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战略调整

九月二十五,六路都经略司苏油上奏:“中西两路粮秣,已随大军至韦州应副,别无阙误。”

“勘会都大经制司要一月人粮马食,臣已牒本司,将先差下急夫调发人马食草乾粮十五万石,可作一月之备,合兰州龛谷川伪御庄见存钱粮,准备两月支用,深入讨定,委不阙误。”

“诸路谍报西贼清野数百里,未利其后征讨安抚,犹需于韦州见所囤积。”

“刘昌祚泾原军已径赴盐州,盐韦间四百里。虑呼应不周,为贼掩袭,六路都转运司乃命李宪携囤安军赴应理,高遵裕携感义军赴鸣沙,镇国军留后曹南赴耀德,定国军留后王厚出溥乐。”

“数地出韦州皆两百里,溥乐出盐州又两百里,庶几呼应周全,不至有失。”

“并令东路不计手段,从速解决葭芦川二贼,其后留王中正备防,种谔速下宥州,方得万全。”

“诸军连克重关大城,消亡非细,当命陕西、泾原路转运司发诸县丁夫,协运粮秣弹药。”

赵顼回诏:“鄜延路经略使沈括言,本路运粮,如延州诸县丁夫尽发,运粮须办,则势不得不极民力,恐无以为继。”

“所虑出界后人夫头口死亡逃散,委弃粮仗,不免资寇。今河东、鄜延行营须先分遣将兵,搜讨伏留余贼,扼候道通,节次量留人马,依峻置顿屯守,南北照望粮道。”

“提举河东路常平等事赵咸等言,诸路之师皆欲直趋兴州,覆其巢穴。此以为进兵深入,西贼引避,迁其居民,空其室庐,实有深计。”

“盖使我军进无所得,退无所恃,食乏兵疲,然后邀我归路,自当坐致困弊。”

“塞北苦寒,复涉不毛之地,或阙薪水,士卒疲困,食不充饥,寒饿侵陵,病死者士,余多困弱。今虽足粮,尚不堪用,苟图速进,终恐败事,上损国威,下伤人命。”

“为今之策,莫若先自近始,聚兵境上,于夏、宥二州之闲,相地形险阻,量度远近,修立堡寨,储蓄粮草,以次修完夏、宥,移挪兵粮,以为根本,俟其足备,徐图进取。”

“如此,则横山一带西贼不复耕,必使绝其生理,不烦王师,自当归顺,此实万全之策。与今日之举,虽有迟速之异,然收功立事固不侔矣。”

“咸虽一面牒朝廷,然深虑道路遗坠,西贼冥顽,或有不达。此议与卿今策差近。”

“可转军机处、六路都经略司审覆所奏,及泾原路经略、转运司照会,不务急剿,当以全师为上。”

“然六路都经略司前论缓计,今又促行,较咸之策,深进两百里。乃帅臣计画不周乎?乃前方贼情有变乎?范纯粹从在行营,当有奏闻。”

又诏:“环庆、泾原、熙河军马并趋灵州,今闻西贼聚重兵以抗官军,若灵州坚守,王师深入,粮馈已远,岂可专与土木为敌?必俟破灵州,虑劳费日久。”

“令高遵裕、李宪互相计会,才候败贼援军,分兵留攻灵州。乘河冰合,简精锐兵将径趋兴州。若先下兴州,则灵州不攻自破。更下六路都经略司审度机便施行。”

这是赵顼见到前线战略再次出现变化,心里有些慌了。

虽然有了电报,还有军机处一帮参谋帮着分析解释,但是大军在数千里之外,赵顼的这种反应,其实也不算异常。

大宋的对外战争经常都是这样,开局一通操作猛如虎,接下来全部变成二百五,赵顼有此担心,平心而论,苏油也能够体谅。

为了得个安心,赵顼还跑到军机处,找郭逵等人分析这些奏报。

郭逵老于行伍,对军方这些弯弯绕门清得很,拿着指挥棒,几句话就跟赵顼分析了一个底掉:“这件事情很简单,就是刘昌祚利用苏油给他的专断之权,在强取青冈峡、溥乐城之后,掉头远离中军,攻击东边四百里外的盐州去了!”

“盐州有没有价值?当然有!因为盐州一下,第二阶段战略就只剩下宥州一地,那里西贼的兵力早已空隙,待到种谔腾出手来之后,可以轻松底定。”

“这就将第二阶段战略的完成时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大军可以在十一月分路合击兴灵!”

“但是刘昌祚此举明显没有与六路都经略司事先通气,盐州距离韦州、夏州皆有四百里,我军在这八百里间没有军力部署,刘昌祚的部队,一眼而知,乃是孤军深入。”

“而盐州一地,又在北面灵州,东面宥州,南面洪州,龙州的包围之中,如果夏人合军进剿,刘昌祚手里又没有新军,必定难以相抗。”

“要改变这种局面,只能命东路种谔与王中正从速解决围困中的两路西贼,然后奔袭宥州,解除盐州东面的威胁。”

“而我军中路遣最熟悉道路的王厚领定国军出溥乐城,便可以保障刘昌祚的左翼,同时还能形成对洪、龙之敌的包围,反过来断绝其逃窜兴庆的道路。”

“不过受此影响,中西路各部的军力,全都受刘昌祚的牵引,必将往东移动两百里,而最东面的李宪所部,则必须分兵镇守应理城!”

赵顼不由得摇头:“战前我曾言昌祚所言迂阔,必若不堪其任者,宜择人代之。如今看来……”

吕公着拱手道:“陛下此言臣不赞同,刘昌祚强克青冈峡、溥乐城,阵斩大将,擒监军使,中军总管以下二百二十一将,功勋不下种谔,为何厚彼而薄此?”

“出界之日,六路都经略司所降指挥,是命其择机出击,自行其是。并没有规定说克复青冈峡后,就一定要合军韦州。”

“刘昌祚此举,不管其内心想法如何,至少没有明犯军令。而从六路都经略司的事后举措来看,调整后的我军,对长城以南的扼控将更加均衡有力。”

“昌祚虽是旧军,然艰劬自任,不畏强敌,打出了我大宋军威血性!我认为当赏而不当罚。”

章惇也是知军之人:“其实苏明润所定的战略,我一直以为过于保守,如今被刘昌祚一中和,却是刚刚好。所虑者不过就几条,只要解决好了,六路如今的局面,当比原定策略更胜一筹。”

赵顼问道:“说说看。”

章惇说道:“其一就是补给修整问题,韦州的军需仰**夏,银石的军需仰赖延州,现在修整的计划被延后,相应的军需的供应就得提前。”

“其二就是大军各部在行动当中,会不会被西贼钻了空子,伺机反击?”

“其三就是种谔和王中正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进攻宥州,减轻刘昌祚的压力?”

蔡确说道:“种谔和王中正共计大军二十万,而所困西贼不过五万,应该没有问题。”

“我大军连战连胜,西贼胆落,要说如今有窥视我军调动,伺机伏击的魄力,我觉得可能性也不大,毕竟他们整合败军,却也是需要时间的。”

“这三条当中,如今看来,最难的竟然还是第一条——调集军需……”

郭逵对这些都不以为意,这些不过细枝末节,正确的战略才是胜利的基础。

一副老怀弥慰的样子,笑眯眯地说道:“因情势而利导,化不利为有利,运用之妙,临机始发。明润的用兵之道,也算是历练出来了……”

VIP小说推荐阅读: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公牛传人有机会取代玉皇的三个人特种兵之王完美世界之武魂黑铁之堡三国之大汉再起军工科技流氓帝师大秦从挖地道开始明骑长生界我要做门阀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邪王宠妻:腹黑世子妃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红楼琏二爷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不科学的原始人修罗武神穿越晚清之乱世虎贲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大明望族抗日之痞子将军无敌皇竖子,拥兵百万!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重生窈窕庶女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捡到一本三国志英雄恨之帝王雄心李辰安钟离若水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三国赵云之子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邪王追妻,废材小姐战天下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长宁帝军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医统江山七界武神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重生之鉴宝大师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冥帝臣服,逆天狂妃夜君太子诸天之从国漫开始策行三国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开篇激战1860帝凰之一品弃妃三国:兴汉
VIP小说最新小说: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