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刘美丽带着刘阿爷在县城玩了几天才回海渔村。
回到海渔村又过起之前在家备考那两个月的生活了,虽然很平淡,但是刘美丽确实很喜欢。
每天缠着刘阿爷教她编各种小动物小玩意儿。还做了许多的灯笼,挂在院子,这个家看起来越来越像个家了。
关于学什么专业刘美丽早就想好了,既然好不容易回来了,当然是继续钻研华国的历史了。
华国有几千年是历史,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单拎出来一个都值得深入研究。
刘美丽很喜欢华国的古文化,很崇拜古时候那些文人墨客,喜欢他们的肆意洒脱,喜欢他们的壮志凌云,当然也为那些怀才不遇惋惜。
因为刘祁山是教育局局长,所以刘祁山能提前看到成绩,刘祁山在看到刘美丽成绩那天,激动的直接带着苏老师来海渔村找刘美丽来了。
海渔村几乎都是没有文化的人,除了李长富一家稍微见过世面一点,但是李长富是商人,而其他人几乎一辈子都没有怎么出过渔阳公社。
所以没有人认识刘祁山,只是看刘祁山的穿着气质不像普通人,而且刘祁山还能把渔阳公社赵书记的自行车借来,肯定不是一般人。
在那个年代一个不一般的人进了村,人人都想看看是谁那么大面儿。
于是刘祁山去了刘阿爷家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然后整个公社。
于是没多久刘阿爷家门口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刘美丽考得好这是好事,所以刘阿爷也招呼大家伙进来坐坐。
于是很快,刘美丽参加高考并且是湛河省所有考生里面的第一名,教育局局长亲自登门造访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后来再传遍了整个渔阳公社。
大伙虽然听不懂刘祁山和刘美丽说的是什么,但是人人脸上都写着两个字“骄傲”,不知道还以为他们都得了天大的美事呢。
刘祁山跟刘美丽交谈了个多小时之后,满面春风的离开了,大伙在刘美丽家也八卦了一阵就各回各家了。
待人都散尽之后刘阿爷才问刘美丽:
“美丽啊,你们刚刚在说啥呢?我就听懂了一个你考了第一名的话,然后就听见你们一会儿又哈哈大笑,一会儿又哈哈大笑的”
刘美丽当然难得给刘阿爷解释那些什么“填写志愿”“本科分数线”这些专有名词,刘美丽直接言简意赅的对刘阿爷说:
“爷,我刚刚和刘爸爸说那么多,主要就两点,第一点就是国内的学校任我挑,第二点就是,爷,我要带你去咱们华国最繁华的城市啦。”
刘美丽这么一说刘阿爷是听懂了,刘美丽要去上大学了,
刘阿爷这么想着不禁有些悲伤,觉得自己好不容易享受了几天的天伦之乐,马上就要变成孤寡老人了。
刘阿爷又高兴又悲伤,完全没有理解到刘美丽第二句话的意思,刘阿爷只以为那是刘美丽在给刘阿爷画饼呢。
看刘阿爷那个表情,刘美丽就知道刘阿爷还没明白刘美丽要带着他一起去上学!
于是刘美丽说到:
“阿爷,你说我们到了那边,你见多了城里老太太,到时候不会给我找个奶吧”
刘阿爷先是惊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刘美丽这是要带他一起走。
于是一扫刚刚的阴霾,想起老太太,刘阿爷心里还是有点期待的,于是说到:
“那要是有我刘阿爷喜欢的,我必须拿下!”
然后爷孙俩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因为刘美丽的好成绩爷孙俩平静的日子里多了几分欢喜,村里的大伙们也来刘阿爷家里的次数变多了。
好像谁跟刘阿爷家里走动的次数更多,谁就多几分荣光。
刘美丽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以及刘美丽录取通知书到的那天,都是渔阳公社的赵书记亲自送到刘阿爷家里来的。
录取通知书到的那天晚上,刘美丽照常在吃了晚饭之后把碗洗了,然后准备回西屋睡觉。
刘阿爷在刘美丽去洗碗的时候去东屋拿了个东西出来,看着刘美丽把碗洗好了叫住了刘美丽。
又叫刘美丽端出来一小碟花生和两杯小酒,又是这样的场景,一盏煤油灯,一张小木桌,一碟花生,两杯小酒,爷孙俩坐在小木桌两侧。
这次是刘阿爷先开的口:
“美丽啊,如今录取通知书也下来了,到外地读书必然是要花很多钱的,阿爷已经十年没有出过海渔村了,早就不知道外面的物价了,这是这些年阿爷存下来的钱,你看够不够。”
刘阿爷边说边拿出来了一张存折,还有几沓华国币,都是十块一张一张的。
刘美丽再看了看存折,存折里有九千华国币,再看刘阿爷拿出来这几沓,大概有个七八百。这刘阿爷的存款有个小一万啊。
刘美丽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刘阿爷说道:
“阿爷,你这真是深藏不露啊,看不出来你还是个万元户啊。”
“那以前都在海渔村,也没什么需要花钱得地方嘛,之前的军队里的战友给我寄的钱我都存着呢。你看这不派上用场了。”
有钱不拿是瓜娃子,于是刘美丽拍马屁似的对刘阿爷说到:
“还是爷想的周到,明天咱们去把钱给存了吧,这钱留在手里总是不放心。”
“看你,这钱爷就给你了,算是给你上大学的支持。爷也只有这么多了。”
“爷,这些已经太够了,看着吧,咱们早晚成万元户。”
万元户刘阿爷倒是没想过,但是刘美丽说的话他信。
刘阿爷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和刘美丽相处的过程中,刘阿爷已经不自觉的在依赖刘美丽了。
刘美丽看着刘阿爷身上的衣服说到:
“阿爷,明天咱们去县城给你买几身好衣服吧,咱们马上也是要去大城市的人了,可不能太寒酸。”
“爷听你的”
第二天刘美丽和刘阿爷又去了县城,不过这次他们没有去找苏老师,一来是之前麻烦苏老师很多次了,二来是爷孙俩人实在是吃太饱了,胃再也承受不了一点。
爷孙俩买完衣服存完钱就回海渔村安心等待开学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