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原本应该让大家伙吃得尽兴的全猪宴,却因为金知蝉的突然搅局,而起到了反效果。
在场的武将们,除了卫青之外,其他人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可其他那些文官们却有些食不甘味了。
张汤还倒罢了,可主父偃却觉得,他这次来到三仙女镇完完全全被一个小丫头片子比了下去。这让一个原本就极度自傲的男人如何能能够甘心呢?
于是,当众人携着修成君一家人返回长安城的当天夜里,主父偃就炮制出了那个流传后世的、非常着名的削弱诸刘姓国王和世袭诸侯们的政策——‘推恩令’。
主父偃之所以能够在大汉朝,在汉武帝时期这么出名,不单单是因为他说得那句‘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也要五鼎烹。’,正是因为他向汉武帝进呈的这个‘推恩令’政策,使得刘彻可以用比较温和的手段,来削弱地方势力的实力,让他们不再想淮南王和江都王那样,再具备反叛的实力。
这个政策,不单单对大汉王朝有借鉴的作用,如果后来的诸王朝能够严格按照大汉王朝的分封制度和推恩令相结合起来的话,根本就不会出现向曹魏和西晋那样,先是被大臣篡夺了皇帝的位置,接着有发生了八王之乱。
曹魏因为曹丕而极大削弱了曹姓宗室的权利,曹姓诸王如果囚徒一般被地方属官监视,司马父子反叛的时候,曹姓诸王别说阻止了,也许,在他们的心中反而会大大的松一口气。
至于西晋的八王之乱,更是荒唐,晋武帝司马炎选了一个二傻子当继承人,却把几个非常强势的司马氏诸王放到了腹心之地,这样的确是暂时防止了司马氏再次遭遇被大臣篡位的可能性,可是,却又造成了枝大于干,这个更为严重的局面。
不用问,当主父偃的‘推恩令’一上,刘彻立即大喜过望,而金知蝉在路上就把昨天进谏的内容形成的文字,与之想比,自然就要逊色的多了。
金知蝉得知此事之后,并不是太在意。反正,她的进谏的原意并不是跟主父偃争宠,只是不希望‘军功爵’这么好的制度,因为一点点钱粮而失去了其原本非常先进的意义。
再说,刘彻现在还没有能够看出金知蝉进谏内容中更深层次的意义。
也许,地方上的刘姓国王和诸侯们的实力在此时的确是过于强大,可是,真正一直在啃噬、腐蚀大汉根基的,却不在此,而是那些欲望无边、贪婪成性的皇亲国戚和地方上的土豪劣绅们。
文景之治,修养生息,的确是让大汉的百姓们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可是,于此同时,大汉的百姓们却并未因此而积攒下巨大的财富。在每一个百姓没有能够积攒下三年粮储的情况下,他们一旦遇到了天灾,依然还是要逃荒,或者等待着朝廷或者地方官府开仓赈灾。
从结果上可能,即便朝堂上坐的是个昏君,朝廷也一定会赈灾的。
只是,如果是在地方上发生的天灾,那么,朝廷的反应速度就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因此,整个大汉关外各郡县,如果发生旱灾,百姓们难以为继的时候,却只能看他们自己的运气,若是能够遇到有担当的地方官员,敢不事先得到朝廷的恩准,便立即打开地方官仓赈济灾民。
可是,敢这么做的官员毕竟只是极少数而已,不论如何时候,地方上的官员大多数都是因循守旧,不作为即好官的官员。
在金知蝉这个穿越者朴素的世界观中,无论各个王朝覆灭的原因是什么,除了秦朝、隋朝和西晋之外任何王朝的更迭,全都是一次土地所有权再分配的过程。
新兴地主取代旧王朝的地主掌握整个国家,建立新的王朝。就算是元朝覆灭南宋,也是如此,只不过,那些蒙古贵族非常没有常识的,居然想把所有耕地都变成养马场,结果,就是,元朝在中原统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被赶走了。
因此,金知蝉的建议,不单单是要抑制兼并那么简单,而是彻底改变整个关中地区,甚至是中原地区的耕地所有权归属问题,让这些地方的耕地再一次重新回到百姓的手中,与此同时,朝廷也就不会因为土地集中在大量不需要缴纳赋税的贵族手中,而失去了税源。
这些东西,金知蝉明白,那是因为,她有着其他人没有的几千人整个人类的集体智慧。而其他人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能够看得如此深远。
不过,最先被推行的举措,或者说是新政,并不是主父偃的‘推恩令’,而是经过修改的刘彻贩卖民爵的措施。
‘推恩令’削弱地方势力的实力,却不能强行推行,而需要契机,如果那个刘姓国王现在死了,刘彻就立即可以将他的封国分成几份,分给他的儿子们。
软刀子割肉,最先开始,就是要让目标感觉不到痛。
就在看完金知蝉所上的书简之后,刘彻立即亲自手拟了一道圣旨。
圣旨在当天就被发布了出去,消息一经传出,就立即震动了整个长安城。
圣旨上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从现在开始,再一次大幅度限制商人的地位以及他们手中的不动产财富。
这里面不仅仅只包括商人手中的耕地,还包括商人们说居住的宅院,尤其是他们在长安城的宅院。凡是逾制的,要么在官府的监督下,拆除逾制的部分,要么就由官府以低于市价一成的价格,将其宅院买下来。
而与此同时,刘彻的这个限令,并不是一竿子把所有的商人彻底打死,贩卖四等民爵,在这个时候,也就相当于是给这些商人留了一线。
他们所买到的民爵越高,手中能够保留的耕地和宅院面积也就越大,比如是,最低等的民爵‘公士’,就只能保有两顷的耕地和相对应面积的宅院。以此类推,到了民爵最高等‘不更’,就能保有五顷耕地和相应的田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