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一夜之间成了香饽饽
“别看只是损失了两三艘船,也别看那些海盗是用天黑不要命的打法,才把两三艘船给抢了。”
“但是你们想想,如果赵远松的军队不调回去,那么那些海盗就会像发现了屎的苍蝇一样蜂拥而上,这个损失是我们不敢想的。”
大臣们也是有些苦恼,赵远松军队派到西南跟米鲁打仗,泉州府新训练出来的军队又不太顶用。
原本他们以为海盗联盟被打败了,应该不会那么快就有海盗来骚扰他们的商船,可是没想到,这海盗的缺口填补得那么快。
他们听说很多海盗还是黄毛绿眼的,不知道是哪来的蛮夷,这让他们更加发愁。
不过,他们虽不知道这些海盗之后是从哪里来的,但是他们知道,他们必须要维护他们的海上贸易航行自由了。
几个大臣听到了最后,都感觉到无比的晦气。
就在众人考虑着,这个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办的时候,他们已经来到了乾清宫的门外。
众人看着门口的萧敬,发现萧敬的心情好像并不太差。
众大臣心里马上就有点不爽了。
这什么东西?
都打了败仗,这厮竟然一点都不伤心。
就这样的人,以前自己这些人还以为他是个正直的太监,如今看来,这厮一点天下为公的想法都没有,真是浪费米饭。
萧敬也不知道这些大臣为什么看着他的表情不太对劲,但是他脸色也不太好看了。
谁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他怎么可能会高兴,闷声说道:“诸位,陛下已经在御书房那里等着你了。”
“他老人家知道你们会来,说伱们一来到,马上就把你们放进去。”
这一个“放”字,让大臣们更加不开心了。
同时,众人也不由的悲鸣的一声,果然西南这场仗是打败了呀!
如果不是赵远松被打败了,陛下又何必那么着急等着见他们?
不过,这个时候大家也不愿意太想太多了,一进到御书房,就看到弘治天子坐在他的书桌后面嘿嘿直笑。
众人看到了弘治天子这副样子,心里面都是一惊。
大家心里不禁有了一个想法,这陛下不会是得了失心疯吧,怎么打败仗还那么开心?
这陛下应该也是能忍受得了一些刺激的呀,弘治朝以来发生了不少的祸事。
之前五六五万明军在西南边全军覆没,也没有看到陛下得了失心疯,就现在这种情况,那至于吗?
弘治天子抬起头来看向这些大臣,看看这些大臣脸上都有一副不对劲,没有高兴,甚至有点悲伤,有点发愁的表情。
他也是愣了一下,心里想到这打了胜仗,怎么这伙人的脸色还是那么难看。
他犹豫地问道,“诸位可是发生了什么朕不知道的事情?”
“这明明是打了个大胜仗啊,平定米鲁只怕不需要太长时间了。”
“依朕看,连半年时间都不需要,定能把米鲁平定,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你们就算不感到高兴,也不至于这副脸色吧。”
众人听啊听啊,突然感觉到有些不太对劲,他们突然愣了一下,弘治天子和李东阳对看了一眼,李东阳又和刘健对看了一眼。
刘健犹豫地看下弘治天子,说道:“陛下,你刚才说什么打了个大胜仗?”
弘治天子也愣住了,“没错啊,就是打了个大胜仗,你们不是听说这个消息,所以才专门赶到这里来了吗?”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来的时候,想到了万千种可能,但是他们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赵远松这一次竟然打了个大胜仗。
这怎么可能?
不是说西南边赵远松跟王轼他们起了冲突吗?
不是说将相不合吗?
不是说赵远松拖慢了行军速度吗?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众人都是迷惑不解都看向弘治天子,尤其是李东阳再也忍受不住了,看着弘治天子说道,“陛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都还不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情。”
“那飞鸽传书到了通政司之后,又马上被人拿进宫里面来了,我们都还不知道信上面是什么内容。”
“我们之所以赶到这里来,就想知道西南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弘治天子突然感觉到有几分不好意思,说道:“原来你们不知道啊。”
这句话一说出来,众人的胃口是在彻底地吊了起来,他们现在已经察觉到了西南边肯定是打了一个大胜仗。
如果不是的话,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用古时候的明君作为准则,要求自己的弘治天子,也不会高兴到这个份上。
弘治天子看一下面前的大臣们,也不藏着了,说道:“西南边确实打了个胜仗。”
“之前不是传说,赵远松跟王轼那边起了冲突吗?说是他们不合,说是西南面又有祸事了。”
众臣听到这句话,都是点了点头,这事情是确实的,不但如此,传回了这个消息的还是王轼本人。
他的意思隐隐之中有点弹劾赵远松。
弘治天子叹了口气说道,“朕收到了王轼的那封奏疏的时候,也考虑过,是不是这两个人配合确实出了问题。”
“是不是赵远松因为立下功劳太多,嚣张跋扈了。”
“可是朕始终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赵远松是朕一手提拔的,对于赵远松的秉性,朕是很有了解的。”
众人听到这段话,看向弘治天子的时候,眼神都有些意味深长。
当知道西南边王轼跟赵远松不合的时候,弘治天子不知道发了多少愁,连续几天脸色都是不太好看的。
听说他差点就写信过去,调和两个人的矛盾了,也幸亏是最后忍住了。
刘健看向弘治天子,问道,“陛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否跟我们说一下,我们听您这样说,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弘治天子带有几分不好意思,把手里的飞鸽传书递给了刘健。
刘健等到那太监把那飞鸽传书转过来之后,他拿起那飞鸽传书看了起来。
飞哥传书里面所能够记载的内容很少,所以为了多记载的内容,把那字写的很小,他看起来很吃力。
就是他看着里面的内容之后,也是大吃一惊,竟大喊了起来,“好事,这实在是个大好事啊。”
“赵远松竟然将最后一半的米鲁的主力都给歼灭了。”
“这一次赵远松的损失还不多,军队损失加起来不足五千人,可是足足剿灭了将近三万人的叛军,这个事情实在是好到不能再越好了。”
“只要他稳打稳扎,这一场战我们是稳了。”
说是五千人都多了,主要是王通带过去那三千人几乎全军覆没了,要不然伤亡也不至于那么惨重。
刘健是看完了信,但身边那些大臣都没有看完,都看着刘健手里的信,心里面对刘健的有点责怪,你看完了信,但你倒是把那些往后传了。
只是大家虽然很想看信,但是又不好出手去抢。
刘健这个时候才发现了众人的脸色不太对,连忙把手里的信递给了后面的人,脸上还露出了几分尴尬的笑容。
众人把那信一个传一个的看,终于看完了里面的内容。
虽然这里面记载的内容有限,但是他们通过里面的内容,大致上也都弄明白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众人都有些感慨,其实原来是赵远松故意拖慢行军进度,也是害怕把米鲁那些军队给吓跑了,但是暗中却把炮营调过去。
在火炮的轰击之下,几乎将米鲁的两万多军队杀了个全局覆没。
他们心里暗喊了一声“好险!”
之前的时候,他们还想催促赵远松加快行军速度。
王轼之前来的信件充满了怨气,他们也不好不理,也得亏是他们商量了一下,还是忍住了。
果然,在后面朝廷的人,就是不能够干涉前线的指挥,如果因为他们瞎干涉,导致这场战争出现了差池,那他们可就问题大了。
但是众人想了想,心里又觉得有几分无奈。
就算他们真的派人写信去催促赵远松加快速度,恐怕赵远松也不会听他们的。
赵远松做事,向来都有自己的打算,最是厚脸皮,扛得住压力。
在场的官员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不停地跟身边的同僚讨论着,他们都不是年轻小伙子了,不然恐怕他们现在都已经欢呼了起来。
他们对赵远松还是有点了解的。
赵远松报功的时候,向来就喜欢讲究一个实事求是。
没有那么大的功劳,他肯定不会伪装成那么大的功劳,这一点他们对赵远松还是很信任的。
众人都深呼了一口气,刘健对着弘治天子也是一拱手,说道,“陛下,当时采用赵远松为将,乃是陛下你乾坤独断的。”
“当时朝廷里面有不少的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得亏是陛下您坚持,如今一看,陛下您果然是目光如炬,也是选中了一个好将领啊。”
弘治天子听到这话,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心里痛快得很,确实当时选用赵远松为将,也是他决定的。
其实这个事情要真的算起来,还真的有几分巧合。
刚好当时赵远松打了一个大胜仗,剿灭了一万多的海盗联盟。
同时赵远松的军队损失又没太大,西南那边又打了个大败仗,朝廷自然就把注意力放到了赵远松身上。
如果这两件事的时间稍微拖远一点,最后派出去的将领是不是赵远松,那战局都是不好说的。
弘治天子摆了摆手,说道,“这个事情,其实也都是众臣与朕一起商议的结果。”
“如果非要说起来,朕也不过从中占了一大部分功劳而已,相当一部分功劳还是你们的。”
众臣看向弘治天子,心里都有点腻歪,又看向刘健,心里面有些感慨。
平时也没见刘健那么喜欢拍马屁,但是如今这厮竟然也会拍马屁了,可见他也确实是很高兴。
这个消息一出来,就没有人不高兴的,大臣心里面第一个念头,竟然是东南边的这个赋税是保住了。
赵远松眼消灭了米鲁一半的军队,剩下一半军队估计也坚持不了太久。
大家都巴不得赵远松早点打完仗,早点回到福建布政使司去,搞好他的海洋贸易,早点把无法银子给朝廷运回来。
李东阳走了出来,对着弘治天子一拱手,说道,“陛下,现在我们有两个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第一个事情,是派人去给西南边的赵郡公,嗯,当然还有王通王轼两人,勉励他们继续进军。”
天子一摆手,道“这个事情也不必特别着急,只是回来一封飞鸽传书,正式的公文都还没回来。”
李东阳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说这个话,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而已。
“至于第二个,那就是赶紧把这个消息通报出去。”
“朝廷已经很久没有得到过这样一场大胜了。”
“没错,虽然之前赵郡公剿灭了海盗联盟,但是毕竟是发生在海上的事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还是太远了。”
“米鲁这个事情就发生在西南,他们之前还杀死了巡抚,杀死了总兵,杀死了太多的官员。”
“这对于民间的士气,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大胜,那就应该宣传一下,挽回百姓们的士气。”
弘治天子点了点头,说道,“如此,那就宣布出去吧,也传令下去,今天夜里,朕要在皇宫里面大摆宴席,庆贺庆贺这个好消息。”
很快,宫里面就已经传出了消息。
“赵远松在,西南边大败叛贼米鲁的主力,斩首两万余级,平定米鲁指日可待!”
这个消息整个京城都沸腾起来,不少人敲锣打鼓,放起了鞭炮,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胜仗,每个人都很开心的。
在京城的一座酒楼上,一个读书人当中而坐,侃侃而谈。
“我早就说过了,赵郡公乃是我们读书人年轻一辈中的翘楚。”
“我们读书人年轻人一辈中就以他的本事最为高明,你看看,派别人去都打不了胜仗,派赵郡公去了怎么样?”
“他才不到半年,就已经打了那么大的一场大胜仗,这可是个可喜可贺的事情啊。”
“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读书人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文武双全了。”
“我看我们读书人不但可以出任文官,还可以出任武职。”
赵远松无论怎么说,也是个走正常路子出身的读书人,是堂堂进士出身。
其实严格来说,赵远松应该是同进士出身的,可这个时候。没人计较这些事情,最重要的赵远松是一个读书人。
现在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只要读书人出门去,难免都得谈起赵远松,尤其是在非读书人和勋贵面前,就更得吹捧一下赵远松。
虽然很多读书人,也认为赵远松必定是个贪官,但是这种做法依然没有消失。
大家都知道,那么多银子从赵远松手上流过,他不贪一点,那不可能。
可大明朝律例对贪官的惩罚很严格,但读书人的事情嘛,大明的文官不贪的人有吗?
有,凤毛麟角。
所以对大明年轻一辈的文官来说,赵远松贪一点,那就贪一点,算不了什么大事。
最重要赵远松这个事情要办得漂亮,要把他们读书人这个面子给撑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读书人和文官之所以帮助赵远松宣传功劳,本质上也不仅仅是为了那一点虚荣心,而是这背后所蕴含的利益。
现在赵远松是文官,也是能打仗的,那么以后是不是他们可不可以进一步以文制武,进一步压制武官和勋贵,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他们是不是能够从中摄取到更多的利益,掌控更多的权力?
这才是他们想要做到的。
这读书人的话一说出来,周围也是满堂喝彩。
对角座上有一个身上穿着绸缎衣服,腰上配挂着配玉,腰间还挂着一柄配剑的年轻人,听到这话就更有点不爽了。
他站起来大喊一声,“呔!”
“你那个读书人说话好生没有道理。”
“你口口声声尊称赵郡公,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赵郡公是个勋贵,证明我们大明的军队打仗,果然还是得靠勋贵。”
“证明我们勋贵指挥军队的本事是可以的,勋贵依然能够为朝廷守边疆,为朝廷杀叛贼!”
其实这年轻人之所以那么激动,也是这个原因。
最近的读书人有点嚣张了。
可那赵远松不是个勋贵吗?
以前大明勋贵看不上赵远松。
毕竟赵远松是新当上的勋贵,跟他们老一拨勋贵那不太一样,就不是一拨人。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显得有点不太一样了。
这些读书人就是想借赵远松立下的大功劳,想要进一步插手到军队的事情里面。
这他们勋贵就不能够忍了,这算起来,赵远松也是个勋贵,也可以涨了他们勋贵的面子。
以前勋贵们都是认为,赵远松跟他们不是一堆人。
现在哪个勋贵敢说赵远松不是勋贵,不跟他们是一伙人,那别的勋贵首先就得跟他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