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现在,再想想以前,不禁让人有些泪目。
现在的年轻人生在一个盛世,可能不甚了解,但上点年纪的人,应该都体会过、或者听说过,当年花家是如何的不易。
那时在毛熊和鹰酱的联合围堵之下,花家为了能“活下去”,而做了一些“最后”的准备。
这些准备,每一个都堪称悲壮至极!
在实力和装备完全被毛熊和鹰酱碾压的情况下,为了应对毛熊和鹰酱,有可能对花家的打击,花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战术。
比如,之前提到过的“西伯利亚单程票”,“狂飙五爷起,极限一换一”,射程不够,航程来凑,……
当时熊家在北方陈兵百万,还要对花家进行“核外科手术”,他们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准备动手了,甚至已经向鹰酱做了通报。
只是出于制衡的需要,漂亮国不仅对毛熊的做法表示了反对,而且还马上将这消息告诉了花家。
花家也迅速做了应对,包括深挖洞、广积粮、建设大三线,而“西伯利亚单程票”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出现的。
花家甚至还做了更极端的、也是最后的准备呢,那就是“换家战术”。
这个“战术”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是说一旦花家在遭受熊家蘑菇洗地之后,一线的军队不要有任何犹豫,立刻就往熊家冲,不停的冲,哪怕所有人死在路上,也要往熊家纵深冲。
而后,花家还活着的所有人、都会全副武装的后续跟进,一起往熊家冲,最终凭借人数优势,实现跟熊家“换家”的目的。
为了给花家人争取到一个生存的空间,和可以生存的地方,就算死上一万万人、两万万人,也在所不惜,……
——当时全蓝星所有人都恐惧蘑菇蛋,以为被蘑菇蛋“洗过”的地方就不适合人类生存了,因此,既然自家被蘑菇蛋“洗过”了,不适合人类生存了,那就只能去对方家里的“借住”了。
那时候的全民皆兵,就是为这个“战术计划”,所做的准备之一!
还有,陆炮上舰、坦克登船、民船运兵。
这个发生的时间离现在比较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当年鹰酱将舰队横亘海峡之侧,对花家虎视眈眈。
那时候花家水师实力不足,吨位小、数量少,完全不是鹰酱舰队的对手,但花家人从来就不缺决一死战的勇气。
面对已经堵在家门口的鹰酱舰队,花家也是豁出去了,“数量不够,民船来凑”、“火力不足,陆炮上舰”,“射程不足,那就冲上去靠近了打”,……
当年022的狼群战术,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战术,就是一群022导弹快艇,每艘携带几枚导弹,然后凭借着自己五十节的超高速、拼死往上冲。
被击毁多少艘快艇、牺牲多少人都无所谓,前赴后继、有死无生,只要有一两艘能进入己方的导弹射程,发射出去快艇上所携带的导弹,任务就算完成了,……
当时,022导弹快艇上的官兵,每个人都做好了,在发射完携带的导弹后,用快艇撞击敌舰的准备。
用这些大无畏的、官兵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果祖国需要,我就是最后一枚导弹,……”
也就是说,他们跟“五爷”一样,出去,就没打算能再活着回来!
但凡有一点办法,谁愿意拿人命去换啊,要是当年水师有现在的实力,何至于如此的心酸啊!
还有个战术,相信年纪稍微长一点的军迷都知道,那就是空军的“八换一战术”。
当时鹰酱的五代机F22已经服役,而花家的主力战机,却还是二代的“八爷”。
面对无法弥补的代差,那就只能继续用命去拼了,拼不过质量拼数量,拼不过战机拼战术,……
这里要提醒一下那些年轻人们,当年所谓的“八换一”,可不是“八架换人家一架”。
而是说,用八架己方战机,去消耗掉对方所携带的导弹,然后再利用“八爷”高空高速的优势,去获得一次攻击对方F22的机会,或者把消耗完弹药的对方战机赶走,……
也就是说,己方的这八架战机,纯纯就是用来消耗对方弹药的“消耗品”!
这才是当年甚为悲壮的,“八换一战术”的本意!
再远一点,还有更加悲壮的铁原阻击战中,那着名的“天女散花战术”。
九千多人,分散在几百个阻击据点中,没有补给、没有增援、没有撤退、只有死亡。
“不计伤亡,只为拖住敌人更长的时间”,这就是当时的命令,“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坚守住阵地,争取给敌人造成更大的杀伤!
一般军队,伤亡达到百分之三十,还不溃散的就堪称精锐了,但这支英雄的六十三军,阵亡率高达90%以上,却仍然没有退后一步,直至敌人主动退去,……
因为这场仗,他们打,注定会死很多人,如果他们不打,就会死更多的人,所以,他们毫不犹豫的打了!
明知必死,却慷慨赴死,一个师,打到最后只剩下不到一个连,或许,这个世界上,只有花家的军队,能够执行这样的“战术”吧。
嗯,或许,抗战之初的倭军,也有可能做到,但西方那些国家的军队,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还有汉江阻击战中,五十军三万人,硬扛敌方二十五万人五十天,战损两万一、高达70%,硬是半步不退,以至于其长官都“无颜回乡见滇村父老”,……
现在终于知道,楚霸王当时为何宁死不肯过江东了吧,他带出来的可都是子弟兵啊,都是他的亲属袍泽,现在却全部战死,就算他回去了,面对乡亲们问起来的时候,你让他该如何作答?
当年的兔兔,就是如此的硬气,我们想过所有的办法,但却从没有想过放弃,我们想过所有的死法,却从来没有想过认输,……
花家人只要上了战场,想的从来都是能换几个敌人,而不是想着怎么活下去!
写在本章最后,在一穷二白的年代,让花家挺起胸膛,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投身花家国防,带着二十九个、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开始搞起了花家自己的“大黑鱼”。
数十载功勋赫赫却名声不显,隐姓埋名半生为国铸剑,终于使得花家拥有了二次核报复的能力,也让花家挺直了脊梁在蓝星上说话。
被誉为花家“核大黑鱼”之父的黄先生,于昨日(二月六日)仙逝,向先生致敬,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