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平安的话音落下,房间里只剩灯光与茶香在空气中交织。
爷叔垂眸摩挲着青瓷杯沿,忽而将杯底在红木茶盘上轻轻一叩,清脆的声响让人为之一振。
“今天你倒让我想起来,八三年广交会,我在越秀宾馆见过一桩趣事。”
他忽然开口,枯瘦的手指蘸着茶水在案几上画了个圈,娓娓道来。
“那次,我看见温州商人把纽扣摊位布置成八卦阵,客商绕三圈才能找到出口——每绕一圈就多看三款新品。\"
他说话间,茶水在红木纹路里蜿蜒成珠江的轮廓。
“后来他们包下整层展厅,却在入口处挂满苏州刺绣。”
叶平安瞳孔微缩,大脑在飞速运转着,这一幕他好像在哪里见到过。
忽然,一个画面闪过。
之前他在档案室里翻阅商务部简报时,那张温州展团平面图瞬间在脑海中展开。
他当时只觉得布局怪异,此刻却如观棋局——纽扣区藏在刺绣屏风后,五金配件摆在茶歇区转角,每处设计都在延长客商驻留时间。
“爷叔,您是说...”
他喉结滚动,紫砂壶嘴袅袅升起的白雾里浮现出交易数据,一切答案跃然于眼前。
“他们用空间设计操纵采购节奏?”
爷叔不置可否,指尖划过茶海上雕琢的貔貅纹。
“那年春交会订单额涨了四成,秋交会就被二十七个国家抄了展陈方案。”
他突然抬眼,浑浊的眼底掠过精光,
“你知道,为什么没人能抄走精髓吗?”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叶平安突然想起上个月在档案室看到的旧照片。
83年秋交会的匈牙利展台,水晶吊灯下分明摆着青花瓷鼓凳,波斯地毯上却陈列着农机配件。
之前只觉得他们这样布展有些不伦不类,现在想来竟然暗藏玄机。
“因为...”他感觉后颈泛起细汗,感觉答案呼之欲出。
“他们抄走了形,却读不懂风水里的生意经?”
“错。”
爷叔突然笑出声,皱纹在眼角堆成扇褶,“因为温州人第二年就把纽扣做成十二生肖,每个属相搭配五行颜色。
老祖宗的东西,都被他们温州人给玩明白了。”
他推开雕花木窗,春夜里的风带着丝丝寒气,一并裹着黄浦江的潮气扑面而来。
爷叔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玩味。
“你记住,做生意就像沏碧螺春——头道水要滚,二道水要稳,三道水见真章。”
竹帘忽地被风掀起,斑驳的光影在叶平安的身上跳跃。
他终于明白,那份让他困惑的报表数据:83年纽扣出口单价上涨17%,但订单量却暴涨210%。
原来提价不是目的,是要在客商心里烙下\"值得细品\"的印记。
这一点,之前他在学校的课本上可没有学到过,果然还是要有高人指点才能看明白这局棋。
此时,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太太端着新切的西瓜进来时,正看见叶平安对着茶海上未干的水渍出神。
那些蜿蜒的水迹在晨光中泛着金边,恰似广交会卫星图上珠江支流的走向。
她冲着爷叔点点头,微笑着把托盘放在桌上,并没说话,就转身离开了。
“平安,你尝尝崇明岛的沙瓤瓜。
这个季节能吃到,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爷叔用茶针轻点瓷碟,意有所指的点拨他。
“记住,甜味在第三块才会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