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峰有很多人。
当李子冀跟随佛主来到峰顶的时候,最先看见的就是盘坐莲池四周的数十位老僧。
是真的很老,干枯的皮肤因为失去了活性而轻微垂落,好似血肉都已经完全消失,就只剩下了一层垂暮的皮肤,是那样的枯瘦且充满死气。
在这群老僧的身上根本无法感受到半点的祥和安宁,反而令人眉头皱起心生畏惧,愈发觉得狰狞可怖。
一个人在寿元将尽即将走向死亡的时候就是如此,肉身会不可避免的衰老,发黑的皮肤粗糙像是一层硬皮,半只脚已经越过了死亡的红线,浑身透着令人不适来自灵魂深处的恐惧。
人性总是逃避死亡的。
修道者与普通人不同,按理来说会好上很多,除非是类似于黑山老祖那种早已逾越寿命极限僵而不死的老怪物,绝大多数修道者的身体并不会发生过于夸张的变化,眼前这数十位老僧却都是如此一副油尽灯枯的模样,原因自然是因为参禅。
“他们看不透,想不通,所以心魔难消,滋生业障,在苦海里挣扎却不得离出,越陷越深,直到死去。”
佛主望着那数十位老僧,他们都是因为自身迷惘,所以想要通过参禅的方式得求真解,但却反而被困其中。
这数十人中,坐在这里时间最短的也有九十几年,时间最长的,更是有四百余年,却始终都未曾有人醒来。
在这些长久时间里,他们的生命越来越靠近结束,心神陷入空相中难以自拔,耗费心力神魂,就像是陷入一个无法终止的死循环,直到有一天得悟抽离,又或者彻底死去。
这数十位老僧盘坐在莲池最边缘处,在外围一眼望去还有不下百人,这仅仅只是莲花峰峰顶中央的莲池四周,若是环顾整座莲花峰顶,在遍地生长的金莲里,数千人都在闭目参悟,还有数百人来来去去,驻足思考,或是轻声交谈。
这些人并不单单只是佛门僧人,还有来自其他势力的修道者。
李子冀目光环视,然后在一位僧人身上稍稍停留,这僧人盘坐在一片空地上,眉头紧皱,面容变得有些消瘦,正是在长觉寺对他怒目而视的执法堂僧人不痴和尚。
和上次见面的时候比较起来,如今的不痴和尚要更加的憔悴。
“您不打算唤醒他们?”
李子冀忽然问道。
那些老僧身上的气息若隐若现,也许再过数年,也许再过数十年就会悄无声息的死去,死在参禅悟道的过程之中,这数十位之中甚至还有六位五境的大修行僧,即便是对佛门来说也算是不小的损失。
或许其他人没有能力出手帮忙,但佛主却是一定能够将之唤醒的。
唤醒之后再做点拨,也许下一次的参禅就能够成功。
佛主并没有回答李子冀的话,而是用目光环顾四周,将所有坐在这里参禅悟道的人全都看了一遍,然后问道:“这里有多少人?”
李子冀神魂之力扩散出去,须臾后再度收回,回答道:“四千七百三十二人。”
佛主又问道:“这些人里有多少人会死?”
李子冀这一次没有开口回答。
佛主轻声道:“戒苦的天赋比不得你,四十七岁才入四境,半月前见鹰羽落山涧,心有所悟,于是来了莲花峰参禅悟道,这才半月,对于参禅来说实在太短,成功或失败根本看不出什么,你认为他是生是死?”
李子冀皱眉,依然没有回答。
也许再过半个月戒苦就能微笑清醒,也许他也会和那群老僧一样,在此一坐便是数百年。
佛主抬手指了指莲池旁的一位双眉灰白的老僧,道:“妙坛使者认为世上本无道统之分,儒释道神归根结底其实都是一样的,他相信万法归一,所以来到莲花峰参禅悟道,寻求大同,到如今他已经坐在那里四百三十三年,你认为他是生是死?”
李子冀仍旧没有说话。
诚然,这位妙坛使者看上去寿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或许明天某位僧人再次走上莲花峰后就会发现这位地位颇高的大修行僧已经圆寂,但也许今晚,也许明天,这位老僧会睁开双眼,在参悟中得求真解,寻得大同之道。
有的人看上去还没死,也许已经死了,有的人看上去快要死了,也许马上就能活过来,这就是参禅。
佛主说道:“走上莲花峰是自己的选择,参禅悟道也是自己的选择,那么无论在这个结果之中生还是死,都是自己的因果,强行插手并不是好事。”
在参禅之前,这些人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就像当初崔文若走进墓林一般。
生也好,死也罢,都是个人的因果缘法。
佛主或许会感到遗憾,却绝不会插手。
山峰上还清醒的数百人见到佛主与李子冀的到来都是齐齐投来目光,然后陆续起身朝着佛主行礼表示尊敬,而后重新思考自己的参悟,调整状态准备开始或离去。
“您打算让我悟什么?”
李子冀询问道。
于他本身来说,并没有参禅悟道的打算,在观圣卷中走过浊世后,李子冀的心境和透彻就已经不再需要参禅悟道这样的事情,他自己并没有迷惘,也并没有想不通的思考。
正如佛主所言,他对一切看的太彻底,太通透,太真实。
佛主领着他走过那片莲池,越过了许多参悟的人,最终停在了一棵树下,树下放着一块石头,不大不小,石头一侧生长着一株莲花,不大不小。
和其余成片生长的莲花有所不同,眼前就只有这单独一株,一样的金色,一样的散发着微弱佛光。
“这是什么?”
佛主脚步停下,如一位老农般将双手插进袖子里在石头前蹲下,目光看着那株莲花问道。
这个问题很简单,就算是王小树在这里也能够很轻易的回答出来。
李子冀回答道:“莲花。”
佛主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
“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