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莉瞪了胖子一眼,接着说道:“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胖子说的墓道。”
“至于具体是谁的墓,为什么要葬在这里,暂时没有相关信息,也没听说前几次探洞发现任何文字记录。”
“按照现在学界普遍认知,一般开山凿岩的大墓,基本上都是汉墓。”
“‘天祚宫’是宋代修建的,中间差了七百多年,这就有点说不通了。当然也可能先有的汉墓,宋朝在汉墓上面修建了‘天祚宫’。”
鼎羽没有提出疑问,而是平静的问道:
“继续,你还有什么猜测?”
“第三个猜测,‘天祚宫’曾经多次经过战火,抗过元、抗过金,二战时期还抗过小日子。”
“下面这条‘神秘洞穴’是南宋修建的抵抗元朝的‘军事设施’。”
“至于其他的‘野史传说’就不那么靠谱了。”
“有的说这个洞通往‘天祚宫’的藏宝密室;有的说是当年宋太祖修的求雨通道,可以直通东海龙宫;还有说这个地方是‘天祚宫’道士修炼用的‘洞府’。”
胖子噗嗤一声笑出声。
“又是东海龙宫。”
“从安徽挖个隧道往东海去得六七百公里,古人都闲的没事儿干了是吧!”
鼎羽抢过胖子手中的手机,将自己录制的视频发给罗莉,说道:
“这个‘洞穴’是下水道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之所以前面几次官方组织的探洞,得出的结论都是‘下水道’可能是人为误导的。”
“包括最后一次探洞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可能都跟‘邵成文’这孙子有关系。”
“盗墓世家出身,怎么可能会把这么明显的‘遗址’当做下水道?”
“说是宋朝抵抗元朝挖的地道战,也比下水道更靠谱。”
鼎羽打开自己的拍摄的视频给罗莉解释道:
“最后一次‘官方’组织的探洞是在09年,这次探洞之后,这个洞慢慢被人淡忘。”
“应该是后来没多久就被人‘光顾’过。”
“原本二十多米深被堵死的洞,被人又清理出来十几米。”
“挖到‘断龙石’还动了炸药,炸开了断龙石,在最深处开了个盗洞。”
罗莉看到鼎羽发过去的视频,惊讶的问道:
“里面不是墓室?”
鼎羽很肯定的回答:“不是,隔着一道‘断龙石’,里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里面还是一条甬道,但是没有人工修筑的痕迹,更像是自然形成的火山管。”
“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雾气,地面上薄薄一层,空气稍微一流动就会扩散开,变得伸手不见五指。”
“往前不超过十米就彻底被堵死。”
“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
胖子的脑袋怼到镜头里,冲罗莉说道:“那堆大大小小的‘石球’绝对不是天然形成的。”
“肯定是咱们前面那波进去的家伙触发了墓里的机关。”
“那叫啥来着?流沙陷阱……不对,是滚石陷阱把甬道堵死了。”
鼎羽推开胖子的脑袋,接着说道:
“我仔细检查过,那些‘石球’大的压小的,恰好把通道塞的严严实实。”
“按照花岗岩的密度计算,往少了说一块也得一吨重,绝对不是人力能够搬开的。”
“但是中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缝隙,雾气就是从这些缝隙中冒出来的。”
胖子一脸着急的还要凑过来说话却被鼎羽按住。
“根据洞穴内的现场情况,我推测大概是这样的。”
“邵成文那波人把这个地方当做的汉代‘大墓’,耍花样做手脚让所谓的勘测来了个不了了之。”
“过了一段时间等人们淡忘了这个洞窟之后,又组织了最少三个人重新回来。”
“这次是带着足够的装备进去的。”
“悄声无息的把涵洞内塌方的部分清理出来。开了封门石进去之后,要么像胖子说的,触发了机关,被岩石封路。要么是发现这里压根就不是什么墓穴,退了出去。”
“毕竟这个洞穴不是在深山老林,而是在景区范围里,附近不是公路就是村庄,离洞口不到一百米就是景区施工的工地。”
“头顶上几十米就是村里的派出所,动静搞大了一抓一个准。”
“看那个情况,他们撤走后没多久就赶上老乡说的山体滑坡,彻底把洞穴入口封死。”
“我爬进去的那个小洞,应该是又经过几次大雨被水流冲刷出来的。”
“以我的理解,那里面是‘墓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连我能都看出来的事儿,对于邵成文他们一帮‘职业下地干活’的家伙,不可能看不出来。”
“论起‘考古’,他们这些人比所谓的‘专家’牛逼多了。”
“更何况,这次‘下地支锅’也许只是邵成文这个半吊子自己的‘个人行为’。”
罗莉大眼睛眨了眨,问道:
“你们在天柱山调查了这么久,就发现这么一个有‘疑点’的地方。”
“既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也没办法继续往里探查。”
“接下来你有什么想法?”
鼎羽想也不想回答道:
“肯定是围绕这个‘洞穴’继续调查。”
“你们没进去过不知道,我的感觉不会错,那里面肯定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接着调出自己整理的资料分析道:
“我确定天柱山下面一定存在一个跟大茂山类似的‘洞府’。”
“第一,道家能把这里定为三十六洞天之一,绝对不是靠卦算出来的。”
“天柱山有关的传说中,一直都‘万人洞’的说法,村里的老乡也确认过,附近的村民大部分都听过类似‘神仙洞府’的传说。”
“第二,有明确记载的是左慈、葛洪都曾经在这个地方‘炼丹修道’,葛洪的师傅郑隐更是直接带着全副身家到天柱山避难。”
“一群人进山避难,随便找个地方修建个道观,堂而皇之驻扎下来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是这样,天柱山上各个道观、道观遗址会有相关记载流传下来。”
“没有记载,只能说明郑隐带着自己的一大群徒弟‘隐匿’了起来。”
“最大可能就是‘隐匿’在‘洞府’之中。”
“另外,说起‘炼丹修道’,再加上从‘圣殿’得来的‘金丹’和相关的推测。”
“这个所谓的‘洞府’也许会让我们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