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抽空又往庄子上去了一趟,看过了做粉条的进度,从镇上方家的杂货铺定了一大批淀粉送上门来,好让做粉条的进程不停的。
跟袁成等人也说了,要一直做到腊月二十九才放假的,也只放假十天,就得继续开工。
大家伙领过了工钱的,都是有劲得很,巴不得不放假才好呢。
萝卜切出来压着榨水份,还不到拌调料的时候,宋秋得出点闲来,想着又有些日子没往甜点铺子去看看了,是以一大早就带着杜传福往镇上去。
腊月一进入十几里,镇上每天都热闹得紧,十里八村的,仿佛置办不完的年货一般,每天都将镇上的大街小集填充的满满当当的。
这种时候,管你骡车马车的,那都不好使,还不如走路快呢。
因而马车就寄放在镇口,两人步行进镇子去。
就是步行,那也是很挤的,随处都是背着背篓担着挑子的人,一不小心都能被碰到。
幸好甜点铺子离镇口不远,两人没挤两条街,就成功了钻进了铺子,避免了跟人打挤。
这会儿时辰尚早,铺子里没有堂食的客人,也没有客人进来打包带走。
厨房里杨氏几个正在忙活准备,柜架上有新鲜出炉的甜点刚刚摆上。
宋秋前前后后看了一圈,一切都有条不紊,厨房忙活的也是井井有条的,没什么要她操心指点的,便在外头找了张桌子坐下,歇上一歇,反正没客人。
而杜传福则是在门口跟杨大连说说话,两个人是最开始一起到的宋家,最是熟悉的,好几天不见,自然有话说的。
而邹氏麻溜的就让喜妹儿冲了一杯热奶茶给宋秋送上来,然后自个拿了账本,来找宋秋汇报。
甜点铺子开张至今儿,正好就兑一个月了,宋秋前半个月已经看过一次账,结过一次收益了。
那半个月的生意不错,铺子除开所有成本花销,净赚了十三两银子。
至于这半个月,宋秋心里大概也有数,除了开始几天冷清了,后面又挺好的,要不然她也不会去杜家再多订些羊奶的。
但邹氏报了账,最后的净收益却只得八两银子。
宋秋听得挑了挑眉。
邹氏忙道:“头前几天生意挺不错,每天都不够***开张那几天生意都好,但从杜家那边加了羊奶的量,这几天生意却是不行了,每天都剩不少,因姑娘早就交代过的,头天没卖完的不能留到次日还卖,我便照姑娘的吩咐,打烊后将剩的都分给了外头路过的乞儿流浪汉的,本是正打算跟姑娘汇报这事的,可巧姑娘今儿就来了。”
宋秋听着这几日生意都不好,不由诧异,“怎么回事?”难道是味道还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邹氏见宋秋这样,就知道她担心什么,忙又道:“跟咱们的味道无关的,这几日,除了粮油铺子,好些铺子生意都很冷清的。”
“头几天就有人在传,说是南边要开始打仗了,昌乐国三十万大军都陈兵马阳关外了,传得有鼻子有眼的,镇上都有些人心惶惶的,但大都只以为只是传得谣言呢,毕竟都快过年了,昌乐国也是要过年的,怎么会这个时候进犯呢?”
“但就在前天,县里那边又有大消息传来,说是封地昌州的厚王勾结昌乐国,已然是反了,这会儿昌州以南三州全都是厚王的天下了,隔断了马阳关进退两难呢!说是要不是有岭南关横在那里,厚王早就吞并到咱们荆州府了呢!”
“这回的消息可做不得假,听说府城那边,有不少从昌州附近逃过来的百姓亲口说的呢!昌乐国跟咱们大历,是真的要开战了!”
“镇上已经都传开了,只是没那么快传遍下头村子的,这两日囤粮食的多,倒是其他铺子生意都冷了,自来要打仗,这粮食都要疯涨的。”
宋秋几天没来镇上了,还真不知道这么个消息。
要打仗了?厚王勾结昌乐国反了?
她早知道这个厚王不是个好东西,这勾结外人叛国,别说,还真是他做的出来的。
这是想当皇帝想疯了,连通敌卖国的事都做的出来。
不是她说,真论皇室正统嫡出,就是当今退位,够格做那个位置的也是常山王,也轮不到厚王这个旁支吧!
所以,难怪要反?
宋秋心里快速盘算起来,这要真是真的,厚王和昌乐国的大军将国门马阳关夹在了中间跟肉包子似的,那马阳关的军队也是几乎没得打的。
而这边上来,昌州过来就是岭南关,岭南关若破,头一个遭殃的就是荆州府。
这真要打起来……
要乱了,要乱了啊。
马上就要过年了,咋这么不让人舒坦的过呢。
那什么昌乐国,也不是什么外族人,同样要过除夕过大年的,咋这么想不开,非得大过年的来兴什么战事呢?这是吃饱了撑的?
宋秋脑子里霎那间想了很多,但想完了,自个又冷静下来了。
大历好多年没有战事了,但也不代表就是任人宰割的软柿子,就说那了不得的常山王,率领的常山军,就是了不得的英雄军队,湘州府离荆州府可不远。
真打过来,也不用怕的。
再说只是陈兵关外,还没打起来呢。
这会儿担心过来担心过去的,也是吓唬自己,万一打不起来呢?
他们平头百姓的,还是好好过自己的日子才是。
但即便这么宽慰了自己,宋秋还是千叮咛万嘱咐了邹氏几个,在镇上消息灵点,若真有不对,铺子都别管了,赶紧关了门收拾东西回村里来大家伙在一堆要紧。
然后出了铺子,宋秋还特意去吴记粮油铺买了不少糙米,让伙计帮忙送到镇口自家的马车上,将车厢都堆满了。
她这边刚买了不少糙米,下晌镇上所有的粮油铺子,不管糙米精米就全都涨了价,起码贵了一半的。
等宋秋回村把这个消息告诉村人们,村人们都没有田地要买粮食吃的,匆匆忙忙往镇上去买粮食时,就得知粮食涨价了,最后没办法,还是咬牙买上了一些带回来。
而本来每天在镇上跑得周五斤父子该是早就能把镇上传着的消息带回村的,可偏偏这父子俩接了个拉货到别处的活,已经几天没回来了。
要不是宋秋回来说,他们还都不知道的。
这下子连粮食都涨价了,众人再不信要打仗的话,都不得不信。
因而,这个远离盘石镇三十里一直平静的松山村也有些不平静起来,尽管马上都要过年了,可大家多少都没了几分欢喜雀跃。
祖上都是逃难过来的,真要打仗,天下大乱,他们也得逃。
可往哪儿逃?
逃难就是个要死人,要死不少人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