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余醒过来的时候看到了余霞那张焦急的脸。
看到苏有余苏醒,余霞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然后猛地跑开了:“大夫,大夫,人醒了!”
有医生过来对苏有余进行了检查道:“已经没事了,毒素都已经排干净了。”
苏有余这才知道自己中毒了,也就是自己身体素质强悍,否则指不定会如何呢?
“我这是在哪里?”苏有余问道。
“在四九城医院!”余霞说道。
“哦,回四九城了?”苏有余有些恍然,难怪这里的装饰有些熟悉。
就在这时房门打开,聂市长率先走了进来。
“市长?”苏有余惊讶。
聂市长连忙制止了苏有余的动作道:“小苏同志不要动,不要动,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苏有余道:“不就是抓住了几个敌特吗?算的上什么功劳,当然组织要给我奖赏的话还是多多益善的。”
聂市长哈哈大笑。
“你这次抓住的几个敌特可不是简单的敌特,是埋伏了数年的敌特了,我们顺藤摸瓜可是捣毁了一个敌特组织,为我们挽回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啊。”
苏有余道:“哟,还有这事,这是拔出萝卜带出泥了啊!”
聂市长道:“不错,还是大泥巴啊。”
这时旁边的一个领导道:“你的大棚计划也步入了正轨,相信不久后就能有收获了,有余啊,你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聂市长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
苏有余道:“那我可不可以多请几天假,休息休息?”
聂市长哈哈大笑道:“这个我可不做主,我可没有权力给你安排假期,不过你的职务很可能有所调整,等到新的结果出来之前,你可以一直休息了。”
苏有余道:“那感情好!”
后来才知道,鉴于苏有余任职期间的优秀表现,组织决定给予苏有余更重要的位置,打算将他调动到四九城了。
也难怪刚才聂市长说自己没有权力给苏有余批准假期了,因为苏有余的领导层已经不在他那个层面上了。
至于具体让苏有余负责什么还没有确定,但是大概率是负责经济方面的事情,因为这方面的人才急缺,上面也是看到了苏有余这方面的天赋有意提拔。
不过在此期间苏有余可以带薪休假了。
送走了聂市长等人后,工业部的,军方的人也都来看望苏有余了。
当然也少不了轧钢厂的那些人。
最后四合院的三大爷和傻柱等人也来了。
看着略显虚弱的苏有余,一同跟过来的于莉,李月,还有林若男三女眼眶一红差点落下泪来。
好在有余霞提醒,否则几个有夫之妇对他一个外人落泪算是怎么回事?
现在照顾苏有余的当然是秦淮如了。
只有到了晚上的时候张怡才会过来,这一点是众女都不如秦淮如的地方。
秦淮如现在什么也不干了,就是一心一意的照顾苏有余。
连徐慧真坐月子也顾不上了,当然徐慧真那里还有粱拉娣照顾。
苏有余感觉自己如果不出院就就会被秦淮如养成猪了。
出院后他没有去四合院,而是去了母亲的院子。
“现在感觉怎么样了?”苏翠翠问道。
苏有余拍了拍胸口:“妈,我早就没事了,毒素排干净就好了,只是医院的人不想我那么快出院。”
苏翠翠闻言脸上的担忧之色稍减。
看到母亲的表情,苏有余有些自责,安慰道:“妈,以后你就放心吧,组织决定将我的职务进行调动,以后绝对没有这么危险的事情了。”
安慰好自己的母亲,苏有余去看了看自己早些天在这里准备的粮仓。
看到粮食不少也就放心了,这些东西怎么也能坚持很长时间了。
他这次还专门去四川弄了一些腊肉回来,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能坚持几个月的时间不坏掉。
如果储存得当,能够存放更久,可惜条件不允许。
希望自己的大棚技术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不至于再去吃大锅饭。
一晃就过去了两个月的时间。
第一批大棚栽种的西红柿成熟了。
随着西红柿的量产,蘑菇,菠菜,芹菜,等作物相继种植出来。
水果有西瓜,甜瓜等。
这些大大解决了粮荒的问题。
不仅如此,大棚技术还解决了一部分的取暖问题,这可都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
而苏有余也得到了上面的极力嘉奖,这可是解决了国家的重大难题了。
本以为可以安安静静的生活一段时间了。
就在苏有余看到了第一张大字报的时候他沉默了。
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还是出现了。
这个时候连几位开国元勋都无法幸免更何况他这个不算高的小人物了。
他必须做出决定,保全自己的亲人。
苏有余想了想直接联系了上级领导,愿意下放地方,主持全面工作。
这是宁要凤头不要鸡尾了。
只有一把手才有机会拉拢一批自己人保全自己。
鉴于苏有余曾经在弥云待过一段时间,上面决定干脆决定让苏有余担任副市长,在聂市长手下工作。
有了权就好办事了。
苏有余什么也没有干,就主抓报社等媒体工作,他要掌控文革期间的话语权。
绝对不能让别人乱扣帽子。
比如对教育影响最大的黄帅事件,一个学生因为厌恶学习对老师进行批判,写了一篇举报信。
里面引用了大量的煽动性从词语,例如划清界限,压制民主,甚至称师道尊严是旧的教育制度,学生是奴隶。
这份举报信被人利用成了反潮流的典型,给教育工作带来了致命的影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聂市长对于苏有余上来后主管报社工作颇为不理解,觉得他应该去做更加重要的事情。
苏有余不以为然,现下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了。
找到报社社长,苏有余指令他们必须发一篇关于尊师重道的文章,要说明这是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不是封建糟粕。
苏有余道:“这一点一定要引用老人家的语言,这点至关重要,写好了拿给我审阅!”
一个副市长亲自坐镇报社,这些人还不是连轴转。
很快一篇洋洋洒洒的关于尊师重道的文章就出现了。
开篇就引用了老人家有关这方面的语录,即便不是现在也得是。
因为苏有余清楚的知道,整个风暴期间,那些家伙什么都反对,但是唯独没有反对过老人家,这是他的保命法宝。
“唉,能救下来多少教育工作者就看这份报纸的影响了。”苏有余感叹。
就在苏有余的这篇文章发出去后,四九城,海定区第一小学五年级二班的黄帅同学开始书写那篇引起腥风血雨的举报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