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乔好奇他是如何预判潮流趋势的,陈行琅则展示了他收藏的《时装》杂志,分享了他的见解:
“我觉得这款红色蝙蝠袖裙子一定会流行起来,去年姜黎黎在电影中穿了一条类似的红裙子,我相信这股风潮就要来临。”
周乔这才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记忆中确实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
周乔注视着陈行琅,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意识到,陈行琅未来之所以能成为服装界的大亨,非仅仅因为她的先见之明,而是他对时尚潮流有着独到的洞察力。
在这个时代,很少有服装批发商会依据时尚杂志来挑选货物,但陈行琅却收藏了大量包括《时装》在内的国内外时尚杂志。
“你的时尚杂志真不少啊,还有国外和港台的吗?如果你愿意把它们都给我,我有一个主意可以帮你……记得你说过有一批男款羊毛大衣滞销了吗?”
陈行琅半信半疑地答应了。“只要你的点子管用,这些杂志全归你!”
他不仅收集了很多时尚杂志,还特意将上百本杂志展示给周乔看。正是这些杂志赋予了他的商品独特的风格,让他的摊位与众不同。
周乔注意到,这批羊毛大衣成了陈行琅的心头病。
如果她真的能帮他解决问题,那么这些杂志对于陈行琅来说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她随手翻了几本,觉得即使是给自己家人看看也很有价值。
“既然你能从《时装》封面模特身上找到灵感,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之,利用这些杂志推销你的衣服呢?
比如请一位受欢迎的男演员穿上你的大衣拍摄杂志封面,或者直接赞助杂志,让他们自由选择合适的男演员。
这样,不仅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还能引领潮流。”
陈行琅被这个新奇的想法震撼了。“你是说做广告?”他问道。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不过比传统广告更巧妙,成本也更低。”周乔解释道。
陈行琅思考着,“但如果杂志社不接受我们的衣服怎么办?而且我们也不能完全控制演员的表现……”
陈行琅是个小批发商,与时尚杂志和演员的世界相去甚远。对他而言,《时装》杂志不仅是学习的宝典,更是他日常生意的重要参考。
要他从崇拜这本“宝典”到尝试改变其内容,无疑是一大挑战。
周乔不屑地看了他一眼,“你得花点心思,也得拿出些诚意来。别心疼那点钱!不过话说回来,你到底压了多少货?”
陈行琅虽然只是个小批发商,但在1984年已算是有些家底的人,至少比刚刚开始倒腾服装几个月的周乔有钱得多。
那时,想要请像姜黎黎这样的国民偶像帮忙宣传,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那个年代,男女演员们大多还在领固定工资,拍一部戏的片酬可能也就一千块左右。
而如今,顶级明星的片酬动辄上亿,收入远超许多上市公司的年利润。
但回到80年代,即便姜黎黎这样的当红女星,其商业价值也未必能胜过周乔。
当时,演员们还不懂得如何将名气变现,接拍广告的报酬也不过一两千块。
因此,如果仅是拍摄不需要对商品质量负责的广告,费用自然不会太高。
只需穿上陈行琅提供的衣服拍照,或许就能登上《时装》或《大众电影》封面,这样即使手头积压再多的大衣也能迅速售罄。
周乔好奇的是,陈行琅作为一个小批发商,同款大衣最多能压几百件呢?
以70元的成本价计算,这批羊毛大衣的价值也有几万块,值得陈行琅努力争取一个杂志封面。
经过一番思考,陈行琅认为周乔的想法可行。既然现在再找人拍照来不及,且2月已经过去,3月的杂志封面又太迟。
不如等到年底或提前用其他款式试试效果。这个主意让陈行琅心动不已,因为这可能是赚大钱的机会。
他问周乔:“周姐,你的这个点子可比一堆杂志值钱多了,你怎么就这么轻易告诉我了?”
周乔回答说:“我这点子确实值钱,但能赚钱的不只是那些积压的大衣。陈老板,我想和你长期合作,大家共同进步,岂不更好?”
她意识到,在服装行业里,赚钱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抓住机会。
周乔并不满足于仅仅经营一家小服装店。她看到陈行琅从一个小批发商成长为业界翘楚,心里也燃起了同样的梦想。
但现实是,她还在念大学,而现在的大学管理非常严格,不允许频繁缺课。
因此,周乔明白,至少要等到大学毕业之后,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
在那之前,她只能不断积累经验和资金。
陈行琅现在正全力以赴地开拓市场,而周乔则在一旁学习和积累。
如果不能帮助陈老板更上一层楼,那么等他真正成为行业巨头时,可能已经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对于急切想要成功的周乔来说,这显然太迟了。
尽管周乔暂时没有提出入股的想法,但她清楚,一旦陈行琅尝到了甜头就想单飞,这样的合作就不值得期待。
人总是会变的,目前来看,陈行琅还算可靠,多次向周乔保证:“你这次帮了我大忙,我绝不会忘记。”
为了表达感谢,陈行琅为周乔推荐了不少春季新款服装。
“现在这个季节,在羊城能拿到春款的批发商不多,很多工厂年后还没开工呢。”
确实,不仅工厂没开始生产,连那些摆摊的小贩也都还未营业。
即使陈行琅的货物质量再好,周乔也不可能一次性从他那里选齐所有货品。
最终,她在陈行琅和其他几个同行那里一共挑选了价值两万元的衣物。
这次采购让周乔的资金链变得紧张起来,但她并不着急。至少与陈行琅的合作,赊账几千元的货款不是问题。
“合作愉快,陈老板!”周乔笑着说,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在白秀莉和他的两位师兄的帮助下,货物顺利打包并送到了火车站。
周乔想支付白秀莉之前给她的200双丝袜的钱,但白秀莉拒绝了,“等你卖完了再付吧,不好卖就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