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远东军不停接手行政权和军事权,以为会马上讨论建国的事宜。
但两个月过去,却毫无动静。
对外依然使用毛熊的名号,似乎就这样了。
但远东军的指挥总部,依然赖在海参崴不动,就连左建军都没有去毛熊的首都看一眼。
这就让人坐不住了。
毛熊是一个面积极为辽阔,东西距离很长的国家,人口也基本集中在西部欧陆部分,亚洲部分虽然土地面积更大,但人口和经济都相差甚远。
所以首都的确认,关系到相当大的利益。
如果远东军打算将首都定在远东地区,那么以后的经济中心会向远东地区转移,原来的首都区会渐渐落寞。
反过来,只会继续增强欧陆经济实力,这对居住在欧陆的百姓自然重要。
所以是否建国,大家至少好奇,并没有着急,但远东军总部赖着不动,就有人开始着急了。
其实左建军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从全球格局来看,东升西落是注定的事情,将来龙国的经济将在全球一骑绝尘,并且引领全球科技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说,将首都定在远东地区,将来依靠龙国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同时有利于加强双方联系,构建更稳固的伙伴关系。
而且远东军名义上全部由华族组成,将首都安在远东地区,更体现出现在统治阶层的正统性。
象征意义很大。
但欧陆部分毕竟经营了那么多年,基础比这边要牢靠太多了,从头开始自然比不上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更快。
更何况欧陆部分的人口占比太高,涉及的百姓利益更广。
如果远东军一意孤行,要在远东地区建立首都,必然会引起震荡,对他们统治稳定不利。
而且在欧陆建立首都,或者直接将原首都定位新首都,也彰显了政治的延续性,在百姓眼里更具有合法性。
所以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缺点。
这也是为什么前世大毛一直讨论迁都到远东的原因,因为他们也意识到其中的好处和缺点。
既然单一首都存在固有的缺点,那么何不建立两个首都。
这种想法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有历史依据。
例如古代龙国,但凡在长安建都的王朝,基本都会将洛城当成陪都。
很多人以为这么做,是预防万一,如果首都失守,可以将行政体系快速转移到陪都,能快速稳固政治。
实际上古代中原地区的地位极为重要,但那时候的长安又处于全国正中心,有利于沟通国际贸易,对国家经济发展很重要。
古代交通又不发达,所以才在长安建立首都的同时,在洛城建立陪都,既照顾了经济发展和稳定西部领土,又彰显了其正统性,还稳固了中原核心地区。
这是远的历史,现在也有现成的例子,那就是定远军的做法。
定远军统一整个中南半岛,但之前却是分属不同的国家,语言和文化习俗都不相同,甚至民族差异也比较明显。
这就给定远军的后续统治提高了复杂性。
为了彰显定远军一视同仁,他们在之前的每个国家,都建设了主后行宫,通过这种模式加强统治存在感。
建国后,更是除了原来的曼得勒首都之外,还在其他原来的国家政治中心,建立了陪都。
甚至个别国家,同时建立了两个陪都,例如越国。
由于其地理狭长,南北文化差异巨大,为了加强当地统治,分别在南北建立主后行宫,并且分别确认了陪都地位。
陪都不只是单纯的名字而已,这意味着往后每年,整个国家的行政中心都会迁移一次。
并且每个陪都,都会有常设行政机构,类似明朝的模式。
虽然这么做导致机构人员臃肿,但定远军觉得这么做是值得的。
最重要的是,这些行政机构官员,都是由生物机器人担任,不用担心生出别样的心思。
等到将来整个中南半岛变成一体之后,再慢慢进行调整也不迟。
所以远东军也打算这么干,将原来的首都当成陪都,然后重新亚洲部分建立新首都。
但不是海参崴,因为这里距离海岸线太近,安全性较差。
按理说,应该建立在蒙固,那里纬度更低,气候更好一些,但估计很多人会反对,而且目前蒙固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
思来想去,他们决定在贝加尔湖附近的乌兰乌德附近建立新首都。
然后在两地都设置长期行政机构,方便当地组织和百姓办事情。
但各部门领导层,在气候最好的半年,在亚洲首都办公,而在冬季气候恶劣的时候,再去欧洲陪都办公。
这样两地每年各半年时间。
但这个想法,估计会遇到很大的阻力,现有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放弃本来属于他们的利益。
所以他们打算采取以退为进的办法。
对外透露消息,说远东军作为华族人,还是觉得亚洲待着束缚,打算将首都建立在亚洲地区。
果然,那些关心首都问题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很是焦虑,纷纷飞往海参崴,劝说左建军改变主意。
左建军仔细倾听了他们的意见,却迟迟没有给他们定心丸。
这让他们明白,左建军现在处于摇摆阶段,于是有更多的人跑来劝说。
终于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左建军这才说道:“我能明白你们的心情,但你们也要理解我们的诉求。
更何况根据我们的判断,将来蓝星的经济中心和科技中心,从现在的西方向东方转移。
将首都定在亚洲部分,对这个新生的国家更加有利,这是着眼于国家长远利益。”
左建军的话,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
说实话,如果是之前左建军这样说,没人会当一回事。
但现在很多人觉得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发生,要知道定远军、远东军、定北军,都是华族人。
后两者更是直接来自龙国,虽然现在明面上脱离了龙国,但这个事实不能否定。
连龙国出来的远东军和定北军都如此厉害,龙国的真实实力肯定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更何况他们也是看过定远军的建国大典录像,其背后的主后更是超出了常人的认知。
难道龙国背后就没有这样的存在?
这些都不提,仅仅从志愿军在东北 半岛战场上的表现,也能窥探一二。
“左指挥深谋远虑,但我们也不能放弃现有的基础,更何况欧陆部分的百姓占据人口的大多数。”
见他们语气放松了,左建军这才缓缓开口道:“所以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想两全其美的办法,既照顾当下,同时着眼于长远。”
于是将他们的那套陪都想法说了出来,自然不是都会赞同这个想法。
但这也不是开天辟地的创举,定远军就在使用,通过一番讨论之后,最终还是获得了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