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我能问一下这个计算是什么项目上的吗?】
姜萍有些好奇地询问陈三水。
恒星压缩计划和新的空间压缩技术这两个目前还都是帝国机密按理说是不应该跟姜萍这么一个皇家科学院的在校学生说的,可是这会的陈三水不知是怎么想的竟然将两个计划跟姜萍说了一遍。
【你刚刚进行的计算便是现在项目的难点,从你的理解去看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的方法?】
姜萍没想到随口一问院长竟然丢出这么一个王炸。
小姑娘聪明的很,刚刚院长说的这两个项目在帝国网络上没有任何的消息,小姑娘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两个项目绝对是那种保密级别特别高的项目。
姜萍区区一个在校大学生突然接触到这种级别的机密在心慌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兴奋,那是一种被长辈、被国家信任的兴奋。
尽管姜萍只是数学专业的学生,对于空间物理这块所知甚少,她还是非常认真地去思考刚刚陈三水所提到的困难点。
其实陈三水在说完以后就后悔了,先不说姜萍小姑娘有没有这个能力解决项目难题,但就是她越权了解了最高等级机密这件事后续处理起来就是很麻烦,手续都不是什么问题,陈三水懊恼的是自己鲁莽的行为未来给姜萍带来的困扰。
要知道这种帝国机密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知晓的,就算是项目需要的人才引进,按照正常流程那资格审查的手续都多得让人头皮发麻。
现在姜萍虽说只是意外被动知道了项目信息,但是后续帝国安全部门对她的各种审查程序一点都不会少,即使在各项审查都能过关的情况下也会严重影响姜萍的生活学习的。
姜萍可不知道陈三水的懊恼,小姑娘眉头紧锁,大脑在疯狂地运转,很快她就开始在自己的平板上写写画画显然是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陈三水有些好奇,自己和公玉永言研究几天都没搞定的东西小姑娘难道有方法?
陈三水不会因为姜萍刚入学没多久的情况就因此而轻视她,但是在他的内心里也没对姜萍这个小姑娘能解决问题抱有太大的希望。
可能是他在空间物理上新的突破无法应用到恒星压缩项目上让他心里充满了遗憾,才会在碰到姜萍这么一个他亲自特招的学生时忍不住和小姑娘絮叨一下。
当然,不管陈三水对姜萍抱没抱有希望,此刻他都不会打扰姜萍的思考。
面对这样一个实际项目难题,不管姜萍能不能找到解决方案对她而言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能够让她在未来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院长……】
良久之后姜萍通过内网联系陈三水。
【嗯?】
因为姜萍进行演算的App并非是联网App,陈三水也不清楚这么长时间小姑娘到底在算些什么,不过大概率是没有办法解决人工虫洞稳定性的难题。
【被植入暗物质结构内的空间理论上应该是有限开放空间才对吧?】
姜萍问道。
从理论上来说,植入暗物质内的空间已经是一个独立于世界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没有设置任何的访问限制,只要能够确定其在暗物质结构内的具体位置就能够对其内部进行访问。
在陈三水的理论中,暗物质结构是空间的背面支撑,寻常的空间坐标并不适用于暗物质结构内的定位,所以植入暗物质结构的压缩空间与现实空间唯一的联系便是人工虫洞,一旦人工虫洞崩溃,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是没有办法在暗物质空间内寻找到那个被压缩后的空间的。
陈三水在成功将压缩空间植入暗物质结构之后也曾想过随着植入压缩空间数量的增多会不会哪一天撕开空间后看到的不再是暗物质结构而是某个压缩空间。
不过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太早,按照陈三水的计算暗物质结构和压缩空间之间的空间计算并不成比例,哪怕是在相同位置连续撕开空间也无法直接观测到先前植入的压缩空间,在一定时间内压缩空间还是可以保证其私密性的。
不过这种私密性的来源相当于在大海中丢一根针,因为针和大海的体积差异让这根被丢入大海的针难以寻找而已。
正如现在姜萍所说的那样,植入暗物质结构的压缩空间本质上就是开放的空间。
那么为什么姜萍要用上有限呢?
有限的根据便是空间在暗物质结构中的定位,你能找到这个压缩空间随便进,可问题是根本找不到!
如果给这个空间加上某种易于识别的信号呢?
【院长,我们可以用最初的虫洞为压缩空间进行定位,通过这个虫洞能够延伸出无数出口。恒星活动释放的能量级是非常庞大,可是如果出口的数量足够多,在不影响对现实世界能量输入的前提下每一个出口所负担的能量级将大幅下降。通过出口数量的增加完全可以将能量级控制在虫洞结构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呀。】
姜萍的一番话让陈三水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就把所有的难点全部想通。
假如设计十个出口,那么每个出口所负担的能量级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人工虫洞结构完全可以负担这样的能量级传输,对于要塞而言总的能量输入没有任何的变化!
困扰陈三水和公玉永言多日的难题就这样被姜萍的一句话就给解决了。
陈三水当即就决定为姜萍请功,同时火速下线将在附近酒店开房休息的公玉永言给拖了起来。
睡眼朦胧的公玉永言一听陈三水说难题得到了解决,当下也是精神一振所有的瞌睡瞬间就消失不见。
按照姜萍的建议,两个人重新设计了数学模型。在这一次的演算中十个虫洞不但成功承担了日常的能量释放,甚至是在将恒星活动释放能量总和提升一倍的情况下依然完美地完成了能量的持续输送。
至此理论上陈三水的新技术完美应用于压缩恒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