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既恼火又尴尬:“你到底想干什么,还不让开!”
秦峰轻轻拨开雷铭的手,冷冷地说:“我刚才没理你是看在顾老的面子上。”
“就凭你那点本事,也敢在我面前张狂。”
“真要我揭穿你的底细吗?”
雷铭的脸色骤变,愤怒地说道:“你竟敢质疑我的医术是粗浅不精?”
秦峰毫不客气地回应:“若非粗浅不精,怎会误诊陆大哥的病情?”
“若不是我今日在此,陆大哥恐怕已被你的治疗方法害惨了!”此言一出,周围的人无不震惊。
谁也没想到,雷铭竟然会有诊断失误的时候。
陆尊也显得十分意外,他皱眉瞥了一眼雷铭,但没有开口说什么。
“你怎么能这样污蔑我,我怎么会诊断错误?”
雷铭激动地说:“陆大哥的病,是因为旧伤未愈,长期积累所致。”
“病症已经从背部扩散到腰部,所以才会出现腰痛的症状。”
雷铭快速解释道:“虽然病情复杂,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小菜一碟。只需五次针灸配合草药调理,一周内就能痊愈。”
“今天正是第四次针灸,之后陆大哥的身体就会恢复大半。”
秦峰看了看陆尊背部的针孔,笑道:“太乙针法何时成了你的独门绝技?”
雷铭脸色剧变:“你怎么知道我用的是太乙针法?”
秦峰平静地回答:“这没什么特别,一般的医生都能辨认出来。”
雷铭一时语塞,接着说:“就算你能辨认出来又怎样,太乙针法可是高级针法,你能做到吗?”
秦峰严肃地说:“我不是在讨论针法,而是在指出你的诊断有误。”
“现在我告诉你,你的诊断不仅不对,而且错得离谱!”
雷铭被说得无言以对,脸涨得通红:“你……拿出证据来!”
秦峰叹了口气说:“既然如此,就让我证明给你看。”
他对陆尊说:“陆大哥,我要开始施针了,如果感到不适,请务必忍耐直到我允许。”
陆尊显然对秦峰深信不疑,立即点头同意。
秦峰让助手准备了一个盆子放在床边,然后取出十根银针,一边下针一边解释:“陆大哥后背的伤并不影响筋骨,因此你的诊断完全错误。”
“这些伤口并非因旧伤累积,而是中了毒。”秦峰继续说道。
听到中毒二字,不仅是雷铭,整个天医馆的人都惊愕不已。
他们已经观察陆尊的病情多日,从未怀疑过他是中毒。
秦峰的话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撼。
陆尊躺在床上,当秦峰提到“中毒”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冷汗从额头渗出,眼中满是恐惧,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
这一切变化,正在为陆尊施针的秦峰都看在眼里,但他误以为这只是因为针刺引起的正常反应,并未多想。
“你说什么?中毒?这怎么可能!”
雷铭听闻此言,立刻表现出极大的怀疑:
“我已经连续四天检查过陆大哥的身体,连我这样的医典十六针医生都没发现他中毒,你确定不是搞错了?”
秦峰轻蔑地哼了一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井底之蛙自然看不见广阔的天空。”
雷铭的脸色阴沉下来:“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很简单。”
秦峰解释道:“陆大哥中的毒非常特殊,非得有医典二十针以上的水平才能察觉。你只有十六针的修为,看不到也是情理之中。”
就在雷铭准备反驳时,他注意到秦峰已经完成了施针。
虽然速度惊人,但雷铭本能地认为快速往往意味着质量不高。
然而,当他看向陆尊的背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愣住了——那些看似随意散落的银针,在他眼中却是无比精妙。
“这……这是二十五针的歪针?”
雷铭的声音有些颤抖:“它能清除一切毒素!”
秦峰对雷铭的反应感到一丝意外,显然对方对医学有着深厚的理解。
“你认出了歪针的功效,确实它可以清血化热,对抗毒素,但它并非万能。”
“不可能。”
雷铭紧盯着陆尊的背部,仿佛那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十枚歪针,可除万毒。我对歪针相当了解,现在我正在学习这套技法,不过以我的境界,只能勉强施展两针。”
秦峰微笑着摇了摇头:“凡事都有例外,歪针对付简单毒素还可以,但对于更复杂的毒,还有更高级的解毒针法,比如‘清针’。”
听到“清针”二字,不仅是雷铭,就连其他医生也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唯有雷铭再次激动起来:“你说的是三十五针的清针?那可是连许多名医都无法掌握的绝技!你能做到?”
秦峰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看着雷铭,似乎在思考是否要透露更多秘密。
秦峰没有直接回应,而是说:“治病如同作战,得精准打击,不能小题大做,否则适得其反。”
雷铭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明白秦峰的态度意味着什么。
想到这里,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
能施展医典中三十五针难度的技法,这是何等的技艺?
要知道,成为“大医”的标准也不过是掌握三十针罢了!
这意味着秦峰已经达到了‘大医’的水平。
回忆起顾远智早前的暗示,雷铭毫不犹豫地跪下,声音带着明显的激动与悔意:
“秦大师,我错了,刚才的态度实在不当,请您原谅我的鲁莽无知。”
在场的人对这一幕感到十分意外,他们没想到秦峰只是展示了针法,还没开始治疗陆尊,就能让雷铭态度彻底转变。
顾甜心好奇地问:“雷铭,你不是说秦峰名不副实,还坚信自己的诊断吗?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
雷铭满脸羞愧地回答:“甜心姐,是我错了,秦大师说得对,我见识短浅。”
当看到秦峰落下的针,雷铭立刻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判断大错特错。
一个能够运用二十五针以上技法的人,甚至可能已经是大医级别,怎么会徒有虚名呢?
承认错误不仅是勇气的表现,也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