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开口说道:
“此番我大唐军队征讨突厥,能大胜而归,皆因将士用命,今日大军凯旋,朕当论功行赏。”
说完,李世民抬起脚步,来到了李靖身边,接着说道:
“汉朝之时,有将军者名叫李陵,他带领五千步卒征讨匈奴,最后却归降匈奴,尚且得以留名青史。”
“李靖李爱卿以数千骑兵,深入敌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此乃古今所未有的奇勋,足以雪往年朕在渭水与突厥结盟之耻。”
李世民面露笑容看着李靖,说道:
“李爱卿功勋卓着,进封代国公,增加食邑三千户,赐物六百段,另加赏御马三匹、宝器十件!”
赐物六百段,其中之物,为各色布帛锦缎,因为布帛锦缎能够当钱来用,所以也是赏钱之意。
李靖感动拱手道:“谢陛下恩赏!”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勉励了一番,随即来到李绩、张公瑾,程咬金身边,说道:
“李绩李爱卿,张公瑾张爱卿,程咬金程爱卿,你们破虏有功,增加食邑八百户,赐物三百段,另加赏御马一匹,宝物五件!”
三人抱拳异口同声道:“臣等谢陛下恩赏!”
李世民继续说道:“柴绍等人,还未归来,待他们回来,朕会另行封赏。”
说完,他来到了长孙无忌身边,扫视了唐俭、安修仁、韦遥光他们一眼,说道:
“长孙无忌,唐俭,安修仁,韦遥光,四位爱卿此番随程俊出使突厥,稳住了颉利,给李爱卿他们创造了战机,虽然你们手里没有执刃,但是,所立之功,不亚于领兵征战之将帅!”
“长孙无忌,唐俭,安修仁增加食邑五百户,赐物二百段,另加赏御马二匹,宝物三件!”
“韦遥光封为万年县男,食邑三百户,赐物二百段,另加赏御马一匹,宝物两件!”
听到这话,众人欣喜抱拳道:“臣等谢陛下恩赏!”
李世民笑吟吟点了点头,迈步来到了程处默、程处亮和尉迟宝琳身边,看着他们三人,封赏道:
“程处默,程处亮,尉迟宝琳!”
“你们三人,年纪轻轻,却不惧突厥,随行出使,勇气可嘉,朕授你们为御侮校尉,赐物一百段,另加赏宝物一件。”
御侮校尉,为从八品上的武散官。
三人抱拳异口同声道:“臣等谢陛下恩赏!”
尉迟敬德在旁边笑得合不拢嘴,这可是自己儿子的高光时刻。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不由向着尉迟敬德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就在此时,众人看到李世民望向了程俊,心头一震,大的要来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程俊。
此次平定突厥,程俊立下的功劳,可谓最大。
众人都思忖着,程俊会得到什么样的赏赐。
其中最期待的人,自然是程咬金,此时众人的目光都放在程俊身上,唯有程咬金注视着李世民的嘴。
程俊也有些好奇,毕竟,李世民单独将他留在最后封赏,不言而喻,就是要赏个最大的。
这一次,老李该不会再口头嘉奖了吧......程俊心里想着。
这时,李世民的声音响彻四周:
“朕听说,君主忧愁,臣觉得耻辱,君主受辱,臣甘愿赴死,是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从前,大唐草创之时,太上皇为了百姓,为了社稷,不得不向突厥称臣。”
李世民感叹道:“朕为此常常痛心疾首,不甘为虏之臣下,立志要歼灭突厥,朕为此是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现在,我大唐只是调动了一部分将士,便无往不胜,使突厥各部归顺,将可汗颉利活捉,终于洗雪当年称臣的耻辱。”
“而之所以我大唐只调动了一部分将士,便能无往不胜,只因为此番出使抚慰突厥的使臣,有勇有谋,胆大心细!”
李世民来到程俊身边,面露笑容看了他一眼,随即对着周围的众人说道:
“程爱卿此番出使突厥,先劝降突厥六部之酋长,收其数万兵马为己用,之后又调遣斥候接迎我大唐之王师,才使得李爱卿率兵畅通无阻!”
“之后,更是智擒突厥之可贺敦,活捉颉利!”
李世民抬起胳膊,竖起一根手指,掷地有声道:
“此乃天下第一功!”
说完,他又竖起一根手指,说道:“先贤曾说,治国有二柄,一曰赏,二曰罚。”
“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
李世民沉声道:“所谓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勋劳宜赏,不吝千金。”
“程俊所获之功,乃天下第一功,因此,朕不能不赏,亦不能不重赏!”
“不赏,寒天下将士之心,朕不为之!”
“不重赏,便是有违‘勋劳宜赏,不吝千金’之言,朕亦不为之!”
李世民感慨道:“这也是朕为什么说啊,不能不赏,亦不能不重赏的原因!”
“......”
众人津津有味的听着,同时愈发期待他对程俊的封赏。
程咬金听得一脸舒坦,虽然李世民还没说要对程俊封赏什么,但就李世民这番话,程咬金听着便感觉浑身毛孔舒服的都张开了。
而此时,李世民竖起了四根手指,声音洪亮道:
“朕今日,对程爱卿之赏,有四赏!”
说完,李世民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张阿难,对他微微颔首。
张阿难当即对着一个年轻宦官使去一个眼神。
那名宦官手捧一个托盘,走到了程俊身边。
众人望去,只见托盘之上,放着一件崭新的獬豸冠。
李世民说道:“这第一赏,朕要赏程爱卿新的官职!”
“即刻起,程爱卿从殿中侍御史,擢升为侍御史!”
合理......太子、长乐公主和文武百官闻言,纷纷颔首,给出了评价。
话音甫落,又有一名年轻宦官,捧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
众人注目而去,只见托盘之上,是一道敞开的圣旨。
程咬金忍不住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望着圣旨上的内容,隐约之间,看到了“封爵”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