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东汉初平三年,董卓筑坞于郿。
其坞高厚七丈,遥望长安城,号为万岁坞,世称郿坞。
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
卓自云:“若事成,雄据天下;若不成,守此坞足以终老。”
后卓败,坞毁。】
……
此时的楣坞并未毁去。
一望无际的建筑群气势雄浑。
内外来往走动频繁的士兵身影暴露了楣坞此刻的不平静。
楣坞占地极广,说是一坞,实则为一城。
此时的内城相府内庭中。
张辽、高顺、陈宫各占一方落座。
为首那装饰华丽的宝座空无一人。
这原本是董卓的宝座,其后又归属于吕布。
到了此时,已无人愿坐。
内庭之中。
一片寂静。
仆人皆已被打发的远远的,无法靠近。
庭中三人面色皆沉寂,默然不语。
许久过去后。
张辽抬起头,望向陈宫的方向,率先打破了沉默:“公台,你方才所言之策,可有把握?”
“定有把握!”
见到张辽开口,陈宫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连忙说道:
“文远,事已至此,并州军已败,主公多半已死于长安天牢之中,楣坞粮草虽足,但无险可守,不日长安天兵将至,而我军士气低迷,如何可挡?”
顿了一顿。
陈宫望向脸色阴沉的可怕的高顺,一并劝道:
“高将军,曹操此人想必你也是知道的,昔日董卓为相时,他曾借献刀之时意图谋刺,事败后逃遁远去,如今正在兖州招兵买马,广纳贤才,风头正盛,若高将军与文远领兵去投,正是雪中送炭,两位将军必受曹操赏识与重用也!”
“嗯,公台此言不无道理,伯平你觉得呢?”
张辽听完陈宫所言后,并未马上表态,而是将目光望向了高顺,询问道。
高顺并未回答,只是本就紧皱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高将军,该做决定了啊,高将军亦是知兵之人,须知兵贵神速,若不早做决断,恐有身陷重围之危啊!”
见高顺皱眉不语,陈宫站起身来,加重语气劝道。
“走走走!方撤回楣坞不过数日,你就一直说要走,连退路都想好了,兖州曹操,呵呵,不知此事盘桓在陈军师心中多久了?”
高顺瞥了一眼陈宫,冷哼道:“若是陈军师为主公出谋划策时能有这份心思,恐怕也不至于有并州军今日之困局了吧!”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宫脸色一变。
“伯平,此言过重了,公台又何尝不想主公入长安呢。”
张辽也在旁解围。
“什么意思?我就是这个意思!投奔曹操?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不去!”
高顺无视了张辽眼神的制止之意,霍然起身,决然道:“我陷阵营将士,从无贪生畏死之人,此番回坞整顿军马后,我必率领陷阵营将士反攻长安,救回主公!”
“若事不成呢?”
张辽追问。
“若事不成,我亦当战死沙场,与主公共同赴死,决不独活!”
高顺言罢,侧目望向张辽说道:“文远,我已言尽于此,是与我同行还是远行兖州,你自己考虑吧。”
说完这句话后。
高顺大踏步走出内庭,看也没看脸色铁青的陈宫一眼。
“高将军怎能如此?”
高顺走后。
陈宫面露不悦,低声道:“大敌当前,不思团结一心,却在这发什么臭脾气!”
“哎……罢了。”
张辽抬了抬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所有的话,化作了一声长叹。
……
“陛下,前方二十里处就是楣坞了!”
行军数日。
刘协慢悠悠的亲征部队总算到了楣坞地界。
“徐将军已接到陛下旨意,正在来中军向陛下复命。”
禁军副统领陈熙站在刘协身旁,低声禀告道。
“嗯,不错,下去吧。”
刘协摆了摆手,让这位禁军副统领退下了。
楣坞和长安城距离并不远。
之所以花了几天的时间。
实在是因为刘协等人走的实在是太慢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
相较于出征而言,反倒是更像春游、狩猎之戏。
在得知徐荣等长安军在听闻自己御驾亲征后,已全面停止了攻势。
刘协的心情还是相当不错的。
举凡手握军队的将领。
若是有战功在身,往往会不自觉骄纵起来。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任人唯亲,不遵皇命等行为常有发生。
如今楣坞眼看就是一块长安军嘴边的肥美肉片。
徐荣能在他的一道旨意下收束军队,停止进攻。
对于这一点。
刘协非常满意。
这一方面说明了徐荣对他这个天子还是极为认可的。
并没有被战功蒙蔽双眼。
另一方面。
也说明了徐荣对部下将士的控制力还是足够强的。
否则要是换了一个不堪大用的将领。
说不定即便主将不想攻。
那些立功心切、急需战功的部将也会擅自行动,不顾大局!
而最让刘协感到高兴的是。
长安军没有发动进攻。
那么楣坞就有和平拿下的机会。
坞中堆积成山的粮草、数之不尽的财宝。
对于因为两场战争将宫中内库都翻了个底朝天的刘协来说。
将是极大的补充。
最重要的是……
天下第一美人!
貂蝉!
目下就在楣坞之中!
“到底是怎样倾国倾城之容貌,才能凭借一弱女子之身躯,搅动汉末风云,直接影响了天下大势,王朝兴衰呢?”
徐荣求见的禀告声传来时。
刘协坐在帐中,正想着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