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舞剧,那么最重要的还应该是舞蹈元素。
武琅认真看唐诗茵扮演的“妃”的舞蹈,暗自感叹她的身段之娇柔,其各种旋转跳跃以及倒踢紫金冠等软功动作都身轻如燕行云流水,也难怪“公”沉溺美色而不思朝政了。
此时的表演转到了孔子在大殿之上进谏一国之主“公”,其中奸“臣”百般阻挠,各方大臣都在“臣”的统治之下而对进谏的孔子进行阻拦,孔子在昏暗幽深的舞台上是那么愤怒而无力。
此时国势衰微“臣”即将进行政变,所以仅凭孔子一个人的单薄力量根本就是螳臂当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两人的斗舞充满了戏剧冲突,这种冲突也是立场和理念的对立。
该剧在服装和舞美的设计上,也是时尚和艺术的巧妙结合,一切因素都充满了美感。
为满足舞蹈与审美的双重需求,其不仅选取了春秋时代最具特色的宽袍大袖样式,更借鉴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元素,大胆融入现代色彩,设计出了高度艺术化与时尚化的舞台服装——“茶色”的质朴、“灰色”的中庸、“黄色”的明思、“粉色”的浪漫,舞者们在服装和灯光的映照下鲜活而生动,既华美又极具东方古典意蕴。
在这般的冲突对立之下,“臣”穿着一身蓝黑色衣服,色调暗沉是为奸臣,后面在孔子的梦境中公礼贤下士,臣也变成了穿着白衣的忠臣,如此种种设计都是细节。
这部舞剧在细节上力求做到最好,大到壁画,小到桌榻,都力图还原春秋时代的气韵。开场时刻,篆刻着孔子经典语录的巨大竹简,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从前至后,排满整个舞台,不仅巧妙完成了舞台上的空间转变,也在古意盎然中传递着孔子的精神理念。
这些舞台的布置,都惊艳了武琅,虽然他在网上看过多次也追过许多次,但是这一次在现场的感受那绝对是不一样的。
没有实地考察的实践一切都是空谈,想要仔细打磨技艺,就必须实地取材,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向着舞蹈家的目标而努力。
在最后,“臣”用力将孔子的竹简往地上一摔,也是直接摔碎了孔子对于国家的最后希望,他后面遇到“妃”,将自己的理念传递上去之后,也便开始了周游列国。
随后便是舞剧最为阴森恐怖的一节《叛乱》,蓄谋已久的政变发动,“公”和“妃”都成为了悲剧,至此全剧最悲剧的地方其实才刚刚拉开帷幕。
在第二幕《绝粮》中,孔子及其弟子遇到一群饥荒流亡的子民,在战乱中他们流离失所,天下的子民在饥荒中无路可走,便绝望哀求。
屈原有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孔子及其三位弟子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场,他们以热情奔放的舞蹈阐释着自己的抱负和理念。他为子民的疾苦所痛心,也为理想而高歌,曾一度折服了子民们,他们对孔夫子弯腰行拱手礼。
只可惜,在这样一群食不果腹的灾民中谈理想谈抱负是注定悲剧的。
孔夫子虽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但他也被驱逐地如同丧家之犬般狼狈,自身难保的他只能看着耀武扬威的“臣”手持一张饼,来戏弄在虐政中憔悴的子民,以子民之苦为乐,以食物令子民叩拜臣服。
灾民为了一口嗟来之食,对着“臣”俯首称臣,最后“臣”随意将饼向后抛,子民们争先恐后地争抢这一张饼缓缓淡出了舞台,让武琅思绪万千。
在这样的时期,孔子的满腔理想和思想抱负居然不如权臣手里的一张饼,这又是何其讽刺呢?
孔子怒斥“苛政猛于虎”,坚决不受嗟来之食,又和“臣”来了一段帅气的对手戏,弟子们被欺压敢怒不敢言,随后“臣”带领手下得意洋洋地离场,在弟子们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孔子悲痛交加,骤然起舞,以舞蹈来诉讼这个不公的黑暗世界,也引出了他的理想世界。
衣衫褴褛的孔子抚琴而歌,此时又乐天达观,在绝粮困境孔子不以为苦,坚持为弟子们讲学,宣扬大道光芒,谓是情动天地。
时光流转,琴声引领众人回到了杏林,进入了一个大同世界的美好幻梦,第三幕《大同》随之拉开帷幕。
在梦中,孔子于杏树下设坛讲学,传道受业解惑明德,舞台的舞美设计堪称效果爆炸,一颗巨大的杏树屹立舞台右侧,有顶天立地之感。
同时,弟子们书生白袍意气风发,齐齐跳了一段帅气潇洒的《书简》舞,他们手持书简翻然齐舞,人常云翩翩公子也不过这般。
在队形变化中,书简的一开一合也有相应音效,现场的bgm便是豪迈大气的《书简》,音乐到高潮处激动人心,武琅感觉自己的情绪泛滥,此时已在强忍。
所谓感同身受,原来是他入戏太深不知不觉已经是戏中人,他的心跟随着舞剧的变化仿佛历经了千古的距离,穿梭在了孔子的身边。
如果可以,他愿意成为台上的一位弟子,跟随先师一起领悟大道。
随后孔子出场,全场弟子弯腰恭请孔子,孔子拱手回礼。
他们右手高举着书简摇摇晃晃迈着意气风发的步子跳着齐舞,充分体现了自己身为一位书生的自豪感,此画面潇洒儒雅,书卷气爆棚。
孔子脸上带着笑,弟子们双手展开书简,握紧它围绕着孔子成了一个圈,在变幻身位中摇头晃脑似乎沉浸于书中的美妙世界。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时对于书生的要求不仅是学富五车,还要六艺皆通,端的是提笔能着文章,上马能安天下,这些都是孔夫子的追求和要求。
此时千回百转的《书简》bgm结束,便是来去自如的《逍遥》响起。
风乎舞雩,寄情山水。以文会友,贤士云集,唱诗作赋,便是逍遥天地。
当三只逍遥天地的“白蝴蝶”出现的时候,孔子和他们迈着逍遥洒脱的步伐,甩手摆头迈步气势昂扬而行,行云流水间犹如一泻千里,令人心情莫名舒畅,一扫刚才的压抑阴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