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嘉七年(566年)。
八月三十日。
高丽大对卢高纥以木幔数百掩众军,避陈人矢石,督高丽兵二万余人,攻国原城西、北二墙。
又遣一军五千人轻装简行绕至城东,俟机攻城。
战至午时,陈军与高丽兵于国原西、北墙大交战,情甚危急,守将樊毅不得已,命东、南二墙守军尽援西北。
时国原城中,陈兵只九千余人,西、北墙上已聚六七千,其余守处甚空虚。
高丽兵于是得机,急攻东墙,陈兵力战不能却,高丽兵攀援而上者至数百人,城将破。
国原城,东墙。
“咻”“咻”
城楼上,金五郎连发二矢,将冲到近前两个高丽兵卒射倒。
那弩矢直贯敌人咽喉而入,角度极为刁钻,倏忽之间,便取走了这二人的性命。
秦牧将装好弩矢的弩机递给金五郎,眼见着楼侧城墙之上站立的高丽兵越来越多,他感到一股恐惧临身,他对金五郎丧气言道。
“五郎,未意你重得自由之身不过数日,你我兄弟二人便就要葬身于此地了。”
金五郎神色微动,只是手中动作仍是坚定,他抬弩又将一个正与陈军士卒厮杀的高丽兵射倒。
他回头看了眼秦牧。
三日前,他靠了守城的杀伤,同秦牧解了主奴之约,并与之约为了兄弟,改作了秦姓。
金五郎,不,现在应该叫他秦五郎了。
他现在成了将军樊毅最喜爱的亲兵,论地位,反倒要比他的这位“兄弟”,更高出不少了。
看着秦牧眼中的那份惶恐,秦五郎忆起了数年前,自己第一次被抓做奴仆时的经历,他只是宽慰道。
“樊将军已向城中集诸军,将军必有法,国原必能守之。”
“阿兄与我待援则可,唯勿丧气耳。”
言语间,他又向楼下射出一矢,这次,那弩矢却只擦着一个高丽兵的颈项而过。
他的心,也乱了。
“将军援军来!”
城楼上,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句。
众兵士回望,果然见到一团密集的人群拥着樊毅的旗号,往东门而来。
沮丧之情,一时皆去。
东墙上,原本不断退缩的战线,稳住了。
秦五郎眼尖,他比众兵士看得更清楚,那是樊将军领着铁人军卫队,携着至少二三千众的奴人在行进。
城中果然已经无兵可用了么?
秦五郎的目光在那群奴人的身上扫过,被那鲜明的衣甲兵杖吸引。
不,城中还有兵的!
我们,都是。
秦五郎忆起了自己为奴时的那份艰辛与苦楚。
他对秦牧坚定言道。
“阿兄,将军援兵已至。”
“我军必破高丽!”
言罢,他抬手发弩。
飞射的弩矢正中贼人颈项,入肉三分。
樊毅旗号。
已至门楼之下。
————
国原城,东门楼下。
守卫东门的小将闻见樊毅的开门军令,面露忧色言道。
“将军果要开城门与高丽兵决死?”
樊毅扫了眼东南面的城墙,突入其上的高丽兵,约莫已有四五百数。
他指了指左右的奴兵,言道。
“我身后新得三千锐士,人人皆敢死。”
“若令守墙,每交战不过十数人,久战不决,则我军夺气,不堪用矣。”
“必置兵于野,浪而战之,纵我之勇,自大破敌。”
“将军勿劝,但开门,观我破敌。”
那小将应诺,急为樊毅开城门。
樊毅手提巨斧,领卫队铁人军二百人居前,先出东门。
奴人军三千人在后,鱼贯涌出。
城外平野之上,将欲攀城的高丽兵望见陈兵大队出城,已见慌乱。
城中,城墙之上的高丽兵,更是有些进退失据。
樊毅在东门之外,望见聚众已至数百人,便登一小丘,同众奴军高声言道。
“我为诸君解奴籍,今日战胜,则诸君人人作主。”
“若败绩,则我与诸君皆为高丽奴仆耳。”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可郁郁而居人下?”
“但做一日主,岂不胜为奴千载乎!”
樊毅今日解籍的这批奴军,俱是做过自由人的,他们知道那东西的可贵。
是以,他们虽未加操练,但受这言语与左右群情一激,亦然成了极有勇气的战士。
夫战,勇气也!
见左右乱兵已至千人,樊毅举斧,大呼道。
“我为诸君先破贼,望诸君从我战!”
“取我马来!”
卫士分开人群,将一毛色乌赤的大马,引至这丘前。
樊毅跨马而上,纵马而走,他唤道。
“众军随我!”
亲卫铁人军先受其命,从而奔之。
这支铁人军的士卒,俱是来自于那支参与了合肥大战的岭南铁人军。
他们本隶属中军序列,负责宿卫建康,眼下这二百人的队伍,俱是陈伯宗亲嘱旨意,从原本二千余人的队伍中拣选而出的精锐。
他们尽皆全身铁铠,而原本装备的重锤,入平州后,则被樊毅换做了更有声势的大斧。
高丽兵多轻甲,一斧挥去,便即断为两截,用之战阵,骇人非常。
铁人军既发动,奴人军亦是在后景从。
他们身披较轻便的皮甲,手持枪、矛、刀、棍。
他们是奴人中的稍精壮者,都曾有过值得怀念的过往。
他们虽没受过战阵操练,甚至连枪矛也舞得凌乱。
但。
他们渴望着翻身。
他们渴望着做自己的主人。
他们不怕死。
他们追在铁人军后,瞠目大叫着,活似一尊尊凶神。
战阵之前。
樊毅一马当先,已然冲入高丽兵中。
这群进攻东城的高丽奇兵,身无坚甲,仓促之间,更是没能立起军阵。
“喝啊!”
樊毅一声大喝,巨斧挥出,已将高丽阵侧的一位队主,拦腰劈做了两截。
血洒满地。
左右预备结阵的高丽兵,慌乱难止。
“碰。”
樊毅身下大马一动,避过左面刺来的枪矛,他手中大斧的斧背,此刻已然将右面一个兵卒的头脑砸碎。
只见红白之物,飞溅盈野。
极骇人。
“杀!”
不少头脑发热的奴人军士卒,已然越过身披铁甲,行动迟缓的铁人军,冲到了高丽阵前。
这一刻,他们才是真正的铁人。
精神上。
无坚不摧的。
铁人。
赤日临野。
声浪喧天。
——————
天嘉七年八月三十日。
高丽大对卢高纥攻国原,使大军猛攻西、北,诱陈军,又遣奇兵攻东面。
至午时,高丽兵登东墙,国原将破。
将军樊毅,聚众军奴属于中城,解奴籍三千人,发给甲兵。
前时,樊毅已与众军相约,若国原不守,则解奴为兵,战后朝廷以二奴交易。
是时极危急,故樊毅解奴,众军无怨言。
樊毅于是领奴军出东门,自领卫士铁人二百为前锋,身纵匹马先冲敌阵。
高丽慌乱,结阵未成,樊毅持斧,斩碎二人,情极惊骇,高丽兵恐惧难止。
奴人军士气如虹,于野驰走,有若下山之虎。
高丽兵为之夺气,频将溃散,高丽将不能止。
铁人军又至阵,持斧斩人碎首如樊毅,高丽兵惊惧御之,不能伤其铁甲。
于是惊惧极甚,一刻之中,四千兵众尽崩溃。
守城官兵得此激励,皆拼死战,墙上高丽兵越墙投地死者以百数,余众三百人皆被斩。
未时。
樊毅追败军至北城,高纥望见东面烟尘起,又见已兵溃散至,以为陈人援军至,急令众军退还营寨。
城北高丽军亦见陈军追溃军,甚惊惧,弃木幔数十架而走。
北城之军于是开城门反击,杀伤亦甚众,高丽军殿后而溃者数千人。
至日暮,高丽众军独攻西城者全军还,攻北城之军万人,回营才得五千人,攻东城者五千人,更只数百人归营。
是日,将军樊毅点战绩,全军共获高丽兵首四千七百余级,至于高丽溃兵亡入山谷者,不可计数。
时国原与高丽兵数交战,士卒死伤亦重,除奴人军外,城中能战者不及八千。
樊毅嘉奴人军勇气,编其余众二千余人为一军,号为虎士军,更选城中悍勇者为其官长。
复命北城守将横野将军冯慎任其军主。
冯慎,平州刺史徐俭所亲,每有缴获,从无私取,必先分麾下,众奴人知其雅名,军心皆安。
于是,城中守卒,复得万人。
九月一日。
高纥以前番败绩,士气大失,难堪为战,又获报南路百济军败,百济王身死,平州刺史徐俭率军万人北援,心中怖骇难止。
然前日之败,他于军中,威望已然大损,若此时罢兵,待回平壤,兵权必为他人侵夺。
高纥恋权难舍,遂于军中立扶余神及高登神神位,日夜祈祷,又调护粮众军与渊氏军增援国原。
时汉城为高丽军粮道要冲,水陆必经之所,本置守军七千护之。
高纥调其兵众四千人入援,自是守军只三千人,其余各处亦如此。
九月三日。
高纥抽调人马,得账面援兵二万余,和国原城下兵众将近五万人。
时后军在途者多,高纥急,命众军以九月七日为期,会攻国原。
诸军受其迫,多弃辎重而行。
九月六日暮。
安东将军周罗睺率其众八千人,自汉城西南买召忽(今仁川)登陆。
九月七日。
高纥未知周罗睺军已至侧后,仍从原议攻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