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原。
“退了,真的退了……”
太史将军没想到,一直困扰韩氏王朝的危机,居然只因为赵均将军的北上,被解决了。
围魏救赵,赵均将军还真是熟读兵法。
副将们看着太史将军的表情,似乎并不是欢喜。
按理来说,谷原之困被解,韩氏王朝一息尚存,太史将军作为韩氏王朝武将,该是欢喜才是,为何却是这样的态度。
太史将军为何不喜反愁,不就是因为既然清远军履行了约定,韩氏王朝也必须遵守诺言。
之前太史将军不是没有想过、直接翻脸,可是赵均将军到了北方,甚至已经开始了真正的北伐。
他们唯一的筹码,不就是应州府若是想要推翻元氏王朝,必然需要借助韩氏王朝的力量。
可是现在看来,不需韩氏王朝帮助,应州府的清远军足以扫荡天下。
应州府之前藏的太深了。
他们的军事力量明明已经超过了韩氏王朝,却仍旧不称帝,让韩氏王朝低估了其实力,这才造就了今日进退维谷的地步。
想要驱虎吞狼,就要冒着被老虎吃掉的危机,现在不过是韩氏王朝赌输了罢了。
所以说,还是刘丞相高瞻远瞩,早早与吴王约定了婚盟,让韩氏王朝不至于完全落于下风。
太史将军看着自己紧握拳头,却仍旧颤抖不止的双手,忍不住叹息,赵均大将军还没有到谷原,他的威名已经拥有如此大的震慑之力了吗?
世家还真是嗅觉灵敏,比白莲会早一步投靠吴王,现在白莲会已经完全被抛在一旁,若想在建国之后,得到权势,端看韩氏王朝之后的表现了。
“还是马上去见刘丞相请战吧,此时若不兵贵神速,难道我们还要等清远军打完了,帮忙去打扫战场?”
——
吴王本是应了韩太后的邀请,往宫中赴宴,刚开始吴王以为,是长公主归国的欢迎宴,没想到却得到了赵均已经兵围峡谷、谷原之危解除的好消息。
这下连韩太后都忍不住笑开了脸,韩氏王朝倾覆之祸终究是过去了。
“赵均大将军不愧是南人第一武将,我看不出多少时日,就要称一句天下第一武将了,哈哈——”
刘丞相一个劲的猛夸赵均,吴王赵子璋这个兄长自然与有荣焉。
李文之之前还担心赵均水土不服,谁知道人家压根就没有来谷原,一招兵法,就帮韩氏王朝解除了心腹大患。
既然清远军如此给力,吴王当然也不客气。
大约美中不足的便是,长公主至今还未至谷原。
韩太后当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可是谁知道明明是同时出发,反倒是清远军大军都到了,长公主韩悦却还不见身影。
不会是路上出了什么岔子吧,希望吴王不要怀疑,这是韩氏王朝做了什么手脚。
若是没有韩悦,韩氏王朝的出路又在何处?
“既然清远军已经打到了峡谷,想必不会再退回来了,韩氏王朝何不出兵相助,我等两面夹击,必能一举推翻元氏王朝。”
吴王是提议韩氏王朝马上出兵,这也符合刘丞相的心思,自然不会推辞。
中原已经承受了元氏王朝近百年的压迫,若是能一举推翻元氏王朝,可是名留青史的大功绩,韩氏王朝谁也不会不愿。
之前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时,韩氏王朝都坚持了十几年,现在都到了必胜的时候,更不会退缩了。
听着远处欢歌四起,偏殿的韩山只觉心中一阵难受。
韩山被困在宫中已经快大半年了,可以说,自从韩氏王朝兵败如山倒,他这个傀儡皇帝就被软禁了。
刚开始韩山以为,刘丞相是打算牺牲他,向元氏王朝投降。
他从一介乞儿成了一朝皇帝,锦衣玉食的过了八年,虽然不甘心去死,可是他却没有别的选择。
没想到刘丞相却是向南方红巾求援,最后还成功了。
现在韩山可不会天真的以为,刘丞相会重新将他扶上皇位,将韩氏王朝留下的资本交到他手中。
大门突然被推开,韩山吓了一跳,当发现来者是白教宗时,韩山这才松了口气。
“白教宗你来了,外面现在是什么情况,我们……”
韩山能被困在偏殿,却消息灵通,靠的就是当初接他回韩氏王朝的白教宗。
当初是白莲会寻回了少主,这些年在韩氏王朝自然压了业火世家一头,可是随着韩山倒台,大受打击的也是白莲会的势力。
“陛下,我刚刚得到消息,韩太后派人去接长公主的人已经回来了,但是长公主却不在其中。听他们说,长公主是去元都,帮助清远军扫平十二重楼了。”
白教宗的话,让韩山只觉得纳闷,那位韩山的孪生姐姐,不过是与韩山一般年纪,如何能与元氏王朝最大的依仗——十二重楼相抗衡。
更别提拔除十二重楼,帮助清远军推翻元氏王朝了。
韩山这样想,自然也这样说了。
“陛下的关注点是不是有问题,若是长公主真的拿下了十二重楼,她就是韩氏王朝北伐最大的功臣,是除了赵均大将军外,贡献最大的人。等长公主以此功绩归国,你觉得她还会只是一个联姻的符号吗?”
长公主此举,只能说明她知道了韩太后找回她的目的,她不甘心做个傀儡,这才孤注一掷,去了元都。
巨大的危机背后,自然是庞大的收益。
长公主可比这个冒牌的韩少主,有魄力多了。
“都怪我当时不小心说漏了嘴,我只知道韩山有一个姐姐,却没想到二人居然是孪生。若是我——”
“好了,你现在还以为,当初我迎你回谷原时,刘丞相没有发现你是假的吗?”
那时候,韩氏王朝蒸蒸日上,唯一的遗憾便是少主不曾归位,社稷不稳。
可是若刘丞相坐上这个位置,他之前所有的坚持,都成了一场笑话。
韩山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韩氏王朝,哪怕韩太后发现这不是她的儿子,也得捏着鼻子认了。
当然,白教宗更倾向于刘丞相发现了端倪,而太后却没有。
中间那段时间,大约是有刘丞相的相助,太后才没有怀疑,直到刘丞相不需要韩山了,这才将这个秘密捅开。
现在就看,这位长公主到底是满载荣誉而归,还是灰头土脸而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