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原来是他啊,女儿前几天还提到过这个名字。”
本来就对女儿的事情比较关心的杜美菊,自然就接了电话。
“喂,朱颜,我在你家楼下等你,你赶紧下来吧,咱们一块出发吧。”
陈林也不知道电话那头是杜美菊,不然的话他就说是和成钢一起来的了。
这下好了,杜美菊本来就对他很好奇,便走到阳台,往街边看去。
朱颜家在六楼,在小区靠边上第二排,正好隐约能看到陈林。
看不太清楚,有点急人啊。
对了,卧室门后面有个望远镜,拿望远镜应该能看清楚些。
杜美菊赶紧跑到卧室拿了望远镜,又快步跑到阳台上,生怕陈林突然不见了。
只见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在街边站着打电话,一猜就知道了那个一定是陈林。
“喂,朱颜能听清吗?是不是信号不好,听不到你说话……喂……”
杜美菊依然没有说话,她要是一说话就露馅了。
估计陈林一定会吓得躲起来,在人家家门口给女孩打电话,接电话的还是女孩她妈妈,这胆子也太肥了吧。
“妈,你在看什么呢,怎么拿我手机啊?”
杜美菊站在阳台上一手拿手机,一手拿望远镜,如英姿飒爽的女将军一般。
朱颜见老妈没有搭理她,仍在继续看着外面。她赶紧跑过去,从杜美菊手里夺下手机。
“陈林……你好,刚才信号有点不好,嗯,好的,我马上下去。”
“啪”,朱颜挂了电话,看着杜美菊,她对老妈的这个做法彻底无语了。
你不光接人家电话,还拿望远镜偷看人家,唉……,老妈你也没谁了。
“小颜,这个陈林长得挺帅气的啊,你什么带家里来,让老妈仔细看看啊?”
杜美菊依然没有放下望远镜,仍然在阳台看着陈林。
“老妈,你……,不说了,我下楼了。”
“乖女儿,慢点,记得抽个时间带你同学到家里来吃饭。”
“砰!”
门被重重地关上了,杜美菊跟到门口,差点撞到门上。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尤其是有能力带着女儿挣钱的这个陈林,杜美菊更是好奇。
自从朱颜把三万多元给了杜美菊,她就一直想近距离看看这个陈林长什么样,越看不到越想看。
今天总算是如愿以偿,不过距离还是有点远。再说也没说上话,不知道人品如何。
杜美菊虽然不想自己的宝贝女儿过早谈恋爱,但是升入大学也是要谈的啊。
对这点,曾经身为厂花的杜美菊感同身受,曾经那么多小伙子追自己,自己都不当回事,嫁给了老朱这个木头疙瘩,不过老朱踏实有安全感也是其他人不能比的。
陈林这么有能力的小伙子,自己可以先看看,帮女儿参谋一下,等到上了大学或者年龄大些的时候就可以允许他们谈恋爱了,但是现在杜美菊是绝对不让的。
现在必须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才是最重要的!
朱颜到了楼下,笑着和陈林打了招呼。
上车的时候又抬头看了一眼自己家阳台,老妈还站在阳台上拿望远镜看着他们。
朱颜真是一点脾气都没了,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个喜欢打听事的老妈啊!
朱颜想着刚才的事情,又好气,又好笑。
成钢轻车熟路,周日早上车也不多,他们很快就到了一中门口。
付东那边已经安排好,董勇、常玫玫还有其他工作人员已经在门口集合了。
黄毛领着几个小伙,帮忙把给邹家寨小学的孩子们买的物品搬到了一中门口和付东会合,他们现在就等教育部门的包车了。
这次公益活动,除了包车教育部门提供以外,其他一切事宜都是付东在办。
这样就足够了,陈林也不喜欢他们干涉太多,再说物品什么的都是自己买的,教育部门并没有提供,人多反而掣肘。
八点钟,一辆中巴车来到了校门口。
潍州晚报公认的美女记者曲箐从车上下来了,一身休闲装,脚蹬旅游鞋,挂着一大一小两个相机。
曲箐和付东也是老相识了,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学校不同学院的同学,因为一场学校运动会而认识。
毕业之后都分到了潍州市,付东进了一中,曲箐去了潍州晚报。
虽然不在一个单位,但是两人也经常联系,又因为公益活动两人有机会走得更近了。
这也是付东热衷于公益活动的其中一个原因,虽然不能说有私心吧,但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倒是真的。
付东最喜欢看的就是曲箐拍照片的那一瞬间,专注、认真、敏锐,咔嚓一声,一个瞬间就永恒了。
和曲箐一起从车上下来的还有一个男记者,那就是潍州晚报的资深记者,宋健。
宋健将近三十,一直还没结婚,不是他条件不好,而是条件太好一般人他看不上。
感觉此生再无知己的时候,曲箐分到了报社。
顿时宋健就被曲箐迷住了,形象、气质、身材、样貌,一切的一切都好像是为宋健量身定做的。
宋健一边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一边主动承担起以老带新的“重任”。
说是主动承担,其实就是抢过来的,为此还和一位单身的老同事翻了脸。
宋健不管那些,重色轻友什么的指责对他来说,就像利剑射到了岩石上,根本没放在心上。
脸皮那些都是虚的,能抓到手里的才是真的。
曲箐主动走到付东身边去打招呼,付东也乐意和曲箐说话,两个人显得亲密无间。
宋健的脸色很不好看,你小子别这么嚣张,小心我给你写个稿子臭臭你。
成钢乍一看到曲箐的时候,还以为是邹晶晶来了,曲箐走近了之后才发现认错人了。
两个人长得实在是太像了,都是细眉大眼,水嫩嫩的脸颊,一说话脸上还有两个酒窝。
所不同的是,邹晶晶是长发,曲箐是一头干练的短发。
付东是主要负责人,陈林是赞助商。
曲箐提议两人握手合了个影,意思了一下。
出发之前,付东点了一遍名字,人都到齐了。
然后又清点了一下物品,带的物品也已装车完毕。
除了陈林他们买的衣服鞋子,书包文具之外,付东他们买了几个足球和篮球,让孩子们锻炼一下身体。
为了表示对陈林赞助商的支持,付东还专门给觅网苑和青春驿站做了条幅,分别贴在中巴车的两侧。
付东的这个小小地举动,挺让陈林感动的,虽然事不大,说明付东放在了心上。
也说明了陈林在付东心里的位置,虽然两人不经常在一块,但是两人并不觉得生疏,类似于良师益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