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你要帮帮梦儿!您一定能治好梦儿的对不对?”
“刚刚老夫就说了,老夫就是算到了,才专程过来的,自然能治好。”
徐神医还是不愿意住在侯府,凌老夫人就在侯府不远处给他置办了一套房子,他就在此住了下来。
京城英国公府,过年休息了几日,年后程氏继续对吕香珠进行严格的课程。
练了那么久,她连站姿和走路都做不好,写字更是状如鸡爪,程氏很是头疼。
“汪嬷嬷,你说这可怎么办?”
汪嬷嬷是值得信任的近身嬷嬷,是知道姐妹身世的真实情况的。
“夫人也不必焦急,大小姐能做得好的,二小姐也是能做好的。”
春天了,赏花会很多,她也想让珠珠能出去参加宴会,让京城的夫人们都看看她的掌上明珠,可是这样的情况,让人怎么出去呢?
而且珠珠明显已经产生了抗拒,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果然,这天吕香珠偷了她的对牌,出了门。
她来了那么久,还没能出去炫耀。
她一下子带了八个丫鬟出门,还用了国公府两辆马车,这阵仗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看从来没出过门的吕香珠那么大阵仗,萧奕诗派丫鬟跟了上去。
国公府当初给吕家买的院子虽然是平民区,却是许多富商居住的区域,是不错的路段。
之所以没有买官员多的路段,也是怕吕府的人会管不住嘴,乱说吕香珠的身世。
当初除了给他们买房子,国公府还给吕魁安排了京城的玉松书院,那是一个有名的书院,当时吕魁没有考过入学考试,但山长看在老国公的面子上,给了他三个月的试学期。当然还有许多金银珠宝等。
因国公府为了保护萧奕诗,对外宣称吕香珠从小在庵堂长大,就不能出现这一家子人,这些财宝不仅是感谢养育之恩,还有堵住他们的嘴。
当然,不将人带了来京城才是最保险的,但国公府还是任善,也怕吕香珠会想念他们。毕竟都说养恩大于生恩。万一吕香珠因为这件事和亲生父母离了心,就得不偿失了。
他们就在此住下来了,包括残废了的吕二顺和吕三顺。
吕二顺非常得意,他一个残废,农活干不了,做生意没本钱,哪知道峰回路转,养了个有用的女儿。
他已经忘了当初跟吕老太合伙要将吕香珠卖掉的事情了。
吕三顺还是改不了嗜赌成性,来京城没多久,就找到了赌场。
而吕老太和王梅更是什么都不做,一开始和邻居也没的聊,后来有些熟悉了,天天的就是聊八卦。
王梅还老得意,嘴一漏,就说了他们家和国公府家是亲戚,一开始她还挺紧张,后来也没人说要责怪她,且她想着国公府不让他们告诉大家吕香珠是他们养大的,但她说自己是国公府的亲戚,应该无大碍。
但京城是什么地方,一个烂菜叶砸人,都能砸着几个当官的,何况是当官的亲戚呢,所以大家都没好奇或者羡慕的,他们都是见过世面的,谁家还没有几个当官的亲戚,就门前右转两条巷第五户人家还是高祖的第十八代孙呢。
这可不是他们吕家村,一架马车进村都能引起轰动。
所以想要有人巴结的吕老太和王梅这些日子都没有得到满足。
今日,吕香珠回来看他们了,两辆国公府的马车停在院门口,邻居看着马车上国公府的标志,都感慨:“还真是国公府的亲戚啊!”
一家人得到了深深的满足。
吕香珠不愧是一脉相承,也是这样的心思。在国公府个个都比她规矩,没人夸过她,可是来了这边可就不一样了。
从马车上就聚集了路人的目光,到了坊间都是艳羡的目光。
下了车,她比平日里训练的时候都要用心,今日早上她也是花了许多功夫装扮的,头上那一大堆的金玉璀璨琳琅,让她自我感觉比所有人都高贵了几分。
穿着也是极鲜艳华丽。
下了车,她就吸引了来自所有人的瞩目。她的内心非常满意,记起平时学到的,特别是她那个所谓的姐姐表现出来的,也有模有样的做了起来。
一个丫鬟扶着她走进院子,其他丫鬟浩浩荡荡的跟在她的身后。
连和吕家人说话都是端着。
“珠珠啊,你回——你来啦,快进来坐。”
这时候,老太太坐的是上首,王梅赶紧和老太太道:“让大小姐坐上首,人家可是官家嫡小姐。”
吕老太心情郁闷。
当初她捡到吕大顺的时候,他身上也是有好东西的,只可惜被她卖了,否则拿去大户人家认亲,或者等着人家来认亲,早就富贵了。还用等到今日。
“我大哥在书院还好吧?”吕香珠并不是真的关心大哥,只是学着程氏的样子问罢了。
“好,好,好得很。”
“那就好,娘,虽然你不是我亲娘,但我母亲说了,你永远都是我的亲人,让我也要孝敬你,你们在这京城就好好过吧。”
看了吕家人,吕香珠觉得还不够尽兴,于是她马车的足迹踏遍了京城人多的街道,人多的店面,她都下车看了一番。后来,她觉得自己下车得到的关注更多,干脆将马车停在了街道外头,走着进到街道里去。
她母亲不是说她仪态不好吗?天天让她学站姿走姿,她一出府,就得到了整个京城的肯定。
然后她就被一个银楼吸引了目光,走了进去。
“老板,这个我要了。”
她指着一个红宝石的簪子。
她可太喜欢这颜色了。
另一声音道:“老板,我要这个。”
指着同一件东西。
老板本来是想卖给吕香珠的,这人一看打扮就是怨大头,正好可以趁机抬价。
可何太傅的嫡孙女要买,二人之间,他当然是选后者的。于是他将包装好的盒子递了过去。
何太傅的嫡孙女何妙言早就想见这个传说中京城第一才女的双胞胎妹妹了,没想到真是百闻不如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