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荣服役期间表现优秀,假期外出时路见不平保护弱小,又得了个“见义勇为奖”,很被上峰所看重。
不过他信中所说的“看重”,不是得到上峰青睐后前程似锦。而是在兵役期满后,有机会能够志愿留队。
正常来说,以刘焕荣的军事素养和表现,志愿留队并不困难,但他应召前有案底。
按要求,他压根就没资格“进谠”和留队。
“见义勇为奖”虽然不算多大的功劳,但为他争取到了一线机会。连长答应他,帮忙向上面申请,试试看能不能破格特例。
那些不重要,起码暂时还不重要。
重要的是,老三以为看中二师兄的“上峰”,是军中非常大,也非常有能量的高官。
结果呢,不过是一个小破连长罢了。
一边是“连长”,一边是台中警察局的局长,即便对官僚层级并不十分了解的人,也知道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即便那位连长有心,也无力解决小梅花帮眼下的困局,更别提救出被抓的师兄弟了。
甭管怎么说,即便白跑一趟,也先解决肚子的问题。再不吃东西,饿死了个屁的……
刘焕荣请假出来的理由是父亲入院。几人不敢在军营周围找饭店,奔着城区方向开了一阵。见路边一家餐馆的门面看着还行,便停车进店。
不曾想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定数,眼镜看到了董夏生……
昨晚曲卓几人赶到餐厅时,眼镜早就跑了。不过,后来不是跟着师父和师叔又杀回来了嘛。
堵住餐厅门后,他只来得及往里看了一眼,警察就赶到了。
就那一眼的功夫,没太看清店内的情况,但对收银台旁站着的一对衣着体面,看着就非常有贵人气的中年男女印象很深。
在眼镜的认知里,那样的富贵人顿顿燕鲍翅肚都吃不完,就不应该出现在自助餐里。
而且,恍惚间眼镜看到那对男女,在与挨了师父一脚,又对着警察大呼小叫的家伙说话。
眼镜凭感觉判断,富贵男女才是昨晚的主角。挨了师父一脚,气急败坏的冲警察发号施令的家伙,不过是个替主子传话的随从。
再联想到圆头和黑皮撩拨的几个年轻男女,也同样衣着光鲜……眼镜立马有了脑补。
几个年轻男女打完人依旧气不过,喊来家中长辈要把黑皮几个往死整。
家中长辈赶到后,唤来了警察。警察赶来的过程中,师父带着自己一伙儿到了。
于是,便有了后面的事……
甭管眼镜分析的对不对,起码他没认错人。
在眼镜的提醒下,老三和老五偷眼打量董夏生。
俩人昨晚和眼镜一样,堵住餐厅门后只来得及往里面看了一眼。
老三听说打人的是两个穿着名贵品牌服装的年轻姑娘,所以注意力全放在寻找年轻姑娘上。
老五也差不多,不过他留意到了收银台边的黄珍夫妇。
当时脑子里还琢磨了一下:这么体面的人,怎么会来吃自助餐:
疑惑间虽然多瞅了一眼,却并没有仔细打量。
有印象,但印象不深。
被眼镜一提醒……那一丝不苟的美式油头,还有上唇两撇修剪的极为精致的小胡子……
老五点点头:“是,昨晚那男的确实在。”
眼镜和老五都说昨晚看到了小胡子男,老三恍恍惚惚的,觉得好像是有点印象。
不放心的问眼镜:“你确定那男的,跟打人的是一伙儿的?”
“我……”眼镜不敢肯定,小声说:“我能确定,他跟昨晚被师父一脚踹趴的人认识,我看到他们说话了。”
老三看向刘焕荣……发现二师兄两眼空空。
刘焕荣为人仗义,侠义气爆表,但并不以智慧见长。
老三意识到这事儿还得靠他,示意眼镜:“你坐他们旁边,听听他们说什么。”
“啊?”眼镜傻了,忙说:“我们昨晚跟他打过照面,一旦被认出来……”
老三一拍脑袋,想支使老五,想到老五昨晚也在。
又看向刘焕荣:“师兄,你坐他们旁边那桌,听听他们说了什么。”
“听他们说什么做什么?”刘焕荣茫然的问。
“听下他们有没有聊昨晚的事。”
“哦。”刘焕荣应声,起身坐到董夏生和高律师旁边的空桌。
刚坐下,董夏生看到外面停着的车旁来人了。
玻璃上全是水汽,看不清来人是谁。让高律师稍安勿躁,起身出去查看。
刘焕荣以为董夏生要走,下意识跟了上去。
跟到饭店门口,见小胡子手遮着脑袋去了马路对面。到一辆后轮轮胎瘪掉的车边停下,跟一身上脏兮兮的,修理工模样的人在说什么……
修理工查看了瘪掉的轮胎,没发现明显的破损,一时间拿不准能不能修补。又看了眼后备箱里的备胎,说可以把备胎滚回修理厂,打完气再送过来换上。
董夏生不懂修车,自然修理工怎么讲就怎么做。
想到高律师还在饭店里等着他呢,花莲的工作人员留下不方便说话。等修理工滚着备胎离开后,让工作人员先回饭店……
见小胡子男交代一番后,顶着雨回来了,刘焕荣赶忙回头……瞅见三师弟、五师弟和眼镜正对着一盘刚上桌的姜母鸭猛塞呢。
如今的弯省,可不是后世养草莓兵的地界。刘焕荣冒雨训练了一上午,也饿的很。
一时间忘了偷听的事,赶紧坐下捏起块鸭肉大嚼……蹲山鸡、大包子,干煸鹅肉、葱油扁食,菜和主食一道接一道的上桌,每上来一盘只几分钟,就被四个大肚饿汉一扫而空。
刘焕荣吃了个六分饱,想起还有正事呢,回到之前屁股只沾了下凳子的空桌坐下继续偷听。
年长的男人正在哽咽着诉说……
“……学校解散了,在那样战乱的情形下,娘希望我能活命,就让我逃。那时候我还小,娘的话就是真理……
上了入伍的车,看着熟透裂开的石榴,我就慌着吃……娘跟我打招呼,我没有看到……马车已经走了差不多三十米,同一个车子的同学拍拍我说,高秉涵…你娘在给你打招呼嘞……
这个时候,我低着头多啃了一口石榴,再转眼看时……车子刚好转弯……没有看到母亲………………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这一辈子……就不再吃石榴了……
我看到石榴…就想到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