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旧臣
张远让语气中满是愤怒,看着徐逸手上的霸王枪,作为前朝兵部尚书的子嗣。
他曾经有幸见过此物一次,那时候他虽然年幼,但也是自小气力出众之辈。
还曾经想过以后要让陛下将这神器赏赐给自己,用以冲锋陷阵保家卫国。
可惜的是,大汉没能等到他长大就已经覆灭。
如今再次见到霸王枪,往事涌上心头,张远让怒火重然。
竟用我大汉神器,帮着蛮人对付汉人,你小子罪该万死!
感受着张远让突如其来的怒火,徐逸虽然有些不解,但听到对方说出霸王枪的名字,也不由得心惊。
这老者怎么会知道此物?
莫非!
架住张远让全力一击,徐逸将其震退冷声道:“我名徐逸,你如何知道霸王枪的?”
“徐……徐逸?”
张远让愣了一下,紧接着有些难以置信:“你姓徐?”
“不错。”
张远让一瞬间变得无比激动,浑身颤抖着:“徐……徐文是你什么人?”
徐逸的心也剧烈跳起来:“你见过我父亲?”
记忆之中,那是个温文尔雅的青年男子,但徐逸也只有这一个印象。
“父亲……徐文殿下是你的父亲!”
张远让重复了几句,哈哈一笑:“苍天有眼啊!苍天有眼啊!”
“老人家你?”
徐逸话还没说完,就见前方老者直接扔掉了手中的双锤,双膝猛然跪地头皮紧贴着泥地:“臣张远让,见过徐逸殿下!”
徐逸瞬间大惊:“你!你是汉臣!”
老人的声音铿锵有力:“臣致死都是汉臣!”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徐逸连忙上前去将张远让搀扶起来。
满头雪白的老人虎目噙泪,紧紧拉着徐逸的手:“殿下您受苦了啊!好在苍天有眼终于是让我大汉皇族留有血脉存世!”
看着张远让的泪花,徐逸只感觉到鼻尖有些酸,前朝终究还是有人惦念着的。
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单打独斗!
深吸了一口气,徐逸忙道:“张老,您先和我说说,你们为何会在峡天关落草为寇。”
张远让唏嘘一声,先前还在打生打死的两人,来到山脚旁。
听着对方讲述峡天关是怎么来的,徐逸内心震惊万分,看着张远让一时间百感交集。
六十年前国破之际,面前的老人还是个小孩。
即便如此依旧跟着家中仆人来到这峡山,守住这一寸大汉疆土,六十年间初心不改,所思所想都是复国!
这是怎样的一种强大信念!
拉着徐逸的手,张远让的目光一直看着徐逸:“十多年前,徐文殿下来过峡山一次,帮助老臣等人打退了几次青州军的进攻。”
“当时老臣本想劝殿下留在峡山,可殿下说只有峡山一块地方,要复国终究无望。需要去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才有可能推翻那天杀的蛮子。”
“可殿下这一走就是十多年,音讯全无,老臣期间不断派人打探消息,却都是泥牛入海。”
“如今好了,想不到殿下你来了,知道徐家后人还在老臣也就放心了,殿下这些年一定过得很苦吧?”
徐逸轻轻摇了摇头:“你们才是真的辛苦了。”
张远让不禁老泪纵横,他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但也怕最后就只是他还在坚守。
这会听见徐逸的话,顿时就明白了,自己这些年的坚守没有白费!
徐家的人没有放弃复国的信念。
徐逸也没有隐瞒,说起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听说是当初的伴读太监王宁将徐逸抚养长大的。
张远让百感交集:“当初国破,多少有权有势的人投降蛮子,不曾想宦官也有如此气节,最终保存大汉香火!”
“人不可貌相嘛。”徐逸笑了笑。
张远让也笑了一声:“知道殿下没有放弃复国,老臣这些年的心血就没有白费。”
想了想张远让突然皱眉道:“可是殿下,如今您委身在蛮人身边效力,那蛮人不会识破您的身份吧?”
“纳兰青锋此女不简单,所以我这段时间也是小心行事,这家伙招揽我的目的,应该就是峡天关。”
徐逸想了想,冷哼一声:“好在张老您认出了霸王枪,否则我徐逸将铸成大错,张老您的兵器借我用一下。”
看徐逸提起梅花锤朝自己胸口砸去,张远让心里一惊连忙伸手抓住了锤把:“殿下你这是为何?”
徐逸笑了一声,不在意道:“只要我受伤了,就没办法继续攻打峡山了,没有我,除非他纳兰青锋带着整个青州军将峡山围困,否则要打下峡天关难如登天。”
“不行不行,怎能让您伤害自己。”张远让一把夺过了锤子。
徐逸皱眉:“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那也不行!”
张远让吹胡子瞪眼道:“殿下金枝玉叶岂能因此受损。”
徐逸哭笑不得:“还金枝玉叶的,等到咱们光复大汉之后再说吧。”
“您让老臣好好想想。”
看着徐逸,张远让沉眉片刻之后,才道:“不破峡山,纳兰青锋这家伙是不会信任殿下你的,这样的话待在她身边一天,殿下你终究不安全。”
“话是这么说,张老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会小心行事的。”
张远让笑了笑:“殿下,您在这稍等老臣片刻可否?”
“您要做什么?”
张远让:“老臣要回山寨和众人商议一下,请殿下稍等。”
徐逸虽然疑惑,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提着双锤起身,张远让走了几步之后回头,轻声道:“殿下,大汉一定还有光复的那一天的对吧?”
徐逸笑道:“这是自然!就算我们做不到,我的后辈子孙也会继续做,直到将蛮人全部驱逐,复我大汉河山!”
张远让咧嘴一笑:“那就好。”
汉水河对岸。
纳兰青锋看着逃回来的残兵,向来平静的瞳孔也不由得浮现一抹担忧之色。
距离太远,她这会儿也无法得知峡山那边究竟如何了。
但从士兵汇报吉木身亡,逃回来的人不足七百来看,战况显然有些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