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夏天热的要死,冬天冷的要命,你们都快点,冰化了小心你的皮!”
一个中年太监嘀咕着,还不忘吩咐后面的人速度快一点。
“干爹,陛下要这么多冰做什么啊?”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太监靠近他,小声问道。
“这是你该关心的事情?”
中年太监低声训斥了一句。
小太监立刻闭口不言。
很快冰被送到了永安宫和嫔乌兰图雅的住处。
“果然,还是加冰的啤酒味道才对,你们要不要尝尝?”
朱由校将啤酒倒入御用监生产的玻璃杯中,里面加了一些冰块。
“陛下,臣妾不能喝凉的。”
乌兰图雅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的幽怨。
“瞧瞧朕的脑子,倒是忘了这事了,如此说来,这加了些辣椒粉的烤肉你也不能吃。”
朱由校这才想起来,乌兰图雅的亲戚来了,轻拍一下自己的脑门。
自从找到了辣椒之后,朱由校觉得现在吃的食物味道与后世相差已经不多了。
还记得他小时候,家里还经常放味精,后来就有人传出味精致癌,以至于鸡精都不怎么吃了。
不过身为山东人,辣椒还是要吃的。
“姐姐,不能喝冰的,喝这个果汁也可以。”
大玉儿端着一杯果汁,一脸开心的说道。
“你们哪里,夏天吃不是吃不到冰的东西?”
朱由校开口问道。
“皇帝姐夫,我们那里没有冰窖,夏天那么热,当然没有冰的。”
海兰珠也笑的很开心。
“这倒也是。”
朱由校点了点头,随即想起,好像硝石可以制冰。
而且制冰之后,若是冰化成水,再蒸发留下的结晶还能二次利用。
这倒是一个可以制冰的办法,只是掺有硝石的冰估计不能吃。
对了,是不是可以用铜支撑模具,里面加上水,然后让模具里面的水结冰呢?
回头倒是可以让他们试试,若是可以的话,这倒是又能节省一笔开支。
“人少还是不热闹,下次把她们都叫来,咱们一起吃如何?”
朱由校看向了乌兰图雅。
“只要姐姐们愿意,臣妾没有意见。”
乌兰图雅倒是好说话。
“你平时没事可以去串串门,一起聊聊天,这样就不会觉得无聊了。”
朱由校知道这丫头因为自己汉语说的不是很好,怕别人笑话,所以基本不怎么愿意出门。
要不是朱由校让张嫣教她们识字,她更是除了请安之外,门都不出。
“臣妾现在可不无聊,每天下了学,回来还得练字。”
乌兰图雅说起此事倒是没有觉得厌烦,反而一副很有意思的样子。
“那就好,来干杯!”
朱由校见她对学习感兴趣,笑了笑,然后举起了酒杯。
“干杯!”
三女也都笑嘻嘻的跟他碰杯。
中午吃饱喝足,朱由校回到养心殿,睡了个午觉。
让人找来了御用监的李德顺,询问冰的事情。
“皇宫里用的冰,有一些是冬天存下来的,还有一些是用硝石制作而成。”
没想到李德顺第一句话,就把朱由校干懵了。
“你的意思是,现在可以用硝石制冰?”
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从唐朝时候就可以,大盆之中放入小盆,小盆里放着干净的水。”
“制冰之后,大盆里的水倒入池中,水干之后,还有硝石,如此可以一直使用。”
李德顺不知道朱由校为什么问冰的事情,连忙回答。
“朕只是从古书里看到这件事情,还以为失传了呢,既然可以夏天制冰,为何还要用冰窖存冰?”
朱由校有些奇怪的问道。
“皇宫用冰的数量很多,若都是夏天现制,只怕是来不及。”
“奴婢这些下人们,用的是现制的冰,给主子们用的自然是冬天存的冰。”
李德顺给出了答案。
“原来如此,没什么事情了,你去忙吧。”
原本还以为又找到一个好财路的朱由校,现在只能感慨古人的智慧了。
他不知道的是,早在宋朝不但达官显贵夏天可以享用冷饮,普通百姓也能享用的到。
南宋杭州市集上冷饮铺甚至要卖到夜晚三更时分才打烊。
《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西湖老人繁胜录》里都记录了宋人在炎炎夏日所吃的“冰雪爽口之物”。
例如:雪泡缩皮饮、紫苏饮、杨梅渴水、木瓜渴水、五味渴水、香糖渴水、荔枝膏水、白水、江茶水、皂儿水、姜蜜水、绿豆水、椰子水、卤梅水、甘豆汤、甘蔗汁、漉梨浆、凉酸浆、木瓜浆、葡萄浆、杨梅浆等。
这些有的是普通人都可以买来喝的,也有一些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
只能说朱由校不怎么出门,因此对市井文化知道的太少了。
李德顺离开之后,朱由校便看起了奏折。
很快就看到了工部的奏折,市舶司向泰西商人询问,得知有适合建造战船的木头出售,下次将会带来一些,让工匠们查验,是否合用。
看到这个奏折朱由校松了口气,他还怕西班牙不愿意出售呢。
其实这个时候,西班牙也不好过,作为天主教一方,如今和新教正热火朝天的交流着,每天消耗的军费可是不少。
之前与大明的贸易,几乎都是逆差,但凡有一些回本的机会他们都不愿意错过。
自从前两年开始,得知大明愿意进口粮食,不管是荷兰还是西班牙、葡萄牙的商人,都想发设想法的多搞些粮食。
眼下虽然是小冰河期,可对于亚热带、热带地区,影响没有那么巨大。
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在东南亚有大量的殖民地,多种些粮食就是了,此外荷兰人和葡萄牙人,还从印度进口大米。
印度那些掌权者,可不管下面的人过得好不好,哪怕你们吃不饱饭,也不能耽误高种姓的老爷们赚钱。
甚至就连越南、缅甸等国,得知大明进口粮食,也愿意跑来贸易。
海外粮食的进入,让江浙一些地方的百姓,不再种粮食,转而改稻为桑,使得丝绸出口的数量增加了不少。
再加上瑞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在北方渐渐的得到推广,就连粮价都降低了一些。
对于朱由校来说,这当然是好事,只要百姓有吃的,就不会想着造反。
只要大明稳定,一切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