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她下午有没有时间,她说有是有,怎么了?”
“你把那两张门票截图发给她,之后你懂的。”
跟妙希说明清楚情况,聊天页面安静了下来。
“这样能行吗?她都不说话了。”
“她那在思考,等等就行。平时你们都是以朋友关系聊天,加上有证据,不就表明你是被逼无奈不想浪费票嘛,不是刻意想找她出去,她自然不会往那方面想,只会觉得你没办法才找她。”
“真的假的?”
“真的,相信我,如果她想去,会同意的。”
“你这不是废话吗?她不想去肯定不同意啊。”
下铺舍友说着。
“不哦,如果透露出是专门约她出去的,除非她对老贺也有想法,不然即便她想去,也不会同意。现在问题是,我们都不知道她对老贺有没有想法,所以不能冒险。”
“佩服。”
下铺舍友抱拳,马铃薯和老何附和点头。
等待片刻,马铃薯收到了妙希同意的信息。
“哦!她同意了!问我几点去!”
“这个你自己决定了。”
“行。”
约好时间,马铃薯把手机放在桌子上。
“义父!接受我一拜!”
“不必,基操,坐下。”
虽然马铃薯本就没打算这么做。
“张总你这么强,为啥不找一个?”
老何问他。
“女人会影响我学习。”
“你最好是。”
宿舍里笑声一片。
一小段的休息搭配仪容仪表的整理,觉得差不多时间,该出发会面了。
妙希的方式为搭乘地铁,而因学校附近没有任何轨道线路,加上公交车续不上路程,马铃薯只好打滴滴。
直觉上看,妙希无论如何都是先到的,结果于美术馆正门前,广场上落脚的却是马铃薯。
“哇呜,挺壮观。”
无法一次性容纳进视野里的巨大白色场馆,外观由无序排布的大型方块构成,在显眼位置,可见“耀星市美术馆”的银色大字。
正门入口处向外延伸出如同鸭舌帽前端的屋檐,躲在其下的墙体均为透光玻璃,外围不见任何安保设施,估计设立在场馆里边。
“哦对了,问妙希。”
对着场馆拍了一张广角照片,马铃薯想起重点,于是让手机转至聊天页面,正巧妙希发来“我到了,你在哪里”一句。
涉及到换乘、等车,实际比导航理论用时还要久。从地铁站上到地面,跨入美术馆广场后,妙希就询问马铃薯的位置。
回以“我在正门入口”,马铃薯步向所述地方。等待一番后,他看到了朝自己挥手打招呼的妙希。
“下午好啊。”
“下午好。”
双方穿着与平常无差,马铃薯本想穿的正式一点,但被张总否决了。
“如果你正式,不就让她觉得你有其他意思吗,放轻松,跟我们出去玩那样正常就行,毕竟你是第一次约她出去。”
他是这么说的。
既然大佬都发话了,没经验照做准没错。
妙希则是午觉醒来无心更衣,也没必要更衣。
——洗个脸梳个头发就走吧,衣服也没脏什么的,再出去也没事。
她当时这么想。
“门票二维码我发给你了。”
“嗯,好。多少钱?我转给你。”
虽然是马铃薯主动邀请,但妙希觉得她应该支付。
“啊?不用不用,小钱,不用给。”
意识到妙希的想法,马铃薯连忙拒绝。
至于票价,一张48元。
“可你的舍友不是放你鸽子了吗?”
“他给了我钱后才突然鸽掉的,所以不用。”
马铃薯无奈的笑了笑。
“那……好吧。”
感觉上是马铃薯找的理由,可妙希只好同意。
实际符合妙希的猜想。
进入场馆通过安检,可见地面上有相关指引。
“对了马铃薯,你为什么会想到来美术馆?”
出于好奇,妙希还是看向他发问了。
“我新小说的开头是在美术馆里,框架是有,但具体细节还得确认,正好国庆,所以就想来实地研究。”
“这样啊。我记得你新小说是往能看哭人的方向写的,是吧?”
“对。”
马铃薯点点头。
“在美术馆里相遇……确实符合,感觉会很好看。”
“希望吧,现在想出的内容,自我感觉是不错。”
“那你加油哦!前提是学习要稳。”
“嗯。”
马铃薯表面看上去没什么,实际热血沸腾,毕竟被喜欢的人鼓励。
大厅里除了白色的支撑柱以及服务中心外,就无其他物体。前往展示区的通道墙壁上,含有美术馆的相关信息,比如历史、发展等。
而在末尾,带有一幅美术馆的内部地图,可参观的区域依次为风景画、人物画、字体、抽象画、概念画、雕塑,最后是名为“镜花水月”的馆外。路线仅为单方向,若看完需返回,只能原路再过一遍。
每幅画的附近,必有一块米黄底黑字的介绍牌,从上至下说明了画的名称、画种、作者名字、所属国家。如遇获奖作品,还会另起一块牌。
来美术馆参观的游客不多,分散至各个展区更是稀少,封闭环境中出现这种情况,难免会有心理上的不妥,美术馆的缓解之计便是播放纯音乐。
因为需要给灵感留下记忆照片,马铃薯的行进速度比妙希慢一拍,不过也给了他欣赏除艺术之外,另外的美。
“画如风景”可谓是风景画区的最佳形容,能展示出来的肯定令人赏心悦目。其类型占据最多的是油画,其次是水墨画,不过符合妙希和马铃薯审美的,归属水彩画。
刚进入人像画区时,马铃薯着实被吓了一跳,一眼望去宛如活生生的人躲在画框内注视着自己。而早有心理准备的妙希免疫了初见,但“此地不宜久留”的感觉困扰着她。
“画的都好好,但有点逼真了。”
妙希评价道。
“确实,要不速度略过吧。”
“同意”
停留时间是所有区域里最少的。
接下来的字体区倒是击碎了刚才的恐惧,各类书法展示无一不透露出古往今来的美,文字所组成的诗句足以当场留下“好诗”一词。
“不愧是抽象画,就是看不懂。”
“要是你能看得懂就不得了了。”
妙希接上马铃薯的话。
即便有名称,两人都无法理解它们所想表达的内容,是种难以欣赏的艺术。
“如果我做出一些抽象行为,能在这里上班吗?”
“行为艺术美术馆不收录吧?”
“或许可以试试,说不定呢。”
“感觉被保安赶出去的可能性更大。”
妙希不禁笑了笑。
概念画多为描绘有关未来的,相比之下,它们就没有那些浏览过的那么有艺术感,唯有一幅叫“人类、现实、未来”的画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