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一个大队一千人不到(后组建的独立混成旅团,一个大队只有870人左右)的兵力,要防守棉兰地区,兵力实在是有限的很,山田大队长只能将此上报在亚齐的旅团长谷荻那华雄少将,请求旅团长战术指导。
请求上级给予自己“战术指导”这种现象,在整个南洋守岛日军部队中,已经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了,特别是像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这种地域广阔而日军驻守部队又少的部队,遇到抗日游击队的攻击后。
岛上的日军最高指挥官面对部下的请求也不能不顾,于是只能请求空军出动飞机帮忙,时间一久次数一多,连驻守在新加坡的第三航空军的飞行员,对此也是抱怨非常,因为他们出动的次数和频率太高了,不但飞机受不了,飞行员自己也受不了。
上次亚齐的穆斯林发生叛乱之后,遭受到了日军疯狂的报复,被杀掉的年轻青壮超过十万,血腥镇压之下穆斯林教众的反叛才得以平息。
刚到亚齐首府班达亚齐的谷荻那华雄少将,特工出身的他很清楚,如果不能和当地土着搞好关系,日军肯定寸步难行,于是开始假惺惺的想和土着们套近乎,可吃了大亏的土着那能相信他们,大半年时间下来,也只是让双方的关系稍微缓和而已。
和对待穆斯林土着不同,只要部下遇到华族百姓,谷荻那华雄少将一定会下令将他们关押起来,因为他知道这些华族百姓要比那些穆斯林土着更聪明,也更难对付。
接到山本大队的求救电报,谷荻那旅团长有些犯难,要不要派兵过去有些犹豫,因为在班达亚齐周边,也出现了游击队活动的身影,且已经开始袭击外出的日军巡逻队。
棉兰城作为苏门答腊岛北部的主要港口,隔着马六甲海峡对面就是马来半岛,地理位置很是重要,不容有失,不救援是不行的。
考虑再三,在自己部队不能调动的情况下,他只能将一个原本在棉兰城驻守过的地方守备大队调出来,前去棉兰支援山本大队,而被调出来的一个守备大队,正是小野一郎的守备大队。
小野一郎是谁,记性好的大大们自然不陌生(忘记的请看本书第892章),也正因为这个大队在棉兰驻守过,熟悉那里的地形,于是谷荻那旅团长就将其派出来了。
派出一个地方守备大队去增援,谷荻那旅团长心里安稳了很多,开始等着山本从棉兰发来好消息。谁知第二天中午,他却收到了小野大队发来棉兰城丢失,山本大队全军覆没的电报。
电报里,小野少佐报告到:自己的大队在棉兰城外遭游击队埋伏,损失惨重。而棉兰城,应该在他到来之前就已经被游击队占领,山田大队可能已经全军覆没!
就在小野少佐向齐亚的二十五旅团司令部发去电报后不久,一份通电从棉兰城发出,向外界通告棉兰抗日军消灭了棉兰城的日军,收复棉兰城。
电报前面的内容到没有什么惊奇的地方,只是电报的后面内容却让不少人感到了真正的惊奇和惊讶,因为这支抗日军队伍,竟然提出不但要将日军赶出苏门答腊岛,还要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自由。
在当今这个全球战火纷飞的时代,这样一份看似普通的电报或许并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毕竟,世界各地每天都充斥着有关战争报道和消息,人们的注意力基本上都被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这些重大战场事件所吸引。
但是,这仅仅也是那些对南洋地区以及苏门答腊岛缺乏足够兴趣或没有什么利益瓜葛的国家和政府而言。对于那些与苏门答腊岛存在着直接利害关系的国家来说,情况却截然不同,比如说荷兰和日本。
先说前者,它作为曾经统治整个印尼(其中涵盖了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伊里安岛、加里曼丹岛等众多岛屿)的殖民国家,其地位类似于英国之于印度和缅甸。荷兰一直以来都是印尼的宗主国,二战爆发之前可一直都对这片土地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因此,当突然冒出一支名为棉兰抗日军且意图谋求独立的力量时,荷兰方面自然会感到极度不满。
再看日本,此时已经成为印尼实际占领者和掌控者来说,它绝不希望在自己控制下的苏门答腊岛上出现任何反日势力,尤其是像棉兰抗日军这样能够攻占较大据点的反日武装。日本深知,如果任由这些反日力量发展壮大并最终宣布独立,那么不仅会损害到自身在该地区的既得利益,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到其在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布局。所以,无论是从短期利益还是长远规划考虑,日本都决不容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于是,远在伦敦的荷兰流亡政府,与身处亚洲的日本政府,几乎同时发表了一份措辞相似、意图相近的声明。这份声明所传达出的核心要义大致相同,那便是对苏门答腊岛抗日军所说的的独立行为表示坚决的不认可,以及绝不接纳的态度。
当然,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细微却又关键的差别。荷兰流亡政府仅能通过电报这种有限的方式来宣泄他们内心的愤懑与不满。相比之下,日本政府的反应则要激烈得多。大本营毫不犹豫地向新加坡的南方军下达了严厉命令,责令其即刻调集兵力展开围剿行动,务必夺回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棉兰城。
新加坡城南方军司令部里的寺内寿一,先是被从棉兰城发出的通电电报弄得稀里糊涂,还没有搞清楚到底在苏门答腊岛上发生了什么,因为不管是岛上的二十五军司令官田边盛武,还是亚齐地区的独立混成二十五旅团,都没有给他任何的消息。
看到这份电报后不久,这位日本陆军元帅又被大本营的一份责难电报气得差一点掀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