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门就看到赵冬梅喜欢的那座花坛,郁郁葱葱。
东西四大间套房,窗明地静,红檐雕花古色古香。房间内设独立卫生间,卫浴马桶全是进口货。
聋老头带着众人边看边介绍:“地下全打通铺了小水管道和暖气管,师傅说用十年二十年没问题。前院家具没买,这个看你们意思。”
原先胡乱搭建的垂花门重新垒砌,两棵枝繁叶茂的石榴树分立两旁,硕大红色果实挂在枝头,看上去非常喜庆。
大青石砖通铺地面,犹如镜面泛着亮光。
郭向北问:“师父怎么没恢复前跨院?”
聋老头笑道:“我和建房子的师傅商量了一下,前跨院太繁琐,要占用前院地方,也没多大用。时代不同了,你们年轻人估计也不喜欢,就没修前跨院。”
赵冬梅端详着新花坛盛开的朵朵繁花,不住点头:“十月开花,好兆头啊。石榴树多子多福,董老还您有心了。”
“呵呵呵,这得谢谢小黄,他帮了大忙,石榴树也是他从别处弄来的,整个院子栽了十颗石榴树,十全十美。”
“小黄?您说的是黄四吧?”郭向北想了一下猜到是黄四,他认识的人来也就黄四这个八旗子弟有这门道。
“是他。”聋老头点点头:“小黄别看是八旗出身,身上没其他八旗后代那些毛病,对四合院建筑有研究,精通文玩古董老物件,这次修院子他着实帮了不小忙。”
说曹操曹操就到,聋老头刚说完,黄四满脸堆笑从大门外跨了进来。
“刚溜达到这边,听钓鱼的老蔡说看到你们一大家子进了这院子,我一想准是来看房子!赵干部、郭科长好!各位好!
老爷子,我好像听到您说夸我呢,这可不敢当啊。”
聋老头哈哈笑道:“做得好就该夸。你来的正好,给大家讲讲这院子情况。”
黄四抱拳向着一众人打过招呼,客气道:“不敢拿大,我也就懂点皮毛。既然老爷子让说那我急说说,说的不对还请见笑。”
赵冬梅心情很好,笑呵呵:“后海这一片谁不知道你黄四爷博学多艺,快说吧我们都听着呢。”
“哎哟不敢,您叫我黄四就行。那我就说说。”黄四再次客气抱拳,然后开始讲了起来:
“这四合院说起来历史可就长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并在宋代初步形成规模,最终在明清时期完善,成为咱四九城最具特色的居住形式?。
这是一种典型的内院式住宅,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形成一个院子。
不过您家这四合院没有倒坐房,以前的倒坐房都是给下人住的,墙高窗小潮湿阴暗。咱们现在是新社会,人人平等,没有了更好。前院东西三九、南边四九......”
黄四的讲解非常有意思,大家一边听着一边随他穿过垂花门进入中院。
瞬间,就像进入古代后花园般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宽绰明朗,荷花池莲叶丛丛浮在清澈水面上,各种造型石刻落在中间一座假山周围,被朱红色抄手游廊环绕。
原先被烧毁的正房位置,一栋古色古香飞檐琉瓦的二层建筑拔地而起,周围绿树红果点缀,美的让人舍不得挪开目光。
李卫倩两眼冒光:“这太漂亮了,就像花园一样。不,比花园好看,像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李卫倩抱着孩子用胳膊碰了她一下笑道:“别乱说,什么大观园,这是咱们家。”
“对对对,这是咱家。”赵冬梅目光热情,她太喜欢这个环境了。
“师父,这地板砖换了?”凌友芳蹲下身,摸了摸地上带着各种纹路的青黑色地砖问道。
聋老头笑着没说话,看了眼黄四。
黄四立即解释:“确实换了,以前的地砖和老爷子图纸上的不一样,我就寻摸了一圈,好不容易在东城那边一栋老宅子里找到一样的,花了点钱两边互相换了。”
郭向北回头看了下前院,两种地砖颜色虽然一样,但明显脚底下这种带花纹的更好。
于是道:“怎么没把前院一块换了?”
黄四苦笑:“郭科长,这可不是普通的地砖,您看这花纹规格,放以前只有王府才有资格铺,就这些都费老劲了!”
郭向北诧异:“那你这不会是从哪个王府弄来的吧?”
黄四连忙点头,凑他身边小声:“孚王府。”
“哦。”郭向北笑了笑没再说话,心里却对黄四这手段暗暗佩服,能从孚王府弄来这么多地砖真不简单。
“这四合院布局,简单说就是四个字,宽、绰、疏、朗,院子越大越明显,这座院子就非常典型了,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到。
“这种布局使得四合院在通风采光和居住便利性上具有独特优势。加上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连接,起居十分方便。”
“以中院庭院为基础,分为前、中、后三进院子。整体布局以中轴线为基础,左右对称,体现了传统建筑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轴线上的大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连接了前、中、后三进院子。”
........
赵冬梅住的跨越完全按照郭向北的想法被改造成二层的建筑,整体看来也是古建筑,八根仿古立柱顶着上方一个单色玻璃房,这是游泳池,从外面看不到里面。
上下之间悬空,以雕花栏杆隔开,这是为了防止上方游泳池渗透下面建筑。
下面三间大房子,目前基本上都是空的。音影娱乐设备那些东西需要后期购置安装。
一听上面是游泳池,李卫倩拉着凌友芳蹬蹬蹬跑了上去。郭向北上去看了一下,长十二米宽八米,通铺瓷砖,目前空荡荡一滴水都没有。
李卫倩失望问:“怎么没放水呀?”
黄四笑道:“之前测试的时候放过水,水脏后已经排干了,这上面清理的非常干净,等你们搬进来随时可以放水。而且,你们看,旁边就是锅炉房,池子里用热水很方便。”
众人透过玻璃,看到一根烟筒竖在七八米外,果然是个独立锅炉房。
郭向北点头:“这个院子以后基本不住人了,锅炉房放这里正合适。”
这个年代能修成这样已经出乎他意料,先用着吧,不喜欢了等以后再翻新。
赵冬梅叹了口气,这本来是她住的院子,这么一改真没法住人了。
谁也不愿意住的房间上面顶着那么一大池子水,就是可惜她那些花了。
出了跨院,一众人直奔荷花池,发现荷花池里有几十尾大鱼悠然摆尾。
“竟然还有鱼,彩色的鲤鱼!”陶美珊指着鱼儿惊讶出声。
这宅子前一段时她其实已经进来看过,所以没有那么震惊。但心里还是非常羡慕,也暗暗佩服两个女儿的眼光,找了郭向北这么一个大财主......
黄四道:“红黄蓝白、紫黑绿粉,八色锦鲤,福气满满各有寓意......”
赵冬梅和陶美珊抱着孩子,穿过抄手游廊,就看到正房门口两边出现两个直径接近一米硕大彩碗,里面飘着碧绿水草,下面又有鱼儿在游动。
“这是光绪年间烧的仿明青花云龙五彩盌,难得的老物件,当摆件浪费,就拿来养鱼了。你们要是不喜欢可以摆我那院子里。”
听聋老头这么说李卫红忙道:“喜欢喜欢,多喜庆啊。”
郭向北问黄四:“真东西?”
黄四连连点头:“真真的好东西,下面还有内务府底款呢。”
一行人来到正房前,红窗绿瓦雕窗透亮煞是漂亮,偌大一溜房间只有一个正门。
西边有两间房子,一间厨房一间餐厅,厨房两个灶台,一个冰箱一个冰柜;餐厅比厨房稍大,一张大圆桌,上面有转盘,坐十几个人都非常宽敞。
进了正门是个大客厅,后方有楼梯扶手通往二楼。两边各有一个门,里面是两个大套间。全是带卫生间的套房。里面家具齐全,一间间里摆放都是古色古香的老物件,床桌凳椅,还有书桌和书架。另一间里面的床竟然是一架拔步床,几乎占了三分之面积,堪称房中有房。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黄四滔滔不绝讲解,李卫倩突然眼珠子一转,拉着凌友芳上了二楼。
聋老头对着黄四摆摆手:“算了,这里是主人房就不必说了,我和小黄去后院转转。向北你们自个看吧,这栋房子除了外面,里面的东西都是卫倩和友芳两个丫头弄的。”
郭向北笑着陪赵冬梅和陶美珊上楼。
从外面看二楼像是阁楼,其实不然,二楼才是真正的主人房,只有两间半。
这两间卧房非常大,不但有进口卫浴还有两个大衣帽间。全落地玻璃,光线非常好,楼下景色尽收眼底,连前院都能看见。
进了主卧连郭向北都惊了。
一应进口货!
所有家具两个房子几乎和青衣岛家里的一模一样!
就东边房子多了一张婴儿床。
郭向北一想就明白怎么回事了,一视同仁嘛。
他笑着对李卫红挤眉弄眼,李卫红撇撇嘴偷偷发笑。
赵冬梅这里摸摸哪里看看,好不稀奇:“哎呀,这些家具可真好看。这卫生间好大,太干净了,连浴缸都有.....”
比起赵冬梅来,陶美珊嘴都合不拢了。
前一段时李卫倩带她来的时候这里还没有这些东西,这才多久就多了这么多,全是她没见过的!
“妈,你们觉得怎么样?要不要把下面两间也给你们换成跟上面一样的。”
李卫倩拉着赵冬梅手问道。
赵冬梅连忙拒绝:“这都是你们年轻人喜欢的,我不要。”她自然是明白这丫头的意思,下面两间就是给她和亲家准备的。
陶美珊也摇头,她是喜欢,但不合适,一看就不便宜。再说她又不可能常住这里。
下楼转过拐角又是个垂花门,过了垂花门就是后院。
这个宅子原本就是四进,正房被烧后,连后院墙都拆了,现在都恢复了。
后院不大,只有前院三分之二,东西各两间房子,墙角不知从哪里移植来许多藤蔓,还有个八角亭子,里面现在空着。
空间倒是很大,之前在聋老头院子里的石锁、石杠、石桩等等都搬来这里。
“向北,除了荷花池旁,这地方以后当你练功地方也不错。”
郭向北点点头:“确实不错,完了紫铜兵器架放在亭子里,避免风吹雨淋。对了师父,咱们这后院挨着的宅子是谁家的?有没有可能买过来。”
他们后院也是一栋大宅子,但是住着的人不少,应该是大杂院。
“以前是个做生意的,姓娄,公私合营后跑了,现在不知道啥情况。”聋老头说完看向黄四,
黄四忙道:“我打听过了,主家确实姓娄,生意做的不小。跑了后房子被管委会收了,现在住着三十多户,一半纺织厂工人,一半体校老师。想要买必须先和这两个单位协商,现在房子紧缺的很,不太好弄。”
赵冬梅摇头:“隔壁宅子情况我知道,和黄师傅说的一样。但是情况更复杂,还是算了吧。”
郭向北笑了笑,看来聋老头和赵冬梅都起过买隔壁宅子的心思,目前看了行不通,那就后面在看吧。
这宅子东边是条巷子没法扩,西边是东西朝向好几个小院子挤在一块,人住的密集,也不好弄。
就剩下聋老头的跨院没看了,一众人走到跨院前,郭向北发现以前安装的门拆了。
进了聋老头的跨越天色已经开始变暗,绿树点缀的小院有点幽暗。
黄四笑着跑进去开了灯,瞬间,雕檐树荫被灯光倒映,一座幽静一方自成天地的小院有了人间烟火气。 赵冬梅的眼睛亮了。
这座跨院原本是南边对称六间厢房,却在东边新修了两间房,变成了一个小四合院。
环境优雅,清净,既漂亮又接地气,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都进来看看。”
聋老头笑呵呵把大家带进房间。
这是他原先住的北厢房,三间房子全部打通,最东边是卧室,其余桌椅柜,罗汉床,博古架以及上面摆放的瓷器瓶罐,全是老物件。
郭向北仔细看了下,各种名贵木料不少,最值钱的估计就是一张散发着香味的紫檀木的罗汉床了。整张床包浆油滑,一看就是上百年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