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做什么,王爷来了,竟然还不迎接。”那人狐假虎威,仿佛王爷是他一般。
秦瑜听此下意识的一愣,看了秦懿一眼,连忙转身,将自己藏起来。
“王爷您看,这小子一定是做贼心虚。”
秦懿没有看见秦瑜,他嘴角抽搐,有些无奈的看着沈倾妍,准确的是,看向那把大砍刀。
沈倾妍暗戳戳的将砍刀扔到一旁,讲道理,要不是她太无聊也不可能会拎着一把大砍刀,她又不是脑子不好。
“小的参见王爷。”秦瑜本来想先自行溜走,可是大庭广众之下,他直接走的话目标太大,很容易被发现。
“你抬起头来。”秦懿心下有些许疑惑,这个人怎么长得这么眼熟的。
那人以为秦懿是要寻理由处罚他,所以一脚踢过去。
秦瑜一时不察,心里又在想事情,所以便被踢到了。他闷哼一声,却也没有抬头。
听到声音,秦懿蓦得满身大汗,可千万不要是他想的那样才好。
“秦瑜,你怎么来这了?”他就知道,每一次事情要办完了总会出一点差错。
“王爷怕是认错人了吧。”秦瑜躲闪着眼神,啊啊啊,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沈倾妍奇怪的看着这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心中警钟大响,MMP,她不会要被撬墙角了吧。都说男女之间只是为了传宗接代,沈倾妍不由得在脑中补出了一场年度大戏。
这样想着,她似乎又不那么难过了,看戏要紧。
秦懿一脸恨铁不成钢,“你来这里,姨母知道吗?”
看样子是瞒不下去了,“自然是知道的,你也知道,若是没有母亲的支持,我怎么敢无缘无故的来这儿,其实母亲的意思是我们是兄弟两个,要适当的相互扶持。”秦瑜一改刚才的否定的话,镇定自若的说道。
秦瑜的母亲是淑妃的亲妹妹,嫁给了一个群王,按照她的身份,其实两人之间是她低嫁了,不过这个群王也不错,除了她之外,没有一个妾室侧妃之类。
秦瑜是他们二人之间的独苗苗,平日里宝贝的跟什么似的,要不是秦懿深知这一点的话,还真的有可能相信。
可惜的是,他不是一个单纯的小白兔,秦瑜也不是一个万年老妖精。
那人见情况不妙,连连后退到一旁。秦懿看见了,不过暂时也没有管,现在最主要最棘手的事情就在眼前。
姨母那个人他是最了解不过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做事情无所不用其极,说起来他看见她都是远远的避开的。
他小的时候不懂事,后来,秦懿的眼神渐渐的变了,后来她骗他穿了女孩子的衣服,再后来只要他一换回男子的衣服,姨母就哭。
这段往事真的是不堪回首。
“你跟我过来。”秦懿冷冷地说道。
走了一会儿,秦懿才发现好像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完,他一转头,便看见沈倾妍定定的看着他,眼中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让他莫名的感觉后背有一丝凉意。
怎么办,忘了媳妇了。
秦懿在心中流下了悔恨的泪水,然后他就把这笔账记在了秦瑜的身上。
“你给我好好站着。”秦懿额头青筋突突的跳。
秦瑜一脸哀愁,他可怜兮兮的看向沈倾妍,“伍长,这一次你要救救我。”
“叫什么伍长,叫表嫂。”秦懿说道。如果不是胸前急速的起伏的话,会让人以为他还没有生气。
秦瑜咽了一口口水,他一脸的不可置信,“表哥,你不会是被我气糊涂了吧,我哪里来的表嫂啊。”他没说的事,表哥这是疯魔了吗,叫一个男子为表嫂,难不成真如外面的传言,表哥其实喜欢的是男人。
这样想着,秦瑜慢慢向后退,他长得也不错,都是兄弟,他不能让表哥就这样犯错。
“这是沈家小姐。”
秦瑜一脸黑人问号,随即想到那串手链,他打着哈哈,“沈小姐果然厉害。”
沈倾妍很是厚脸皮的收下了这赞美,“应该的,应该的。”人太优秀也不是什么好事,走哪儿都有人夸她。
真是没想到,她的运气这么好,随手一个认识的人,就是秦懿的表弟。这么算的话,那秦瑜的地位也是不低。
那她离以后一统天下的宏图又进了一步。沈倾妍下意识的将秦瑜纳入她的麾下。
“说吧,到底是不是偷偷溜出来的。”秦懿不耐烦地说道。
秦瑜很怀疑,如果他一会儿还不说实话的话,可能会被暴打一顿。在狗命和尊严之间,狗命固然重要,但是男人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尊严,所以他觉得狗命要紧。
“母亲让我去见京城的大家闺秀,一天至少十个。”
十个?秦懿将未说出的话又咽了下去,看来姨母的功力更胜一筹了,秦懿忧愁的想。他该怎么做才能完美的将自己摘出这件事非呢。
死道友不死贫道,秦懿在沈倾妍震惊的眼神之中将秦瑜一个手刀打晕。
然后将这个人交给了秦七。
秦七力气也大,就直接把秦瑜抱起来扔进了马车。一路向着京城走去。
沈倾妍惊了,这难道不算是绑架吗,她还没来得及反应,秦瑜就被绑走了。她该摆出什么样的表情呢。
于是乎,沈倾妍十分之矫揉造作,表情夸张,“我的天哪,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要打晕秦瑜?”
秦懿默默地看着,他不想说话,为什么每一天他都感觉妍儿变了一个人,还是时好时坏的。
前两天还是比较正常的,镇定的不似往常,怎么现在突然的又犯傻了。他看上去难道很傻吗,真话假话都听不出来。
沈倾妍眯着眼睛细细的观察,然后大抵是心虚,便自行倒了一杯茶递给秦懿,“其实我也不是多管闲事,这样说的话,秦瑜也是咱们的表弟,我们这样对他是不是不太好。”
希望他能够忘记她刚才拿着砍刀的事情,嗯,她绝对不是为了做坏事,只是单纯的欣赏刀上的纹路与光泽度。
有一句话说得好,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