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瘦死的骆驼
回到京城已是九月二十八日,已是深秋,一片寂寥,气温也比南京低了许多。
一番繁琐的回京仪式之后,在坤宁宫看到挺着大肚子的任妃,乐安在朱由校耳边嘀咕,说是任妃经常偷吃,是不是因为偷吃才这么痴肥、肚子才这般大。
朱由校嘴角抽了抽,看着任妃那胖了一圈的身体和快要撑爆的肚子,不是让她平时多转悠下吗?
任妃坐在椅子上躲了躲朱由校的目光,张嫣叹了口气说道:“走之前陛下、傅院使、武阁老都说过,让你多走动走动,不要老是坐着、躺着,对你和陛下的子嗣都好,你偏不听,罢了,本宫亲自看着你,且去外间走动。”
张嫣是后宫之主,即便是身为天子的朱由校,也必须得尊重她,让任妃走动这件小事还不至于让朱由校与张嫣有摩擦。
忽略任妃求助的目光,朱由校听着乐安嘀咕,讲述这段时间在学院的趣事,太康伯家的小子,仗着自己国舅的身份,一开始还伙同其他几个勋贵子弟在学院作威作福,有次强迫一贫家子弟下跪,被陈实功看见,被陈实功追着跑了二里,被拿住后打了十大板,警告再有下次就逐出学院。
陈实功还恶狠狠的说道:别丢了陛下和皇后的脸!
太康伯得到学院的处罚文书后,当时气得直接从河间府进京,又把自己的儿子按在学院门外揍了一顿,说是要是被逐出学院,就没有他这个儿子,爱去哪去哪。
宁德和遂平在一旁你一言我一语的补充着。
“乐安,女子学院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朱由校笑着问道。
朱徽媞连连点头,皱着小眉头道:“宁阳侯家的三女。。。。。”
“还有新宁伯、武清侯、武安侯、永年伯家的。。。”朱徽妍看朱徽媞皱眉思索,补充道。
“对对对,就是她们,也是被她们的父兄警告过,说是不读也可,回去做女红去,她们就老实了许多。”
朱由校笑道:“你们三个没有欺辱同窗吧?”
朱徽婧、朱徽媞连连摇头,朱徽妍皱了下眉头,有些犹豫,朱由校看到朱徽妍的表情就知道这两个小妮子必定做过,朱徽妍这个长姐在维护他们,可能是事情较小,没严重到学院发警告文书的地步。
“朕在学院安插了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朕之前也三番五次强调过,你们也是皇室颜面,不可让天下人耻笑,若你们真的欺辱同窗,朕定会让你们退出学院,也要让天下明白朕的决心和学院的重要性。”
乐安缩了下脑袋,低头道:“乐安知道了。”
朱徽婧瞄了几眼朱由校,见朱由校没什么不渝之后,有些愤愤道:“皇兄,为何五弟不入学院,前些天还低着他那条小狗在我们面前显摆,皇兄,我们也想要小狗。”
说到小狗,就连朱徽妍和朱徽媞眼中都冒星星,实在是朱由检带回来的小奶狗太可爱了!
朱由校有些头疼,在皇宫养狗太危险了,这皇宫腥风血雨,这小狗若不有心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看到三个妹妹期盼的神情,朱由校又不忍心拒绝,突然灵机一动,忽悠道:“女子不适合养狗,猫儿更加可爱,你们养猫如何?”
乐安嘟嘴不乐,在她看来,小猫哪有小狗可爱。
朱由校笑道:“好了,刘若愚,吩咐下去,挑选一些猫儿给三个皇妹看看。”
“奴婢遵旨。”
打发完三小只,让她们回去好好完成老师的课业。
走到坤宁宫外,张嫣正领着任妃在外间广场散步,身后几个嬷嬷、宫女跟着。
“陛下,天凉了,还是披上大氅吧。”刘若愚低声道。
朱由校摇摇头,古代衣服本来就穿的多,况且现在的气温也不算低。
朱由检入医药学院?可是可以,但朱由校对他有更好的安排,看来要尽快提上议程啊。
..............................................................
“皇爷,有官员和生员在皇城外静坐,是有关孔家的事和新的科举内容的事。”
就在朱由校在宫后苑万春亭中躺椅神游物外的时候,苗得宝来报,朱由校嗯了一声道:“内阁和六部那边什么动静?”
“回皇爷,五位大学士和六位尚书都已经去了长安左门。”
长安左门外,黄克缵怒道:“孔家资敌野。。。建奴、售予粮草茶盐;勾结南直录官员、豪绅凿沉漕船形同谋反;勾结江南士绅、南京官员作乱四省,已是谋逆之罪!更是妄为孔圣后人,谋杀百姓、强奸幼女,他孔家该不该杀?!”
“即便孔家有罪,处罚即可,然孔家乃我中华文脉所在,孔圣后人对历朝历代都有贡献,对大明更是恭敬,即便是太祖高皇帝,也对孔家礼待有加,何以除爵衍圣公?!”一名领头的官员梗着脖子道。
武之望上去就是一巴掌,把刚才嘴硬的的打懵了,也把跟着闹事的官员士绅看懵了。
武之望指着那官员喷道:“孔家人对我大明乃至历朝历代都有功劳,但为何孔元用会亲率族人加入元军,随其西征,清剿汉人‘反贼’?孔之全还随蒙古南下,征伐汉民?!他孔胤植为何私通建奴,出卖大明?!
“功是功、过是过!他孔家受到的恩泽够多了!他们犯下的罪过,他们也要承担!
“你们如此维护孔家,难道也是孔家同党?!”
闹事的官员和生员吓了一跳,有些胆小的甚至开始打摆子。
领头闹事的官员怒道:“武阁老!我们只是为孔家鸣不公!”
“不公?!哪来的不公!他孔胤植犯下的罪够诛九族!陛下不仅免了他三族,还让其继续住在孔府!你们是想继续诛杀孔家三族,把他们赶出孔府吗?!”江秉谦怒喝。
张了张嘴,带头闹事的官员捂着脸一时说不出话来。
丁绍轼狠狠扫了一眼这群不知死活的官员、生员,怒道:“审理孔胤植等人的邢堂就设在孔庙,老夫、朱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大司寇、大司徒、大司空、曲阜百姓都在,难道说我们这些人合起伙来给孔家捏造罪名吗?!孔圣人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后人平白无故受冤吗?!
“你们可知曲阜百姓知道要诛孔胤植六族的时候有多高兴吗?!不知道自己可以去曲阜亲自去看看、去问问!”
朱延禧木然道:“孔家所犯之罪,件件证据确凿,漕运太监李朝钦、巡漕御史徐卿伯、漕运总督府郎中、监兑、理刑、主事,还有南京王象春、王大智、邹元标、汪元极、陈宗契等人供词,南直录徐家、彭家、顾家、吴家、山东陈家供词,你们还有何话可说?”
一席话让闹事的官员和生员无言以对。
另一个带头的官员连忙说道:“四书五经乃是中华瑰宝,历朝历代文人骚客、官员无不熟读经书,四书五经有大道,何以轻易废除?”
“对。”
“不能废除!”
孟时芳眼皮子直跳,武之望、黄克缵、崔景荣和李起元都看向孟时芳。
孟时芳无奈,把朱由校在南京城外对着江南生员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不少生员听到后已经开始打退堂鼓,甚至有几人转身走了,之前生员闹事就被处罚的不轻,这次可不能再陷进去,已经得到想要的,还是及早抽身的好。
“不对!四书五经中有大道!今后若无人参研,岂非大道衰落!”一个官员大急。
“大道?”
一个声音从旁边响起,众人侧头,看到魏忠贤从长安左门中缓缓走出,身后跟着东厂番子。
一众官员和生员皆是一滞,虽然魏忠贤权势不如以前,但是人的名、树的影,他魏忠贤还是能止小儿啼哭的。
皇爷知道你们会如此说,御史派奴婢过来问问诸位:你们读四书五经是为了参研大道还是为了当官?”魏忠贤嘲讽看向那群官员和生员,身后的东方番子虎视眈眈。
一句话,让现场众人瞠目结舌。
魏忠贤慢悠悠的走向众人,淡淡说道:“若为大道,好好回去钻研四书五经不是更好吗?为何来这俗世沾惹尘埃,岂不乱了道心。若为当官,这四书五经有多少可用于治国治民?岂不把四书五经中合适的东西挑出来更好?不用花费过多的精力、时间放在无用功上?”
长安左门前,死寂一片。
魏忠贤眼珠转了转,淡淡道:“皇爷说了,下期月报就会有关于孔家和四书五经的相应内容,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就留给百姓评判吧。至于你们。。。。”
“今日闹事官员六年内不得升迁,以观后效,生员者,不听劝告,一而再违反太祖和皇爷禁令,着令,即刻剥夺生员资格,今后不得参加科举,追回一切赐赠!”
孔家因为其恶劣的历史在明朝已经不受一部分士子、官员待见,作者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还有人写诗骂孔家,但后来找不到出处了。
喜欢、维护孔家的人不要乱喷。
处理的只是孔家人,孔夫子的思想还是有蛮大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