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托尔高附近的c战场,是这次的作战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诸侯联军动用了约8000名普军以及5000名萨克森军士兵,在托尔高一带的易北河河道上,发动了攻势。
在该战场上,普军虽然在火炮数量仍旧落后于德军,但是却同样形成了炮兵集群,为自己的渡河部队提供火力的掩护。这也使得莱比锡战役中第一次出现了德军和普军以炮兵对轰的情况,普军炮兵装备差,德军炮兵经验差,不过德军炮兵的指挥官却更有条理,操典一般地设置了合理地炮兵阵地,然后开始先行敲掉普军一个个炮兵阵地。而普军炮兵显然对这种新时代的炮兵使用方法并不熟稔,他们的攻击目标也不是德军的炮兵,而是河岸上的德军防御工事。
为了提高命中率,普军炮兵的位置比较接近河岸,越过河道的炮弹,直接能够砸进德军的阵地之中。德军修建了整条防线,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事都是加固工事,不惧怕炮击,所以普军的炮击还是带给了德军一定的损失。而普军的炮击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很快德军的还击就到了,十几分钟后,普军的火炮彻底哑火。
不过这个时候,普军和萨军已经大规模开始在宽幅超过7公里的河道上,展开了全面的渡河行动。驻防的德军立即利用组织守军进行遏制,一如a和b战场,渡河战几乎是普军损失最大的地方,大片大片的普军士兵被击杀。
战场的一隅,年轻的国际纵队的两个小战士,蔡忠和林福兴也紧张地战斗着。这严格意义上是他们第一次面对普军的进攻,两人都带着兴奋和紧张。他们的班长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士兵们:“都沉住气。别一个劲儿地开枪,不要着急,看准了慢慢地打。一个个地打!”
这名班长是唐军的老兵,退役之后又来到国际纵队发挥余热了。尽管他参与过的战斗也不算多,但经验不是盖的。德军的那些愣头青士兵们,几乎是玩命地在扣扳机打子弹,而就算是家底富裕得多的唐军,实际在作战的时候也不是这么浪费子弹的。国际纵队和德军中的老军官和士官们都很清楚一个道理,德军的火力占据全面的优势,尤其在自动火力上能够很好地压制住普军和萨军,即便是把他们放到近前。甚至登岸,德军也能很好地将他们歼灭,但如果一味浪战消耗弹药,那么之后德军的防御战会很难打。
蔡忠端着一杆s1步枪,显然这枪已经有些年头了,枪托等一些地方都有磨损,不过换了新的枪击和枪管,并不影响精度。蔡忠视力不错,瞄准了河面上一条小船上一个俯身并不够的普鲁士士兵,调整了几次呼吸。然后扣动扳机。子弹飞射而出,在河面上打出了一个小水花并没有击中敌人。
蔡忠并不气馁,拉动枪击把子弹再次上膛。仍旧是同一个目标。普鲁士人的船速度并不快,不像是唐军的冲锋舟是有船外机的,普鲁士人的船是靠人力划桨的,对于河岸上防守士兵的射击来说并不算太困难。
不过,蔡忠还是在第四颗子弹才击中了这个普鲁士人,而这艘船那时候还有二十多米就靠岸了。
与蔡忠相比,林福兴的运气要差一些,他打空了枪匣中的五颗子弹,没有命中一个敌人。而像林福兴这样的士兵其实并不少。普鲁士人都尽量用船体掩护自己,除非是大口径重机枪将木船击毁。否则被击中的敌人其实数量不算多。
临近船只靠岸的时候,国际纵队的几个军官开始吆喝着:“火箭筒。火箭筒!”
德军和国际纵队都装备了一定数量的火箭筒和火箭弹,当然数量不可能像唐军自己装备得那么多,所以国际纵队的军官们都要求士兵们剩着打这些重火力武器。四十毫米的火箭弹飞射而出,拖着一条尾迹直奔那些速度并不快的小木船,然后爆炸将其中的敌人炸死。操纵火箭筒的都是国际纵队中经验比较多的老兵,而像蔡忠和林福兴这样的新兵蛋子,是不会被信任操纵这样“贵重”的武器的。
十多枚火箭弹命中了八艘木船,加上伤到的其他船只上的普军士兵,近百人被这波火箭弹攻击给带走了。而火箭弹的这种袭击,也是普军所没有见过的,明显也震慑到了普军,这一波攻击之后,显然的普军士兵的动作要慢了一些。
而岸上由德军二个步兵团和一个国际纵队大队组成的防御力量,用强大的火力教普鲁士人和萨克森人重新做人。普军受限于船只数量,即便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实际渡河中能利用的船只少,一次性运送过河的是士兵数量也不算多。
不过普军也用了一些小花招,比如先发动一次渡河,然后进行火力侦察之后,开始在另一部分防御变得空虚的地方再度发动渡河攻击,这两个地方可能会相距数公里甚至更远,从而极大地牵扯德军的防御力量。
好在德军在防线上的转移和机动能力都不错,普军在这场渡河战中,虽然在一些渡河点成功登岸,并且对德军的防线形成了一些威胁,但德军很快就将登岸的普军和萨军合围歼灭。
最终c战场上普军损伤是三个战场上最高的,普军和萨军总共在这次渡河战中损失了4088人,德军由于在c战场的布置是三个战场最严密的,所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三个战场诸侯联军的总损失居然高达近八千人,这不仅震惊了普鲁士国王和奥地利皇帝,同时也更使得他们无限愤怒。
但同时,德军统帅布吕歇尔也有着深深的忧虑,因为经过这次高强度的战役,德军在三个战场已经损耗掉了三分之一的弹药补给,如果这样强度的战役再来一两场,那么德军很可能面临有枪无弹的境地,而就算能够再消灭一到两万的敌军,普军和奥军仍旧有充足地兵力,扭转战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