从此再无就医困难!”
人群愣了一下,随即爆发欢呼,不少百姓热泪盈眶:“陛下圣明!陛下仁慈!陛下万年!大明万年!”
傅懋光、陈实功、张介宾、吴有性等人眼中有泪,三个公主,以及那些想打酱油的学子目光中,多了一丝坚毅。
待人群稍微冷静,朱由校压压手道:“当然,建立医药学院还有另一个原因,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大明之外还有更多洋人,不少洋人来我大明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偷窃大明的医术,然后回去对外宣称是自己的。”
百姓中传来几声怒喊:“无耻之徒!让他们滚回去!把他们抓起来!”
朱由校欣慰的笑道:“大明百姓忠贞爱国,朕心甚慰。然而中华医术传承四千多年,华夏已经习以为常,习以为常到不加珍惜,朕甚是忧虑,因此下旨建立医药学院,让中医发扬光大,让中医继续传承,让中华医术继续屹立在世界医术之巅!
“大明的百姓、官员,朕知道你们质朴、友爱,但朕希望你们面对西洋人的时候不要受他们蛊惑,把医术、冶炼、算术等技艺告诉他们,让他们的狼子野心得逞!
“但我们也不能坐井观天,故步自封!西洋人带来有些想法和东西都比我们的好!我们要学会融融会贯通、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艺来发展我们知识和技艺!让大明永远处在世界之巅,让大明百姓永远过得比他们好!让他们羡慕去吧!”
百姓轰然一笑,随即就歌颂大明,赞美天子。
在百姓的欢呼声中,朱由校带着朱由检来到皇家医药农林学院大门前,张嫣带着瑞安大长公主来到皇家女子医药学院大门前。
四人抓住垂下的红色布条,在孟时芳大声说吉时到中,轻轻撤下红绸布,朱由校亲自提笔的几个烫金大字反射着光芒。
爆竹声响起,百姓欢呼。朱由校带着朱由检、男士进了皇家医药农林学院,张嫣带着瑞安大长公主,在秦良玉、张凤仪、白再英三姐妹的护送下进了皇家女子医药学院,来都来了,总要好好重视、劝诫一番。
中医,将继续立于世界医术之巅。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治国有方,多年战乱的日本一时间国泰民安。他见日本已经安定,遂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他决心到比日本更广大的空间施展一番。首先要征服朝鲜,再来征服中国,后再征服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