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锵来到乾清宫时,朱允熥也在,朱允熥洪武十一年生人,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早已娶妻生子,可是在他身上,唐锵并没有看见皇族中人的贵气,反而有一些懦弱之态,这也许便是朱元璋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吧。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现在正主来了,你自己好好解释解释吧。”
“启禀皇爷爷,孙儿是受了小人蒙蔽才冲撞了唐状元,请皇爷爷恕罪。”朱允熥小心翼翼的解释道。
听了这话,朱元璋大怒道:“放屁,你休想拿你宫里的那些太监宫女们出来顶罪,此事事情经过朕都知道,你与老十九组织了一场诗会,却被唐锵给搅黄了,你心里不忿,所以才去找唐锵的麻烦,对不对?”
朱允熥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皇爷爷,孙儿冤枉啊。”
见朱允熥死不承认,朱元璋也有些心灰意冷,朱元璋摆了摆手道:“你先下去吧,以后不要再找唐锵麻烦,知道么?”
“孙儿遵旨。”说完朱允熥便战战兢兢的离开了。
看着朱允熥离去的背影,朱元璋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哎,要是开平王还在,看见自己有这么一个窝囊的外孙,一定会怨朕的。”
唐锵笑着安慰道:“臣倒是与皇上您有不同的看法。”
“哦,你有何高见?”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皇上,郡王殿下从小失母,少年时父亲也过世,内心本就敏感,然后身边的那些亲人也陆续离他而去,他就变得更加敏感了,为了保护自己,他便慢慢养成了懦弱无刚的性子,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从小缺少关爱的表现,好多孤儿都是这种性格。”唐锵不卑不亢的回道。
“按你这么说,错在朕了?朕不该杀蓝玉他们,对允熥的关心也太少了?”朱元璋面色不善的问道。
唐锵不卑不亢的答道:“作为皇帝,您做的没错,但是作为祖父,您确实是有责任。”
一番话说的朱元璋有些恼羞成怒,朱元璋摆了摆手赌气的说道:“既然你这么说,那下次允熥去砸你家大门朕都不管了,赶紧滚。”
唐锵灰溜溜的离开了。
唐锵离开后,朱元璋也陷入了沉思中,其实他不是不喜欢朱允熥,只是他不愿面对朱允熥,见到朱允熥便会想起那些故人,自己的妻子、儿子,还有那些被自己送上断头台的老兄弟们,见一次朱元璋就心痛一次。
过了好一会朱元璋方才缓缓说道:“老十九这个混账,挑唆允熥去为他出气,自己却躲在幕后,真是不为人子,传令锦衣卫,谷王杖三十,以儆效尤。”
“诺,皇上。”
“另外安排允熥搬出东宫,让他入驻芳华宫,封吴王,侍讲学士唐锵代朕授课。”朱元璋继续吩咐道。
“啊?唐锵为郡王师?”王公公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赶紧去传旨,唐锵不是厉害么?他既然看出了允熥的病症,那他就得想办法给朕治好,要是治不好,朕饶不了他。”
“诺,皇上。”
朱元璋是个很重亲情的人,对于这个唯一的嫡孙,朱元璋其实心里还是一直很惦记的,之前之所以不管不顾,那是因为恨铁不成钢,现在经唐锵这么一分析,朱元璋又感觉到愧疚了。
一个十六岁的人去教一个十九岁的人读书,而且这人还是皇孙,这不是胡闹么?
看着老朱的这份圣旨,唐锵也傻眼了。
唐锵弱弱的问道:“这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马越嗤笑一声道:“有什么不妥的?皇上说了,不论年龄,达者为先。”
唐锵咽了口唾沫道:“没有回旋的余地么?”
“圣旨已下,你觉着呢?”马越冷笑的问道。
唐锵苦笑的摇了摇头道:“那什么时候去授课?”
“下午。”
唐锵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便下了逐客令。
对于自己莫名其妙的出现的这位学生,唐锵没有丝毫准备,而且这第一堂课要上什么?也是至关重要,选来选去,最终唐锵选择了《礼记》。
选完课还得给老朱去汇报一下,老朱见是《礼记》不禁好奇的问道:“朕记着你不是最讨厌《礼记》么?”
唐锵拱手回道:“那是臣年幼无知,以为《礼记》写的都是繁文缛节,读完几遍后才发现《礼记》不光讲礼,还有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教学之道、孝道、人与人交往之道等,所以臣才选择《礼记》的。”
朱元璋干咳一声道:“真是这样么?朕怎么觉着你是在骂允熥不知礼呢?小气的家伙,不就是砸了你的摊子么?”
唐锵连忙摇头道:“臣不敢欺瞒皇上,臣真是这样想的,吴王殿下身份尴尬,太孙虽仁慈,待殿下也是情如手足,但为了避免殿下不恃宠而骄,所以臣用《礼记》来教吴王,其实也希望吴王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君子,安安稳稳的渡过一生。”
“是啊,你说的没错,郑庄公、汉文帝皆是如此,他们纵容自己的弟弟,最后又亲自剿灭自己的弟弟,帝王心术莫过于此?朕虽身在皇位,但也知道人心是千变万化的,以后的事情谁又能敢保证呢?这次看来是朕找对人了,你下午便去授课,以后朕这里无事你不用过来,好好教授允熥自保之道吧,朕也不知道还能保护他多长时间?”朱元璋长叹一声道。
“皇上万寿无疆,臣告退。”
其实唐锵还挺可怜朱允熥的,朱允炆登基,作为朱标的嫡子,朱允炆绝对会防备他的,但是朱允炆不会要了他的命,而且还会给他莫大的荣耀,要是他的那些叔叔登基了,那朱允熥就太惨了,别说荣华富贵了,连性命能不能保住都两说?
历史上朱允熥最后的结局是暴卒,朱允炆登基后,他被封为吴王,朱棣来了,朱允熥被降成了广泽王,这个王当了还不到一年,就和他弟弟朱允熞一起被软禁了,罪名是不能匡辅其兄。
永乐十五年,谷王诈称蜀府崇阳王朱悦燇为“建文君”,意在谋反,远在凤阳被软禁的朱允熥于是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