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规矩
听说赵长风要到省里去,东江县县委书记马千里就领着县委办主任赶了过来。
“赵市长,您这次到省里去活动,肯定要打通不少关节。东江县家底薄,我也拿不出多少东西,县里小金库中只有二十多万,我都带过来了,当作是活动经费,另外还有运来了一卡车土特产,虽然不值钱,但是都正经是东江县山里产的。”马千里小心翼翼地捧着茶杯,一边向赵长风汇报着,一边看着赵长风的脸色。
赵长风沉吟了一下,一脸和蔼地看着马千里:“老马,市里面去跑这条公路,哪有道理让县里出钱?别人知道了还不笑话我这个市长抠门?”
上司们向来对下属的经济支援是来者不拒,马千里却没有想到赵长风却和其他领导不一样,竟然拒绝了他送上门的“心意”,心中很是没底,就期期艾艾地说道:“赵市长,我也知道这确实有点拿不出手……要不,我、我再给下面打几个电话,让他们再给我凑点。”
“呵呵,老马,你误会了。”赵长风身子往后一靠,微笑着看着马千里,“我不是嫌你手笔太小,是真的不需要。东江县财政本来就不宽裕,我再向你伸手,不是乞丐碗中抢饭吃吗?市里虽然也不怎么宽裕,但是毕竟家大业大,有点底子,跑一条公路,这点活动经费还是能拿的出的。你把东西都带回去吧,东江县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啊!”
“赵市长,那怎么能行?”马千里急得脸上的汗都出来了,“怎么说这海东新线东江段都是为我们东江县造福,我们东江县能没有一点表示吗?如果我把这些东西带回去,东江县的干部群众还把我的脊梁骨给戳断啊?”
他往前挪动了一下屁股,身子几乎倾斜在大班桌上,“赵市长,我知道市里财政富裕,不差我们东江县这一点。可是到省里活动用钱的地方很多啊。要不,这钱您先带上,万一钱不凑手时,拿出来应应急……”
“老马,让我怎么说你!”赵长风有点哭笑不得,他沉吟一下,说道:“这样吧,钱你带回去,土特产给我留下,这总行了吧?”
“那……那好吧。”马千里见赵长风态度十分坚决,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只好说道:“这钱县里给您准备着,万一需要用,打一个电话,我马上给您送过去。”
见赵长风抬腕看了一下手表,马千里就知道该走了,他站起来说道:“赵市长,那您忙。您看那车土特产……”
“找秋山秘书长吧,下午我们就动身到省里去,正好带上。”赵长风站起来和马千里握了握手算是送别。
半个多小时后,市政府副秘书长余秋山和交通局局长陈心仁一起来到赵长风的办公室。余秋山先向赵长风汇报:“赵市长,我安排了一辆面包车,路面全部都是高档烟酒,如果不够的话,再在羊城那边采购。海州土特产我已经准备好一卡车了,正好东江县马书记又送来一卡车,两大卡车土特产,交通厅那边应该没有什么意见了。”
“秋山秘书长安排的很周到。”赵长风满意的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陈心仁,陈心仁就连忙说道:“赵市长,交通局小金库里还有五十多万元,我把零头留下,带个整数过来,您看……”
赵长风略微沉吟一下,说道:“陈局长,你是老交通了,我却是个新手,以前从来没有过和交通系统打交道的经验,所以这次出去办事还是要借重你的丰富经验啊。”
赵长风说话这么坦白,倒是让陈心仁有些忸怩起来。以往他遇到的领导都是万能的,即使以前对某一方面一窍不通,但是一旦走到这个领导岗位上,分管了某方面的工作,就立刻摇身一变,具有无限的神通,可以对某方面的专家学者指手画脚,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专家学者往往俯首帖耳,对领导狗屁不通的观点点头称是。像赵长风这样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没有经验的领导简直成了凤毛麟角。
“赵市长,像您这么谦虚的领导不多见了。”陈心仁脑海一转,嘴巴上立即来了词汇,“当初您也没有和电业局打交道的经验,可是您在粤海县当县委集团多弄来了二十万千瓦的用电指标,这样的奇迹恐怕即使那些在电业局干了一辈子的老手也做不到吧?我们下边这些人都佩服得紧呢!”
从省电网集团弄过来二十万千瓦的用电指标可以用虎口拔牙来形容,这确实是赵长风最得意的事情,陈心仁这个马屁还真是踏踏实实地拍到了地方。赵长风哈哈笑了起来,伸手指着在一旁泡茶的鲍晓飞说道:“陈局长,这个功劳你可别按错了,这虎口拔牙的功臣在这里呢!”
鲍晓飞没有想到赵长风把话题扯到他身上,连忙说道:“老板,这还不是您面子大,指挥的好?如果不是您面子大,又指挥得力,我一个小兵去跑腿,谁卖我的账啊?”
余秋山和陈心仁都笑着附和:“就是,可不是咱们赵市长面子大,主意多嘛!”
赵长风摆了摆手,继续刚才的话题,他对陈心仁说道:“总之这次我们要掌握这个原则,到省里去跑这条公路,该花的钱我们也一定要花到,不该花的钱呢则一分都不能浪费。至于什么该花,什么不该花,陈局长你是老交通,熟悉里面的道道,我可就靠你来把关了啊!”
陈心仁连忙说道:“赵市长,请您放心,我绝对为您当好这个参谋,一定花最少的钱,办最经济的事情。”
赵长风笑着点了点头。虽然他在省里有关系,但是跑公路要花钱还是免不了的。这基本上已经成为官场上公开的潜规则。纵使你认识省长,认识厅长,下面的处长、科长、办事员,每一个人还必须打点到,否则不定什么环节都会给你惹出麻烦。这其实也算是华夏国的悠久历史传统。比如清朝末年时慈禧太后崇信的大太监李莲英气焰那么嚣张,他的一个当官的亲戚到宫里去拜见他也要给小太监塞银子,否则小太监们就不给通报。李莲英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也只是对这个官员说,宫中的规矩都是如此,所以你虽然是我的亲戚,但是宫里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