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汉中。

西军与清军在汉中对峙,已经有好几个月了。

虽然明军没有对张献忠落井下石,与清军夹击西军,反而是给他们不少方便。比如御营陕甘行营提督张大鹏,力排众议,让开阴平桥,放张定国一支偏师绕路北上,迂回到阳平关后方。

而御营川贵行营提督张世鹏在占据米仓道后,也还是给张献忠义子张可望让出了米仓道,让他们通过了琉璃关,翻越米仓山进入汉中西乡。

张可望张定国都成功侧面迂回绕道翻越入汉中,而恰逢大同姜镶、陕北王永强、甘肃米喇丁等纷纷起兵,再加上多尔衮突然暴毙,以及河南山东局势的崩坏,都让清廷北京无法再听信吴三桂的劝谏。

不肯再给他们时间继续以静制动。

而是调豪格、吴三桂等回师西安、大同,让他们先扫清后背之忧。

豪格不顾命令,抛下大军独自奔回北京争夺皇位,吴三桂退守长安,着手应对南下的王永强兄弟。

他们的离开,确实给了张献忠很大机会。

明军给他们放开的路,更是让张定国、张可望成功的进入了汉中,阳平关被突破。

双方在汉中爆发大战,张定国和张可望义兄弟俩,合兵五万,屯定军山,意图复制当年刘备攻汉中之战的定军山大捷。

定军山对于阳平关来说,确实意义非凡,就在阳平关后方不远,西军屯于此地,那阳平关虽还在清军之手,已经是腹背受敌。

留守阳平关的李国翰,急令驻汉中的汉中王马科、甘南王白广恩攻定军山,又急调勋阳王王光恩出兵来增援。

双方围绕定军山展开大战。

马科、白广恩调了几万人马,再加上清军大将鳌拜统领的部份满蒙八旗,反包围了定军山张定国兄弟俩。

那边李国翰率领八旗满蒙汉军,仍死守阳平关。

双方开始大规模战斗。

本来张献忠以为成功突破到汉中去了,豪格、吴三桂又带着不少兵撤回长安,那么这战肯定能赢。

但结果却让人意外,双方围绕定军山连番恶战,结果居然是西军反而不敌清军。

张献忠主力仍被挡在阳平关外,不管他怎么猛攻,死伤惨重也拿不下关,那边屯于定军山的兄弟俩虽然也立栅修营,但打不过来攻的清军,屡战屡败,好在有寨可依,有险可守,但伤亡很大。

而更麻烦的是,张定国兄弟俩一个走阴平道,一个走米仓道,都是绕远路翻山险而来,没有携带多少粮草,后续的通道也被清军堵住,他们困在定军山,粮草坚持不了多久。

西军拼命,却仍挣不脱清军围困。

战斗越打越无力,定军山上的西军甚至有许多已经开始偷偷的下山投降,拦都拦不住。

阳平关外金牛道上的西军情况更坏,太多的人堵在这里了,漫山遍野,结果缺粮少医,时间一长,既饥饿,又多病,随着战势不利,每天都有人在逃跑。

被张献忠裹胁着北上的军民,一开始多达七十多万。

可经过不到半年时间,此时阳平关外的西军大营,已经不到三十万了。

面对困局,张献忠也苍老了许多。

一边是难以打穿清军封锁,杀出川去,一边却是明军在他们身后虎视眈眈,哪怕明军一直没落井下石,甚至主动给他们让路,甚至明经略文安之不断给他写信,让张献忠接受整编,听从朝廷调派,甚至是换明军来做主力,让他们退下来打辅助,一起夺回汉中,杀回关中。

但张献忠却始终犹豫着,他并不相信明朝。

他以已度人,这些年纵横天下,发过很多誓许过很多诺,但从没有兑现过,尤其是对明朝,所以明朝经略的话,他不相信。

“陛下,文安之又派使者来了。”

张献忠最近头痛,经常头好像要裂开了一样。

“父皇,阳平关这样打是打不下的,儿臣愿意率军再翻米仓山入汉中。”张能奇请求。

张献忠揉着头。

米仓道的南端现在在明军手里,北端在清军手里,就算明军肯借路,但米仓道险要难走,难以携带多少粮草。

到时还要面对清军拦截。

更大的问题在于,就算突破重重阻碍能入汉中,可如果不能迅速取胜,那他们将得不到粮草接应。

定军山现面两支兵马还困在那里,马上就要断粮了。

再派一支军过,没粮的话,到时还是得一起饿死在那里。

“陛下,没有别的办法了,唯有拼死一战。吴三桂现在去了西安,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儿臣所部还有七万人马,愿意拼死一试,不成功便成仁,杀入汉中,解定军山之围,然后再从阳平关背后夹击,接父皇出关。”

张能奇原姓艾,张定国四大义子之一,他的七万人马,其实是连老营妇孺家眷都在里面的。

带七万人出征,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军中粮草还能撑多久?”张献忠问义子张文秀。

张文秀满脸苦涩。

“顶多还能撑一个月!”

这还是逃散了大量人马后的结果,否则最撑不住了。

西军上下现在天天喝粥,老营的妇孺的粥更稀,但就算粥一天比一天稀,也撑不了多久的。

“父皇,要不跟文安之的使者谈谈?”

张献忠沉默。

文安之不仅一次派人找西军了,一次又一次。

最近一次,文安之提出,让阳平关的西军退到龙安府平武县去休整,把保宁府交给明军来守清军,甚至已经在汉中的张定国、张可望兄弟俩,由明军负责接应回大巴山休整,将他们安置到南江的大坝。

当然,文安之也不是没有条件的。

条件还很多。

主要的几条,一是张献忠要去帝号,奉绍天为正朔,对内也不可以再自称西皇了。

其次,西军要进行整编,张献忠裹胁的那些百姓,都要交给明军安置。

张献忠仍做他的云南王,文安之将给西军整编为四镇,也就各五千,总共两万人,外加辅兵八千。

就这么多。

其余的要裁撤遣散,交由明军负责安置。

文安之还承诺,等西军整编完后,还可以把整个龙安府一直交给他们镇守,税赋也给他们养兵。等他们休整好了,愿意南下云南时,再移镇云南。

在龙安期间,明军还给他们借粮呢。

条件不能说不好,但张献忠不信。

这世上落井下石的人多,雪中送炭的有几个?能锦上添花都已经不错了,你还想他雪中送炭?

若是自己是文安之,现在都没动手,不过是怕西军做困兽之争,造成伤亡。而且清军还在,所以让他们西军顶在前面,替他们挡着清军呢。

若没清军,他们早被明军进攻了。

“把文安之的使者叫来,听听他这次又有什么条件!”

文安之的使者被叫进来。

“文经略又有什么新提议?”

“回大王,我家经略相公说现在形势已经越来越危急了,还望大王能够早下决断。我军已经侦知,定军山形势十分危急,随时有覆没之忧。”

张献忠不吭声。

“我家经略说,若大王要派兵借道米仓山,尽管说,我们必全力配合。还有,若是大王缺粮,我家经略也愿意先借助一些,都是为了打鞑子!”

张献忠猛的睁大眼睛。

“此话当真?”

“当真。”

使者送上一封信。

张献忠让丞相女婿汪兆麟念给他听。

文安之说为了打鞑子,所以当团结对外,知道西营缺粮,虽然川军也缺粮,但还是愿意挤一些给西军。

甚至提出,为西军代买粮食。

代买?

脑袋转的很快的张献忠几个马上听出意思,难不成文安之居然愿意卖粮给西军?

这世上还有这种事情,大明官军卖粮给他张献忠?

所谓代买,不就是直接卖给他们吗?

文安之这是想趁机贪污?

但他的名声,不至于此啊。

难不成真是拿朝廷的粮卖给他张献忠?

可文安之派人使者来,还亲自写了信,甚至上面还详细的罗列了代买粮价的报价。

“麦子十三两一石,老米十二两一石,小米十一两一石,高粱六两一石,黑豆七两一石,玉米七两一石·······”

看到这价格,张献忠还以为是手抖写错了,应当是麦子一两三一石才对。

“大王,如今连鱼米之乡的太湖周边,刚秋收后都不敢说一两二一石米啊,何况咱们这里,现在有银子都买不到粮,这些粮,还是朝廷从江南、岭南等各地调集,用船运送入川,沿途还要突破湖广清军拦截,再运到这里来,几千里路途,何其辛苦,好多地方都是背纤拉船,甚至用骡马背运,肩挑背扛的翻山越岭来的。

我们也缺粮,但文经略还是愿意咬牙挤出一些来供给西营将士们,若是你们不愿意,那没了没关系的。”

张献忠气的胸膛都要炸了。

可是细想想,乱世不就这样吗?

当年他们在陕西活不下去造反时,那个时候斗小米八钱银子,一石小米要八两。而当初后金在关外严重饥荒的时候,甚至一斗米八两银,一石就是八十两银子,更加夸张。

而围城的时候,往往有钱都没用了,斗金易斗米,同等重量的黄金才能换到同等重量的米,这种时候,任何一点粮食都是活命的希望。

现在文安之向他卖粮,这价格基本上就是在现在江南粮价上翻十倍。

哪怕是四川刚经大乱,粮价也顶多是江南两到三倍,但文安之要他十倍。

“文经略这是记的本王手里头还有些金银财货么?”张献忠压制着心头怒火,“金银财货不过都是身外之物,不能吃也不能喝,如果能跟经略换些粮,本王倒是求之不得,只是不知道能有多少粮换?”

“顺庆凤凰山,随时可交割十万石粮!”使者道。

张献忠袖中拳头紧握,十万石粮,这起码得付一百万两银子了,这银子他拿出来,多年劫掠积攒,包括之前夺重庆毁成都等搜刮所得。但一百万两银买十万石粮,这买卖还真是闻所未闻。

他三十万人,买来这十万石粮,能够每三人分得一石粮,要是按现在这种节省法,三人一天一升粮,能吃一百天。

当然,正常三人一天一升太少,如果正常供应,三个人一天,起码得五六升粮,这样的话,也就是能供应二十天左右。

这点粮,不多,却也不少,卡的刚刚好。

“好,我买!多谢文经略。”

“经略说大王要买的话,经略愿意派兵运输到保宁府,到时府城外交易,大王给我们结算买粮钱,顺便把保宁府城交给我们。”

张献忠差点没忍住。

这十万石粮不仅要一百万两银子,还要他搭上一个保宁府城?

这还没算上在保宁府城和顺庆之间的南部县城,以及和溪关、南津关。

张献忠咬牙,没说话。

“你们别太过份!”张能奇忍不住骂道。

“大王若是不愿意便算了。”

“等一下。”

张献忠叫住想要转身离去的使者。

“文经略卖粮这事没开玩笑,真愿意卖十万石粮?”

“大王愿意花一百多万两银子买这十万石粮吗?”

张献忠黄着脸,“银子不是问题,甚至南部县城和阆中城给你们也没问题,不过我需要再借道米仓山派兵进汉中,不知道文经略可否同意?”

“没问题。”使者回答的非常痛快。

“只要大王同意接受整编,我们不仅借路,还会出兵帮忙接应困在定军山的两位小王爷!”

刘文秀插话,“文经略为何不直接发兵助我们一起攻下汉中府呢?岂不是更好?”

使者直接回道,“我们还没有做好攻下汉中府的准备,还得调集钱粮兵马,顶多只能冒险为你们接应定军山的兵马撤回来。”

明军的意图非常明显了,他们绝不愿意助西军攻取汉中,甚至杀入关中去。

“你回去告诉文经略,他的提议本王都同意了,不过我要买二十万石粮,银子不是问题,十万仍在阆中城交割,另十万石希望在巴州或达州交割给张能奇,到时他会率兵前去取粮,拿到粮食后借道米仓道,经琉璃关穿大巴山入汉中,可否?”

“我可以立即回去禀报文经略,大王可等候经略回复!”

“好!”张献忠一口应下,“希望尽快答复!”

VIP小说推荐阅读: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开篇激战1860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开篇激战1860帝凰之一品弃妃三国:兴汉
VIP小说最新小说: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