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他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往昔,面对段攸输入的天地之炁,他是被动的承受者。
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积极的迎合者。
那些曾经让他痛苦难耐、仿佛置身炼狱的炙热。
此刻在他眼中,都化作了火元素对他的温柔抚摸。
每一丝热意都像是火元素传递的亲昵信号,让他沉醉其中。
随着他心态的彻底转变,奇妙的事情接踵而至。
那原本让人濒临绝望、仿佛要将灵魂灼烧殆尽的炙热感,如同退潮的海水,渐渐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常温暖、柔和的感觉。
恰似春日里最温柔的暖阳,毫无保留地倾洒在身上,带来无尽的舒适与惬意。
周瑜只觉自己仿佛漂浮在一泓温暖的温泉中央,周身被舒适的暖意紧紧包裹。
每一个毛孔都在尽情享受着这份独特的体验,身心都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之中。
就在这个奇妙的时刻,一枚火红的种子,宛如一颗划破浩瀚夜空的璀璨流星。
拖着长长的火焰尾巴,悄无声息却又无比坚定地种入了他的灵魂深处。
刹那间,原本就湍急奔腾的天地之炁,如同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变得更加汹涌澎湃。
那天地之炁,仿若汹涌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周瑜涌来。
而此时,段攸正闭目养神,准备继续调养精神。
这突如其来的剧烈变化,瞬间将他从宁静的状态中惊醒。
他缓缓地睁开双眼,那原本平静的眼眸中,此刻透露出浓浓的惊讶与疑惑。
他静静地感知着周围天地之炁的变化,只见原本均匀分布的天地之炁、
此刻正疯狂地朝着一个方向汇聚,变得愈发浓密。
段攸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他顺着天地之炁汇聚的方向望去。
当目光落在周瑜身上时,他瞬间恍然大悟。
原来这一切惊人的动静,皆是眼前这位年轻人所引发。
段攸察觉到周瑜的变化,眉头微微皱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川”字。
随后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流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神情。
他已然明白,周瑜在内心深处,做出了关乎未来修炼方向的重大决定。
回想起戏志才选择激活体内八卦阵时,段攸虽觉得冒险,但也能理解和认可。
可此刻,周瑜毅然选择火灵根作为未来主修。
这让段攸看向周瑜的目光中,不自觉地多了一丝惋惜。
在段攸的麾下,人才济济,而周瑜这位文武双全的大才,一直备受他的重视。
在段攸心中,周瑜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智谋超群的卧龙诸葛亮。
众多军师之中,唯有周瑜具备统领全局的能力与气魄。
在段攸的认知里,像周瑜这般卓越的人才,不该走向一条看似平凡的修炼道路。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哪怕周瑜不选择最为霸道凌厉的雷灵根。
选择灵动多变的风灵根,未来的成就也不可限量。
可火灵根,在段攸看来,虽有其独特之处。
但相较于其他元素,似乎少了些惊艳与潜力,实在是有些太过平庸了。
然而,段攸深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修行之路,都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他作为主公,即便境界比众人稍高一些,能做的也仅仅是给予适当的提醒。
至于最终的选择,他会毫无保留地尊重他们的意愿。
就如同之前戏志才选择激活八卦阵时,他虽有担忧,却也未曾劝阻。
想到这里,段攸轻轻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
既有对周瑜选择的无奈,也有对他未来的期许。
随后,他再次缓缓闭上双眼,集中精力,继续帮周瑜和徐庶二人炼化三焦。
与此同时,周围的众人也逐渐注意到周瑜引发的异样动静。
其中,戏志才比其他人更早察觉到这个变化。
当他清晰地感知到,周瑜竟然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火元素时。
整个人瞬间呆立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
他的脑海中迅速回想起,之前故意戏弄大家的场景,心中满是懊悔。
他本想让众人也体会一下,自己在修炼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以及内心受到的巨大摧残。
可万万没想到,周瑜的性格竟如此刚烈。
在周瑜心中,尊严与气节高于一切。
宁愿选择看似平庸的火灵根,也绝不愿承受可能失去尊严的风险 。
戏志才满脸无奈,快步走到周瑜身旁。
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苦笑着开口。
“我说公瑾呐,你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你这小子机灵聪慧,遇事通透,怎么这次就钻进死胡同里了?”
他微微摇头,眼中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你仔细琢磨琢磨,以陛下的为人,若真需要牺牲尊严来换取强大!”
“他怎么可能不事先跟咱们交底?”
“这不过是一场对内心的考验罢了,没想到你竟被这点压力给压垮了。”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紧锁周瑜,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
“虽说陛下讲过,基础灵根的修炼速度不见得就比异灵根慢。”
“可在释放招式的威力上,二者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你有这般惊世才华,平日里又心高气傲,难道真就甘心从此泯然众人,平庸度日?”
戏志才说着,重重地叹了口气。
他张了张嘴,急切地想要打断周瑜的修炼。
把真相一股脑儿地告诉他,让他别再执迷不悟。
可话到嘴边,看着周瑜沉浸在修炼中那专注又坚定的模样。
举起的手缓缓放下,最终还是化作了一声无奈的叹息。
一旁的众人在戏志才的话语下,也渐渐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鲁肃与周瑜交情深厚,当他意识到周瑜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火元素时。
脸上并未流露出,众人那般惋惜的神情。
相反,他的眼中闪烁着理解与认同的光芒。
原来,在段攸传授完修炼经验后的那个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庭院的石桌上。
周瑜和鲁肃相对而坐,桌上的茶水早已没了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