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中,有一批突然出现的书生,都姓杨,问他们是否是一家人,他们都说他们是一个民族而已,杨是他们民族的大姓。
这些姓杨的书生,在很多领域都有出彩的人物,在皇后的榜单上,都有出现这些姓杨的书生。他们表面上最容易认出来的特征就是他们都很高,大多数都有九尺,各有胖瘦。
虽然榜单还在变化,但不少人想要把家中的庶女嫁为官家祖母,便想着在这些有希望的书生和壮士中选婿,若是有个官职,便两家欢喜,若是落榜,便和离他去。所以不少媒婆和女子都来看榜单,若是知道了长相和名字便挑选好的拉到家中常住。
这些杨姓的男子也不例外,虽然不是说长得太好看,但男子长得高也是优点,何况他们大部分人榜上有名。
他们也来者不拒,只要是京城中的家庭,他们就答应订婚,也不着急结婚,表现得都很绅士。
岳家给他们经济帮助,他们也欣然接受。
随着与杨姓男子定亲的女子越来越多,还有些家族以此为荣。
其中有一家人那天才办了家中第六庶女与杨书生的订婚宴,第二日,家中主母早晨起来便中邪了。
请了大夫,也请了街面上的道士。
主母是得了一种怪病,她“噭”地长叫了一声,接着浑身僵硬得像尸体,之后就是一天到晚只是昏睡,吃饭却抵得上几个人。
大夫开了不少药,趁她昏睡时灌了不少。道士一直在屋中做法,终于能慢慢讲话了。
主母缓缓地说:“我的魂被城隍判官摄去,逼我做了妾。”
家主问道是否是这样?道士却不确定,反而那杨书生对家主说:“其实是另外摄来一个饿鬼,附在岳母的形体上。”
那道士才接着杨书生说的话继续说:“如果真是如此,到了夫人寿命终结的日子,阴司发公文将魂招过去,判官会吩咐鬼差另外抓了个饿鬼替代夫人。这样那个饿鬼能够转生很高兴。”
主母点头说:“的确是等到城隍神当堂审问时,才察觉假冒的真相,将判官和鬼差下到监狱,放我回来。”
这件事便这么过去了,家主好奇问杨书生:“你怎么还懂鬼神说?难道你以后还要做修士?”
杨书生没有解释,只是摇头说:“不会去修道的。”
后有一家人也和杨姓书生定亲,之后家主的妻子和一个妾相继去世。
后来,家主一直睡不安宁,那杨书生就说是妻妾在下面没有足够的钱财和婢女。
家主便去给二人上坟,烧了很多纸钱,还分别给她们二人都烧了两个纸扎婢女,果然之后就睡得安稳了。
慢慢的,这样的事越来越多,便有说书人传说这些杨姓书生的民族是上古神族的后裔。所以能天生通晓鬼神。
之后说书人说了一个故事:一个姓杨的书生,在一棵大树下见到几人围坐在一起喝酒,桌上杯盘狼藉。一个年轻人起身邀他入座,一个老翁嗔怪年轻人说:“素不相识,不要恶作剧。”又严肃地对杨书生说:“您得赶快走,我们都不是人,时间长了,恐怕这帮孩子对您不利。”书生吓坏了,狼狈不堪转身逃走,跑到家时,气急败坏几乎动不了了。后来,杨书生到一个亲戚家吊唁,突然见到了那个曾经在树下饮酒的老翁,他吓倒在地差点儿昏过去,只是连连喊叫:“鬼!鬼!”老者笑着把他扶起来,说:“老朽平日贪杯,天天喝不够。那天恰逢月明之夜,应邻居邀请,当时酒已经不多了,您来了,我怕再增加一个人无法尽兴,所以编了个瞎话把您支走。您还信以为真了呀!”
又有说书人说了另一个很像的故事:一天夜里,一个姓杨的书生偶然路过一座废弃的祠堂,见几个人闹哄哄地饮酒取乐,也有人邀他入席。他觉得酒味不对,心里正惊疑不定,却被群鬼挤进了深深的泥潭,群鬼已化作荧荧磷火散去了。直到天亮,书生才被下地干活的人从泥坑里救了出来。从此那杨书生吓破了胆,他再遇见那个老翁,只绕道走,不敢交谈。
也有人说,这是同一个书生身上发生的事。
也有人说,这都是说书人编排的故事罢了!如今杨姓书生炙手可热,总会有些说书人要编排他们。
杨姓书生们的事越穿越邪乎,传到皇后那里早就不成样子了,皇后无奈,只好请来张文杰去看看这些杨姓书生到底是什么来历。
张文杰也去街面上打听杨家书生的事,倒是觉得有趣,都是些神乎其神的怪事。但以他狐仙的直觉,这些书生恐怕不是普通人。不是某种修士,就是精怪装作人的样子。
但这些杨书生好像有心躲着他一般,就算是专门找人安排,他们也有理由推脱。
狐仙张文杰只好拿出真办事,召唤了很多狐妖去找寻这些杨姓书生。狐妖多了,这些杨姓书生便在狐妖们露出了真身,那便是那次狐仙帮罗九重抓过的猳国马化!
张文杰说:“小子们,送上门的就不要放过了!把他们都吃了,不可让他们在京城骗人!”
狐妖都是五百年成妖,比这些靠女人生孩子得修行的马化有灵性多了,便一抓一个准。
一夜之间,这些无论是住在客栈还是住在各个岳家中的杨姓书生,都不见了。
第二日,人们也发现,所有在皇榜上的杨姓书生也默默的被抹除掉了。
很多人都去问说书人是什么情况?说书人当然也不知晓,便说出很多猜测。可以说一个说书人便能编排出五六种说法。
最后也没有一个真正的说法解释这些杨姓书生到底去哪里了。
那些与杨书生们订婚的岳家都只能吃哑巴亏,再也不提那么一个人了。另外让媒婆再重新给家中庶女说亲,而且几乎都不与京城中的子弟说亲了,都尽量安排她们嫁到外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