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午时分,宇文虚中在崇政殿里,把这次内阁议事会的详情细细转述给赵似听。谭世绩在一旁做了些补充。
“元度公(蔡卞)是心思机敏之人,又做过几年秘书省侍中,深知朕的心思和脾性。平章郡事的提议,提的好,提的妙,完全实现了朕的意图。嗯,谭彦直,你有什么说法?”
赵似看到谭世绩脸上的神情,停住问道。
“陛下,臣觉得元度公既然完全体会到你的意图,为何不更进一步,把事情做得完美些?”
“哈哈,”赵似忍不住笑了,转头问宇文虚中,“叔通,你是不是也有同感?”
“是的陛下。不过臣觉得元度公这么做,有他的道理。”
“你们两位,聪慧机敏,博学广识,但是对官场的认识太少了。官场啊,不仅仅是你争我斗,还有人情世故。元度公把事情做完美了,呈到御前,朕怎么办,仅仅批个准字?总要留些缺憾,让朕给补上,这样才显得朕比太宰和诸位阁老还要英明。你们明白了吗?”
谭世绩和宇文虚中听得目瞪口呆,还有这样的套路?难怪官家一直把自己两人留在身边,不肯放出去历练。自己确实有些持才自傲了些,在人情世故方面有欠缺啊。
要加强学习啊。
“叔通,你记下,内阁对于各郡增设总领郡事大员的决议,朕增加以下补充。”
宇文虚中连忙正襟危坐,铺纸持笔,开始记录。
“该总领郡事大员,官名为郡令尹,行平章郡事,加直学士衔,嗯,另记一则,大学士改称东阁大学士,学士改称崇政殿学士,直学士为垂拱殿直学士。”
一旁的谭世绩说道:“陛下,大学士、学士为阁老,职权清楚,直学士的职权,陛下能否钦定清楚?”
“直学士可参加垂拱殿御前议政大会;可推选学士和大学士;可直书内阁文档房,提议优先被内阁讨论;可直书秘书省机要局...”
赵似一边说一边思考着,“除了各郡令尹,尚书省十二部尚书除已加学士衔者,皆可加直学士衔。中书省左资政,枢密院军需都制置使,四宣徽院左承宣使,吏、礼、兵、度支、产业、通商六部左侍郎,都察院左右副御史,秘书省左右散骑常侍,翰林院和万胜院左司业,成均、璧雍两大学祭酒,格物院和弘文院两院使,皆加直学士衔。”
“嗯,先这些,后续有需要再增加。东阁大学士五人,崇政殿学士十五至十七人,垂拱殿直学士五十五到六十人,此为定额。三级学士职权细则,朕后续再加以补充...”
谭世绩和宇文虚中对视一眼。官家对大宋决策层的布局,终于完善了。
东阁、崇政殿、垂拱殿,对应大学士、学士、直学士,组成一个三层金字塔式的决策集团。
重要又急迫的军国大事,东阁五位大学士一合计就可决策;重要并不急迫的军国大事,再加上崇政殿十几位学士,开个内阁议事会,也可定夺;重要又属于长期的军国大事,比如新一任内阁人选、五年施政方略、以及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再加上六十位直学士,在垂拱殿商议决定。仟仟尛哾
这样既能尽可能听取各方的意见,又能避免分歧太大,陷入到无休止的党争之中,从而耽误了军国大事。
曾有臣子上书,请求实现真正的“垂拱共治”,重要的军国大事,当召集在京文官们,一起讨论决定。
结果被官家毫不客气地否决了。
你一介七品官去推举太宰和少宰,谁给你这么大的脸?你只是一局主事,却要去为影响全国的大事做决定,谁给你的勇气?
官家说得很明白,官员必须转任多处,经过历练,积累足够的见识和经验,达到一定层次和境界,真正明白该如何权衡利弊,才有资格参与到军国大事的决策。
绝不能当了几年官,地方和中枢到底是什么情况都不清楚,只凭自己的喜恶,参与到军国大事的决策里去——允许你发表自己对军国大事和战略国计的意见,但是要想拥有决策权,等历练足够了再说。
赵似的声音让谭世绩从思绪中清醒过来,连忙抖擞精神,继续倾听。
“转回到郡令尹。郡令尹,行平章郡事,负承流宣播、巡督治抚之职权,总领该郡军政事宜。各郡三司使,布政使同行平章郡事,以为第一副手;按察使、兵备使、布政左副使、郡长史,参知郡事。平章郡事和参知郡事,可召开郡事会,决定重大的本郡政事,比如州县知州、知县的任命...”
官帽子和钱袋子,只要管住了,就等于拿住地方的命脉。正在记录的宇文虚中灵光一闪,抬头说道:“官家,这是不是叫既制衡又放开?”
“叔通这句话提的有意思,嗯,就叫制衡式授权。”
宇文虚中和谭世绩眼睛一亮。
对啊,郡尹以及郡三司使,都是中枢派下来治理该郡军政事宜,确实是获得足够的授权。如何让授权不会变成专权和越权,那就需要约束。但是约束不能太死,否则的话郡尹和三司使就没有权柄,根本管不住下面的州县。
所以必须把约束变成制衡。制衡式授权,这种提法确实精妙。
“按照内阁决议,朕钦定霍安国为西安府尹,兼西北路行军转运使,总领西征筹备工作。后面这个职务和工作,不要公开,定为机密。”
“钦定苏迟为江宁府尹,张绎为淮西郡令尹,薛韬为淮东郡令尹,吕颐浩为江东郡令尹,刘汲为东海郡令尹,叶逊为南海郡令尹...其余各郡令尹,以及递补的布政使,左副使,内阁再议,再呈报朕钦定。”
赵似快速地发布着命令,宇文虚中也是手如游龙,迅速记录成一行行文字。
“黄承佑除南海郡兵备使,先调回开封城,等结案了再处置。移李简为南海郡兵备使,等了结了南海郡的破事,他就转为南宁军都参军。嗯,叫他带着诏书和枢密院公文直接去番禺,跟黄承佑当面办交接。”
谭世绩心里一惊,李简带着诏书和公文去南海?官家决定要对南海十二家动手了?但是他不敢问,只是提起另一件事。
“官家,那情报侦查总局的差事,交给谁?”
“刘存义。”赵似毫不迟疑地答道。看来他把这些问题在脑海里思考了许久。
“还有枢密院和宣徽院,也做些调整。军咨府改为参谋总署,军咨使改为总参谋长,此后各军、师、团参军统一称参谋长,营、队称参谋。”
“典军署改为军政总署,典军都虞侯改称总虞侯,各军统一称都虞侯,师以下改称虞侯,如师虞侯、团虞侯、营虞侯和队虞侯。”
“军需署改为军需总署,军需都制置使改称军需总都监,各军统一称军需都监,师、团改称军需长,营、队改称司务长。”
“对了,以后大宋军队编制统一为军、师、团、营、连、排、班,主官为军长至班长。军部、师部和团部设司令处,由主官执掌,负责军令下达、指挥作战;设参谋处,由参谋长执掌,负责情报收集、制定作战计划;设军政处,由都虞侯或师团虞侯执掌,负责军纪整肃、士气鼓舞;设军需处,由军需都监或军需长执掌,负责弹药粮草转运和分配...”
“此外,把枢密院使斯和公(李夔)复东阁大学士加衔,汝霖先生降为崇政殿学士衔,军咨使刘法,嗯,现在该叫总参谋长。他虽然在东北为山北宣抚司兵马使,协助玄明镇抚东北和前辽旧地,但他的正职还是军咨使,他和总虞侯郭永补崇政殿学士加衔,连同霍安国、苏迟的加衔诏书,一并下达。”
“遵旨!”宇文虚中一边挥毫记录着,一边答道,额头上居然有了白毛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