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关东诸侯讨董之时,张致抄他们的后路,结果莫名和董卓成了联盟。
董卓执掌天下权柄,对张致大肆嘉奖,封为青州牧。
青州早就在张致的控制之下,董卓不过是借花献佛而已,但这个合法的名分很重要。
张致这个反贼一下子成了朝廷任命的青州牧,让周围的刘岱、陶谦等没有了攻打张致的理由。
当然,马上是乱世,诸侯征战,不需要理由,但是没有了讨贼这个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名义,士气会受一些影响。
另外也让一些看好张致的寒门士子有了理由。
以前张致的贼,他们不愿意从贼,虽然本质上张致还是那个张致,但披了一层官皮,他们就可以说服自己了。
大批青州及泰山郡的寒门士子来投,但现在机会显然少了很多,只能去做基层小吏。
张致从泰山起家,现在掌控青州及泰山济北二郡,八十多个县,郡吏县官基本上都是从最初的黄天营,以及臧霸孙观等人手下挑选的。
这些人士族从小培养的读书人,能力确实差了一些,这个其实是能补救的。
从占据赢县开始,张致便让第一批担任胥吏的文士总结经验,慢慢的形成了一套操作流程,基层小吏只需按照流程来操作,无需多强的能力,也不会出太多差错。
更重要的一点是不断学习。
县吏萧何为何能够帮助刘邦开创大汉四百年基业?不是他一开始有多强,而是打进咸阳之后,他第一时间封府库,把大秦的图书律令全弄了来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大汉的国策。
道院不是白设的,张致这个圣师也不是白叫的,各地官员都要定期集中学习,集中处理各种疑难杂症。
不是张致多聪明,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他有办法。
办法就是把问题拿出来一起讨论,好几十个人总能有人想出好办法,那些讨论时表现优异的,下一次升官的时候,自然也会优先考虑。
一个空头的青州牧就给张致打上了董卓党的名头,哪有这好事?
张致当即上表,表示自己正在重建稷下学宫,听闻洛阳藏书无数,希望借阅一二。
要说兵、粮、美女、金银财帛之类的,董卓可能会不舍的,藏书?董卓大手一挥,想要多少,自己来取。
洛阳虽好,在西凉出身的董卓看来却不如长安。
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和项羽灭秦却非要彭城为都是一个道理,哪都不如自己家乡好。
在筹措着迁都的董卓看来,那些藏书都是累赘,搬都费劲,张致想要,正好,拿去吧。
显然,又在开空头支票。
洛阳虽好,不过现在双方大战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致才不会去呢,人不想去,书还想要。
张致让马夔带人出使徐州,不是去见徐州牧陶谦,而是拜见逃避兵祸的大儒郑玄。
郑玄本是青州北海人,在张致攻打北海的时候就跑了。
大儒是不会和他们这些贱民玩的,不过这次不一样。
张致给郑玄写了一封信,大致意思就是董卓残暴,洛阳会毁于战火,大汉百年积累下来的藏书,更是难逃厄运,现在董卓愿意把这些藏书给青州,只要郑玄愿意帮忙把书运过来,就可以自己留一半。
郑玄拿着书信,久久不言。
作为名满天下的大儒,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之前朝廷昏暗,屡次征召他入朝做官都被拒绝了,而今他替张致去运这一趟书,天下士子会怎么看?
可如果不去?
董卓此人是个老粗,不会在意那些藏书的价值,就看他轻易将书许与张致,便见端倪。
战乱必定会毁掉藏书,王莽之时已经发生过一次。
正如张致信中所言,保住这些藏书,功德不弱于着书立说。
最终郑玄决定,去一趟,他不是为了张致,而是为了大汉百年来的藏书。
带领弟子两百,在三千徐州兵的护送下,前往洛阳。
董卓大战关外群雄,没人顾得上他,张致便开始安心发展了。
地盘已经基本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夯实地基。
首先是选拔人才。
各太守、县令、军中将领、乡院院长都有举荐名额,有心入仕的寒门学子也可以报名。
不是得到举荐就能受到重用的,还要分经、文、兵、武四门进行考核。
经就是太平经,这是思想基础,是最重要的,等手下黄巾军都成了有信仰的道兵时,张致便有信心荡平这个天下。
文就是各类经典,夹杂一些治理手段,应急处理等题目。
兵是兵法,主要用来选拔中低层军官。
武就是比武艺,这个时代,阵前斗将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的,一流甚至超一流的武将作用太大了。
先后培养出了张收和武安国两名超一流武将,张致也渐渐明白了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
尤其是看到刚刚投效的典韦。
三国演义中,典韦是排名很靠前的超一流武将,但此刻,他也仅仅是弱一流罢了,原因也很简单,他还没杀人,或者说没在战场中大杀特杀。
张致后知后觉才明白,为何刘备运气这么好,在涿县随便就捡了两个超一流武将,其实不然。
桃园结义时,关张二人,顶多是弱一流,甚至可能不到一流,但是跟着刘备,先是征讨黄巾军,后征讨张举,一路厮杀,杀的多了便成了超一流。
两人本身武艺出众,加上刘备官小,手上没有几个兵,兄弟三人只能亲自上阵,这才杀成了超一流。
张致亲自抓这件事,没人敢糊弄,很快便有数千人,齐赴临淄,前往考核。
大家都很好奇,是怎样个考核法,当看到考卷的时候,大部分寒门士子都呆住了。
在这个纸张都很稀缺的年代,印刷整齐的试卷放在他们面前,简直太过震撼。
武科就简单了,就是校场比武,典韦不出所料拿了个第一,被提拔为校尉,挑选军中勇武之士,组建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