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在前面,算是离外面最近的一栋建筑了。”
“不过,这个位置对于那些孩子来说,还算好。”
“附近几个小村落的孩子们,都来这里上课,对这些家庭,都比较公平。”
……
“目前全校学生共36人,两个班级。”
“因为年龄大小不一样,所以,年级课程有些不同。”
徐畅带着苏子夜等人绕着山边的泥巴路向上走去,一边说着学校的一些情况。
学校的环境不好,设备条件,教室力量等完全不足。
徐畅作为支教老师为此不得不扮演着多个角色。
“六年级的学生有两个?”
“其余的学生,有读二年级的,三年级的,还有四年级的?”
“这些学生,你是怎么安排课程的?”
蒋琴听得徐畅的话,有些错愕。
这些学生,学习的知识不一样。
学校也就只有两个班级。
教师更是只有一个人。
徐畅到底是如何教育这些学生知识的?
“布置作业,不同科目,每天一个小时课程。”
“有时候忙着做饭,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上课时间不足的,晚上在私下给他们开小灶。”
徐畅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了几分尴尬,以及无奈。
“其实,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更多的,也只是认字,并且能把一些基础的数学学会,就非常不错了。”
“若是,真的有天赋,家里愿意咬牙坚持,让孩子们小学毕业,去到外面的学校读初中的知识,哪怕成绩靠后,只要读完高中,在外面有了见识,在社会底层闯荡,也比在偏远山村里无知过一辈子强得多。”
苏子夜闻言,微微挑起了眉头。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偏远贫困山村的现状。
穷。
文盲。
因为文盲,他们守着老旧的思想,在山村里艰难生存。
因为文盲,不识字,没有什么技术,在外面生存艰难,反而又回到山村里,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勉强也算是悠闲度日。
以上种种,造就的一个结局,自然是穷,穷得让孩子去外面读书的钱,都拿不出来。
“不过,这样的局面,会慢慢的改变。”
“这两年来,村子不少人的思想都有了改变。”
“若是这次,小夜你能帮助村民们把种植的那些瓜果蔬菜卖出去,有了钱,看到了翻身的机会,他们也肯定乐意把孩子们送来上学。”
“有了知识,这一代或许还要挣扎,挣扎。”
“但,下一代人肯定会舒服许多,读书的孩子越多,走出去的越多,这些孩子们的家庭们,也肯定会走出大山,不必再过着与世隔绝一样的生活。”
徐畅说到这里,看向徐长卿的目光,又是充满了期待。
徐畅不是没有努力过。
把成熟的瓜果,一袋袋的运出去卖。
虽然卖了一些,但很多都没有卖不出去。
不仅如此,这些摘下来的蔬菜瓜果,最后也因为保存不好,最终坏掉,烂掉的。
至于说联系收购商。
也尝试过。
但无一例外被拒绝。
不说路难走,摘下来,还需要耗费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价钱还压得极低,根本不能说挣钱,反而要大亏本。
如此状态下,徐畅和一众村民们,都非常的不甘心。
如今,一些瓜果再不摘下来,就要彻底坏掉,多年心血更是白白糟蹋。
徐畅也是焦急,尝试联系网红带货,希望慈善资助的,或者是供应商的,无一例外的拒绝。
直至听说了苏子夜的无偿助农后,也是抱着尝试的态度。
却是没有想到苏子夜答应了,也来了。
现在,徐畅只希望,苏子夜来了之后,真的会帮忙助农,而不是看了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掉头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