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起身,顺手拉起我,说带我去游瘦西湖。他说初游瘦西湖,没游成,还把我给弄丢了,三次南巡虽也游过瘦西湖,但是随行者众多,都没顾得上跟我说话。这次他单独陪我。以圆旧梦。
初游瘦西湖一直是我心里的一个噩梦,被小玉一竹篙打下水,心里的阴影倒不甚大,必定我会游泳。但是高恒一脚将小玉踢下水,那狠辣的表情,一直在我心里多年挥之不去,以至于我再见高恒时,仍是十分惧怕他。
初时我不肯去。乾隆说,他此次不带太多人,侍卫和驾船人也不在跟前,只有我和他,一路上即观景,又可做些诗,以娱心怀。
我一听乾隆要做诗,扫了一眼榻上的诗集,终于有机会和乾隆和诗了,我立即跳起来,张罗着笔墨纸砚,并顺手拎了一个诗筒。
乾隆让我扮成丫环。我初时不肯,我都年近四十,哪有我这么大年纪的丫环。乾隆笑着问道:“那你想扮成什么,扮成夫人?”我一听,还是扮丫环吧。
我在扬州居住时,也经常来天宁门玩,天宁门内外相当热闹,特别是早间花市,附近梅花岭、傍花村、小茅山、雷塘的花农清晨挑着担子,担子里装满新摘的花朵,在集市上叫卖,扬州人不分贵贱,全都戴花,除了花市外,更有清帘沽酒、茶肆品茗、山色湖光,带于眉宇。叫买叫卖的时起彼伏,何等的热闹,只可惜此时天宁门前,甚是冷清。
乾隆带我来到御舟前,登舟前随口吟道:“青江白日落欲尽,复携美人登彩舟。”我随口接道:“行人登舟不敢渡,疑有毒龙深处蛰。”我这一句诗,若是出自旁人之口,以乾隆鸡蛋里挑骨头的性格,没准就是个杀头之罪,我偏要试试乾隆,会不会对我发火。
乾隆抿嘴笑了笑,在我脑门狠狠点了一下,“顽皮。‘欲携西子走登舟,醉倚画筵娇不起。’”一面说一面伸手拉住我,由御码头登上御舟,我笑道:“都是别人的诗句,实在没意思,皇上何不自己做首登舟的诗?”
乾隆命我坐下为他研墨,他思忖片刻提笔写道:“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麦苗夹岸穗将作,柳叶笼荫絮已频。最是篷窗心惬处,雨晴绿野出耕人。”听乾隆说过,瘦西湖原是运河一部分。想起刚刚我提过李杜,乾隆的诗中就出现李杜,我抿嘴笑了笑。
乘御舟从虹桥下经过时,在我的提议下,乾隆做了一首虹桥诗:‘绿波春水饮长虹,绵缆徐牵碧镜中,真在横波画里过,平山迎面送春风。”
我笑着接道:“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住兰桡。”我当然不会做诗,我背诵的是费轩的《扬州梦香词》
乾隆笑着也接了一句:“扬州好,湖上尽消遥。千处园林千处景,一株杨柳一株桃。岂但是春宵。”乾隆指着长堤问我,“杨柳绿齐三尺雨,一株杨柳一株桃,长堤是三步一桃,五步一柳,你可知,杨柳之名又是从何而来?”
乾隆太小瞧我了,好歹我也在扬州待了整整三年,怎会不知道杨柳的来历。长堤最美的时候是三月,春花缤纷烂漫,柳丝婀娜起舞,飞扬如烟。在得知高恒调离扬州后,我和小玉经常来长堤逛逛。我笑道:“相传隋炀帝杨广为下扬州,下令开挖南北大运河,河道挖好之后,他手下大臣建议在河两岸种植柳树,一来可以遮荫,同时也可以保护堤坝。隋炀帝当年亲手栽了一株柳树,栽毕,炀帝御笔写赐垂柳姓杨,曰杨柳也。”
乾隆摇了摇头:“《隋书·炀帝纪》和《北史·隋本纪》等史籍中均无记载,纯属于民间小说家之言,不可信也。”
我好不容易知道个典故,还让乾隆一句话给我否了,我争辩道:“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隋堤柳》一诗中亦有句云:“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潇潇,三株两株汴河口。……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
乾隆道:“诗经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难道诗经中所提杨柳也是得炀帝所赐?”
诗经是先秦时期,第一部诗歌总集,比杨广要早几百年。
乾隆又道:“南朝人费昶在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一诗中也有这样的描写:“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
南朝也比隋朝早。跟乾隆辩论好像我就没赢过,我只能认输地问乾隆:“那皇上说说杨柳之名,从何而来?”
乾隆望着我片刻,笑道:“《尔雅》的《释木》篇中有如下记载:“柽,河柳;旄,泽柳;杨,蒲柳也。”
御舟继续前行,虹桥东两百米处是四桥烟雨,为一盐商的别墅,坐在船里看别墅,见层轩洞豁,曲槛逶迤,四桥如彩虹出没烟波间,水云缥缈,令人心旷神怡,我边研墨边说:“此园如居云端,甚是有趣。皇上何不为其赐名!”乾隆欣然挥笔写道:“目属高低石,步延曲折廊”你即觉得有趣,朕便赐园名为‘趣园’”,并题诗一首说:“多有名园绿水滨,清游不事羽林纷;何曾日涉原成趣,恰值云开亦觉欣。”
见舟行至二十四桥,我随口吟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乃是杜牧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乾隆提笔凝思,舟已行至二十四桥之顾家桥,乾隆才提笔写道:“初识江南景物饶,已闻好鸟助春娇;明朝又放征帆下,去向扬州廿四桥。”
终于圆了我跟乾隆对诗的梦,可事实跟梦想总是有差距的,之前梦中对诗,我是张口就来,此时则是绞尽脑汁才能想出一首。
船刚过五亭桥,已近晚膳时候,乾隆得回去侍皇太后膳,他传旨船掉头返回。五亭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是高恒修建的。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桥的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
到了御马头,见李玉、净宜等,已候在岸边,下了御舟,乾隆去侍候皇太后用膳,我则回屋换衣服。远远见在寝殿门口,跪着两个女人,虽穿绸裹缎,却是平民装束,我心里好奇,皇家禁地,怎会有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