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
李乔换上了军大衣。
这是系统奖励的物品,总共1000件。
他把九百多件放在盛和店售卖,引来顾客疯抢。
盛和店有红星供销社做背景,卖军大衣不会有任何人敢质疑。
剩下的几十件,他留着送人了。
像大龙、小龙、牛大耿、牛小伟、谢供销、宋默渠、厂医、车间主任、韩老四,都是人手一件。
李乔还特意给了大龙、小龙每人十件,由他们自由支配。
所谓自由支配,当然是指搭建更高层级的关系网。
这方面,李乔不方便亲自出面。
毕竟,一次送出几十件军大衣,来路难以自圆其说。
他就算再有钱,也没那么多票。
而交给大龙小龙就不一样了。
护卫队本就比较神秘,搞到一些物资不在话下。
再者,大龙小龙身为科长,如今能量不小。
送出几十件军大衣,不会有人敢质疑什么。
事实上,李乔之前的很多东西,都是通过大龙小龙送出去的。
要不然他俩也不会晋级这么快。
至于李乔自己,大龙小龙晋级后,自然会想方设法报答他,这点不用怀疑。
再者,关系网建立了,也可以为李乔所用,给他铺路搭桥,这是后话。
“嗯,差不多了,该送的人都送到了!”
李乔盘算了一番之后,自语道。
系统空间里还剩十几件,他没急着卖。
先留着吧,以后也许用得着。
“叮铃铃!”
下班了。
李乔和牛小伟跨上自行车,随着人流向厂外骑去。
牛小伟的自行车是他自己花钱买的二手货。
李乔本想帮他买辆新的。
不过想了想,还是没有出手。
如今,牛家的日子已经提前实现小康了。
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吃不饱饭的家庭。
李乔把牛小伟当成亲弟弟看待,但并不想对他溺爱。
此刻。
二人都是军大衣、**帽、皮手套、大头皮鞋的装扮。
再加上闪闪发亮的自行车。
行进在人群众,显得出类拔萃。
“乔哥,好多人看咱们呢!”
牛小伟兴奋道。
“嗯。”
李乔点点头,慢慢蹬着车子,行进在四九城的街道上。
他的思绪在纷飞。
自行车、军大衣、**帽、皮手套、大头皮鞋。
几乎是这个时代的标志。
李乔想起了前世看过的电视连续剧《血色浪漫》。
那里面,年轻人们好像就是这种打扮。
钟跃民、周晓白、宁伟……
他又想起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一个少年跨在自行车上,在阳光明媚的街道上前行。
树荫闪过,忽明忽暗。
那是夏天吧!
四九城的夏天!
李乔胡乱的思考着,任凭思绪飞到九霄云外。
一旁,牛小伟喋喋不休的说着听来的趣事。
二人就这么穿过街道,到了盛和店。
李乔收起思绪,开始查看店里一天的受益。
光军大衣这一项,现在每天就能给他带来大几百的利润。
再加上店里售卖的其他商品。
他现在每天的收入妥妥超过千元。
而且纯收入!
没有任何成本。
在这个时代,一天收入超过一千块,这是什么概念?
而且这还不算煤矿的收入。
煤矿产的煤,他每隔十天卖给煤厂一次!
他现在每天进农庄收两次煤,一次五千斤!
一天一万斤!
十天就是十万斤!
虽说这个时代煤也不怎么值钱,一斤原煤才几分钱。
可十万斤煤卖出去,带来的受益也相当可观。
如今,李乔早已超脱“万元户”,正在向“五万元户”、“十万元户”狂奔!
手里钱多了,李乔不止开了古玩店,还让韩老四到处打听其他的投资机会。
他还给谢供销写信,询问红星供销社其他分店的情况。
他显然不满足于只有一家盛和店。
盛和店再火爆,销售能力总是有限的。
唯有十家、二十家、五十家像盛和店这样的店铺,才能满足李乔农庄里每天的产出。
要知道,李乔的农庄如今单次最高产出可达五万斤。
一天采收两次,也就是十万斤!
一天十万斤的产出,盛和店根本销售不了。
也正因如此,李乔减少了农庄的播种面积。
有时甚至好几天不采收。
这就让他始终无法达到农庄的最高利用效率。
农庄想升级也就无从谈起。
说来说去,是如今的销售网络制约了农庄的发展。
所以,李乔迫切希望扩大销售网络。
他甚至希望有一天能把红星供销社拿过来,将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
当然,这需要谢供销的鼎力相助!
最近几个月,他给谢供销输送了大量利益。
光是现金就送了好几百!
远远超过当初谢供销卖店的钱!
有了金钱的帮助,谢供销在红星供销社内部也开始飞黄腾达。
现在已经升到副处级。
为了回报李乔,最近正在帮李乔物色其他分店,让他“兼并”。
除此之外。
李乔的目光还盯上了煤厂。
“我的煤卖给煤厂,他们制成蜂窝煤,一转手就是好几倍的利润!凭什么这钱让他们赚?我有煤矿,自己再搞一家煤厂,自己制蜂窝煤自己卖,岂不是更好?”
李乔思考着。
他准备让韩老四出面,收购一家煤厂,然后交给韩老四管理。
韩老四这人除了有点胆小,其他的还是很靠谱。
特别是为李乔办事,总是尽心尽力。
当然,李乔也没亏待他,如今,他家也奔小康了,全家人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
除了谢供销和韩老四。
李乔还联系了宋默渠,请他给指点一些投资机会。
当然,李乔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悄悄回报宋默渠。
毕竟,宋默渠以农学院名义送的种子给李乔帮了大忙。
没有那些种子,李乔的农庄就难以为继。
所以,李乔一直在想方设法回报宋默渠。
不过,宋默渠是农学院教授,回报他要讲究方法,不然会弄得很尴尬。
李乔就以“咨询费”的方式,请宋默渠帮忙。
每次不仅支付大笔“咨询费”,还请他代劳,邀请其他农学院教授出谋划策。
这样一来,宋默渠和所有农学院教授,都能得到一些回报。
这些回报对这些生活清贫的教授而言,无异于及时雨。
特别是,十年将至,李乔也有心帮助这些人,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