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命令在永安一带驻扎的曾英的部队进攻流贼的南大营,命令在洪安驻扎的马万年的人马进攻流贼的东大营。
这2万人马也就是两路大军,只负责进攻城外的流贼,不用担心他们的相互策应和犄角之势,也不用担心城中有人马杀出来接应。
这些全都由第3路大军来解决。
崇祯把大将杨展和曹勋从御营中抽调出来,让这二将统帅新来的3万多勤王之师,组成第三路大军,从简州出兵,绕过龙泉山拿下锦江,掐断城外流贼南大营和东大营之间的联系,并盯紧城中流贼的动静。
如果城中流贼出兵接应南大营和东大营,他们这3万人马负责消灭出城的流贼,并趁机攻城。
崇祯命令三千御营由四川总督樊一蘅统领,川东督师王应熊,四川巡抚马干,参政刘长麟等这几位地方官陪王伴驾,负责伺候皇上,并在当地筹集粮草,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崇祯分派下去之后,让他们回营准备,第3路人马立即出兵,曾英和马万年这两路人马回应准备,并等待第3路大军的消息,相约三日后用兵。
知道青城派是张献忠的御用武林高手,如果他们来捣乱,崇祯当然有应对之策。
这时王承恩凑过来小声道:“爷,据说青城派已经弃了献贼。张献忠派出人马四下寻找,竟然没有找到一个青城恶鬼,气得张献忠直骂娘。”
崇祯笑道:“献贼算是众叛亲离了,不过青城派也绝不是什么好东西。只能敌不战,不能我不备。”
兵对兵,将对将,武林高手对战武林高手,这才能够体现出战场的公平。
否则武林高手对战这些千军万马将是千军万马的灾难,不说别的,单一个青城派就能让崇祯攻取成都的计划泡汤。
因此最后崇祯道:“朕带着王大伴和锦衣卫四大高手以及峨眉两大剑侠,负责对付流贼的武林高手,准确的说就是对付青城恶鬼。少则三日,多则五日拿下成都府,各路兵马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文武众将包括王承恩以及六大武林高手齐声应诺。
众将领旨以后,辞别了皇上飞马而去。
杨展和曹勋当夜三更天带着3万多人马就离开了简州。
龙泉山是成都府南面的小山丘。
成都一带的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以山地和丘陵为辅,具体说来是西北部高东南部低,而且有锦江河,一分为二在此处穿过。
锦江河属于岷江的支流,水势也不算小,整条河流绵延五六百里,最后注入长江。上流水流比较急,落差大。
不过在成都府一带,河面不算宽,有几百米的样子,水势渐缓,由于地形的影响,中间分叉一分为二,分开之后的河不过一二百米左右,深度也在两米左右。
这样的河,能够滋养成都府周围的百五万民众和草木,供养成都府用水,但是对于战争构不成多大阻碍,至多能算是一个中小屏障。
张献忠的七万人马,也就是城外的两座大营,就是在这样的屏障附近建立起来的。
两日后,崇祯的第三路明军3万多人马出现在龙泉山的西麓油坊屯,离锦江镇不过二十里地。
锦江镇是城外的一处高坡,准确的来说是一片丘陵,林木稀疏,不过这里的陵墓全都被砍光了,上面住有三千名大西军,有张献忠手下的大将刘进忠在这驻守。
这三千兵马主要任务就是盯紧明军两路大军的动静,如果明军攻打南大营,他们在坡上就会打出旗语,给东大营和城中兵马送信,然后东大营和城中就会派出兵将接应南大营。
如果明军攻打东大营,他们就会打出旗语,给城中和南大营送信,南大营和城中的兵将就会接应东大营,如果明军攻城,这两大营就会抄明军的后路,让明军腹背受敌。
他们这三地成品字形,互为犄角之势与明军对抗。他们也不主动出击,就在这耗时光,10日之后他们就会弃城而走,这是张献忠给他们下的命令,现在他们已经坚持到第六日。
这种铁三角的防御攻势果然有效,让曾英和马万年的两路大军无从下手。
他们与明军已经对抗了十几天,从张献忠撤离成都以后,他们又坚持了6天。
这一天天刚刚亮,杨展和曹勋带领着3万多人马突然对锦江镇发动了猛攻。
六千骑兵冲锋在前,剩下的2万多人马是步卒紧随其后,3万多人马铺天盖地一般汹涌而来,猛扑这片丘陵。
刘进忠也算张献忠手下的一员猛将了。论官职和地位,虽然不及他的三个干儿子以及五军大都督,但也是总兵之职,是张献忠集团的高层将领之一。
刘进忠发觉之后,吓得魂不附体,他知道这座丘坡的战略地位异常重要,绝对不能丢,如果丢了城外的南大营和东大营就成了瞎子,城中的大西军只能挨打。
看来明军中有高人,看到了这一步棋,可惜的是张献忠没听他的,在这里没有驻重兵,只给了他3000兵马在这里驻守,其实这3000人马对于城外的两大营和城内的守军来说,就是一个通风报信的旗手。
张献忠把希望寄托于城外的两大营,和城中防守的兵马这座铁三角上,这种防御战略短时间内可以,一旦被人找到他们的气门就像铁布衫一样,就轻而易举地就能他们的武功。
刘进忠还是有战略眼光的,他看得很清楚。可惜他的官职不足以说服前军大都督王定国、左军大都督马元利、右军大都督张化龙。
更说服不了张献忠,他只能在这奉命行事。
这么多明军像是从地下长出来一样,来攻他的锦江镇,刘进忠夸马提刀,亲自上阵,立即指挥手下兵马死守阵地。
“放箭!”
明军冲到了射程之内,大西军万箭齐发,遮天蔽日的流矢令冲在前面的明军成批成批的往下倒。
但是杨展和曹勋亲自指挥督战,这二人的本事仅次于曾英,明军前仆后继,个个悍不畏死,而且数量上也占着绝对优势,10:1还多。
因此只一个冲锋明军便冲上了丘陵,双方在丘陵上就展开了白刃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