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楞严经讲记第八卷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这是画龙点睛,十二类众生每一类众生都具足其它十一类众生的特性——我们现在虽然是人道,但是有没有佛菩萨那个光亮啊?有没有鬼畜的那种黑暗呢?都有啊!换一句话说,那十二类众生每一类众生有没有其它十一类众生的那种特性啊?都有。但是我们在显现为某一类众生的果报的时候,它这种特性占主导地位,为主流。明白这个道理至关重要啊!重要在哪里啊?我们有佛性、有鬼性、有畜生性……我们学了大法后,这个金刚种子是不是会成为主流啊?八识田中强者牵,最强无过于一心三藏金刚种子。由此你就知道佛为什么讲受持一句《法华经》,生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

犹如捏目,乱华发生:所捏之目可说为真如、空如来藏,所乱之华可说为虚妄、不空如来藏。「捏」,有捏必有放,是不是智慧妙用啊?所以把这个「目」作为法身功德,把「华」作为化身功德,把捏和放作为报身功德。三个功德、三个如来藏,相互对应。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真真如性,就是一个心。真真如性既不是真也不是妄,既不是空也不是不空,也不是空不空,但是它可以现空、现不空、现空不空。所以当真真如性显现出「捏」这个报身功德的时候,当下是不是就显现出乱华——不空如来藏这个虚妄之相啊?当真真如性不捏了,是不是就显现出那个目啊?这个时候能不能看到出乱华了?是不是当下就显现出真如?

注意,要善于用《楞严经》前文解释后文,后文解释前文,有时候把《法华经》跟《楞严经》互相来解释。这就是以经解经,再加上会打比方,你就是一位相对圆满的讲经法师。而不可以老是打官腔,抄着别人的腔调,变来变去就变成自己的讲稿。讲经说法可不是这样。

颠倒妙圆:这就是在讲前面的二转依号。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真净明心」当下是不是「虚妄乱想」啊?在这里是讲具足十二类众生颠倒妄想。那再到下面来讲,是不是具足六十圣位的菩萨啊?我们当下是不是就是十二类众生?当下是不是六十圣位的菩萨呀?这一个人当下就统统具足。这个茶杯盖尽足以为一真法界,要明白。

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你想成佛,非《法华经》《楞严经》而不可。于是本因元所乱想:「本因」就是真心本来面目,烦恼心、菩提心都是本因,都是真心本来面目,只看你怎样把握而已。立三渐次,方得除灭:三个渐次只是我们修前的一种准备而已,真正的修行还在后面。

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这是打比方,我们的真心随净缘证圣果,他有前方便。一个瓶子里装的是老鼠药,这里叫毒蜜,我们光把它倒掉,里面是不是还有残渣余液啊?这是比喻心里还不清净。

「除去毒蜜」,这是持戒,三皈五戒,去除粗重的见思烦恼。「以诸汤水并杂灰香」,然后用汤水再冲一冲,是不是又除去一部分呢?「汤水」是表定力,不光这些事情不做了,还要想一想为什么不能做,做了以后会造成什么后果,始终处于这种禅定观照之中。「并杂灰香」,开水冲一遍还不够,还有味道,所以再搞点灰香,继续擦洗瓶子,这是表慧力。慧力是不是带有创造、发明性呢?这是用心更细了,也就是想一切办法把烦恼习气要清除,好把心定在修证过程中。当然这本身也是一种修证,但这只能是作为战前的准备工作。「后贮甘露,「甘露」就是证如来果位。以后在这个位子上慢慢地佛有些具体的标准在这里,我们去对照。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三种渐次:就是分三个阶段,我们达到一种境界。

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一者修习」,第一个过程实际叫助习——辅助修习。「除其助因」,它不属于根本戒,属于我们要注意的一些方面。但你不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你很难安心。比如抽烟、喝酒属于叫遮戒,它不是根本戒,但是你很可能会在犯了遮戒以后引发你去犯根本戒,所以我们要先除掉这些助因,先从比较容易改正的地方下手,由浅处往深处走。

二者真修,刳其正性:「真修」难度比较大,就要真刀真枪地去纠正我们最难改的习气。比如吃喝玩乐、杀盗淫妄,必须改。这是进入真修行,但仍然是修正果的前方便。这是第二义谛的真修行,还没有讲到第一义谛。「刳」,像尖刀一样剔除,很认真的,一点不能留有含糊。

三者增进,违其现业:增进就不一样了,在前面已经做好准备的前提之下,已经在细心改正了。这里就是我不能再犯。改正以后仍然会时时有境界来考验,这个时候通过定慧来守护好身、口、意这三业,这叫「违其现业」。下面分别来解释三种渐次。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

段食:我们吃的饭是不是有形相、有数量啊?欲界众生用口鼻之根分段而饮啖,以滋养身命,称为段食。触食:比如我们看到苹果、菠萝,会有一种食欲,贪味比较重的人可能口水还要出来。思食:眼睛看不到,但是头脑里能想到,往往通过想到的那些东西也能增加身体能量,称为思食。识食:是一种意识心。

这四食呢,在欲界灵性比较高的众生都能具足。鬼一般是触食。禅定功夫的人是思食,第七层天往上,他想一下子,这个能量就来了。这是比较殊胜的思食,还有稍微劣等的思食。望梅止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四空天的天人不存在思食,他认为不需要吃饭,认为有一个我就存在,就是生命,他就是这个意识心。地狱道众生既没有段食,也没有触食,也无暇去思食,他不会去想,也没有时间给他想,但他也是识食,他认为我就是在这受苦的,他知道有个我在,就可以维持这种生命。

想明白这个道理很重要啊!有个故事说来很有趣:一个老子因为儿子不孝顺,躺在那里一年的时间不给他吃饭,想把他饿死。结果他就是饿不死,人家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我也不知道啊。我就总是看到房顶上有块咸肉挂在那里,所以我就饿不死。」结果人家一看,是一双烂棉鞋吊在那里。这个不能讲它是触食,因为他没有东西吃,也不能讲它不是触食,他看到那个东西就有能量。把触食跟思食是不是结合起来了?

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我在这讲经,就是以法喜食供养你们,每天请客两场,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无遮大供,来者欢迎。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

这里佛打了个比喻。

食甘:就是众生学习正法,即可成佛解脱。食毒:就是众生学习邪法,即得生死轮回。有几种不能食用,它会污染我们的心态。故死:不一定就是指死,也是指会给我们修行造成障碍。

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哪五种辛菜呢?佛在《楞伽经》就讲,葱、蒜、韭、薤、兴渠。葱、蒜、韭我们知道,薤可能是小蒜这一类。兴渠在中国没有,是印度特产。这五种菜为什么不能吃呢?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熟食发淫」,如果煮熟了吃,会增加人的男女淫欲心。把这些断了以后,慢慢就会淡泊这种夫妻生活。「生啖增恚」,生吃呢,会增加人的嗔怒心。像很多北方人就喜欢搞个煎饼,把大葱一包就吃,往往这种人脾气比较暴躁。这两种情况对于我们修道人来讲都是很敏感的障碍。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你不断五辛,即使讲经讲得再好,即使能够宣讲三藏十二部经,十方天仙都会远离你去。因为你开口就是臭的。

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饿鬼欢迎你吃,为什么?你吃了以后,他抱住你去亲嘴,可你并不知道。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为什么?嫌其口臭。

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大力魔王可以示现佛身来对你说法。「非毁禁戒」,抓住你这个人喜欢吃葱、吃蒜,告诉你吃着快活就行了,这些戒律不重要,让你跟他去同流合污。「非」就是诽谤,「毁」就是破坏。「禁戒」,「戒」是大的方面戒律,「禁」是小的威仪方面。「赞淫怒痴」,称赞男女生活,称赞互相之间搞人我是非,称赞吃肉喝酒,这个「淫」和「痴」包括各种各样的恶习。说什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啊——这是一种狂慧。大乘心戒法门是一修一切修,并没有诽谤小乘戒。小乘戒如果不持,你连人身都不可得;我们修了大乘戒,就能更好、更圆满地受持小乘戒。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不持戒,命终之后可以得到魔王、魔民、魔女的福报,但是这个福报完了以后下无间地狱。

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永断五辛」,这是第一个渐次,比较容易做到。

云何正性?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

以火净食:无非是吃了以后,我们心情比较平和。修行人不可以修得太野蛮,都是像菩萨那样心平气和,是达到这种作用。无啖生气:就是不要吃那些没有煮过的蔬菜,水果又当别论。这一段是讲「刳其正性」,主要是断除男女生活,断除酒肉和五辛。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楞严经》对淫欲、杀生这两件事情,前后反反复复强调,这是真修行最起码的标准,这个问题不解决,你是假修行,而且讲得很干脆,你不能出三界。

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万恶淫为首,「犹如毒蛇」,咬你一口就能要你的命。「如见怨贼」,「怨贼」是来杀人越货的,跟你有仇。世间法还有酒、气、财、色四把刀要戒的说法。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特别是对出家人而言,你必须要做到,在家人也要引以为戒。

「四弃」是杀、盗、淫、妄,修小乘法犯这四戒其中之一,你是断头罪。怎么「弃」呢?永远被弃于佛法大海之外。这是小乘法的规矩,对女众还另外加四弃就是八弃。

那另外四弃呢?第一,摩触——女众是在男女关系方面,你与这个(染污心)男众接触了就属于断头罪。第二,屏入(八事)——没有第三个人在场,男女二人在一起不可以关门,不可以拉窗帘。第三,覆藏——你受到男众的侵暴,你不去向方丈住持揭露,就算作你认可,一样的罪过。第四,随顺——更不用讲,虽然你是被动的,但你随顺了。所以修小乘戒,在事相上的要求特别严格。只要犯一项,你怎么样忏悔都忏悔不掉,只要你犯了就没有救。

「执身不动」,这四弃、八弃能够执行好的,也就是说身体不动,身戒就可以算作清净的。身戒包括身三、口四——身三就是杀、盗、淫这三戒不犯;口四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小乘戒重身不重心,所以要成道就不容易了。明心见性不用谈,成佛往生没有份。到了大乘戒就不一样了。明心见性之人可以忏除一切的罪过。不管多大的罪,只要你明心见性,给你一笔勾销。所以我们要怎么样感恩《法华经》《楞严经》?你明白这个道理,当下就成佛。所以我们从头到尾都要好好地理解佛陀的良苦用心。就这么一个法,早晚上床,一起天亮。好人、坏人平等成就。可是古今中外有几个人来认可这个法呀?因为这个法太简单、太省事、成就太快太大,所以反而不容易让人相信、让人认可。

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到这里还是归结到修持如来藏心法。「清净律仪」,就是三聚净戒。「执心不起」,你连破戒的心都生不起来,就更不可能有破戒之行。

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禁戒成就」是在开智慧的基础之上。断淫,是不是就意味着不生啊?因为欲界众生唯以男女之淫来生儿育女。断杀,在这个身相上你生生世世就不会遭到被杀这种果报,因为你已经没有杀心了。

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不偷人家的就不欠人家的,就不存在来世还债。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沾光,也没有一个人会吃亏。整个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无非是一次一次地在平衡。世间还有欠债还钱,杀人偿命的定律。一次战争、一次瘟疫、一次地震、一次水涝、旱灾,都是我们众生的心在造业,都是众生的业相互偿还。

所以我每到一处都狂呼乱叫,希望大家都来共同承担如来家业。这是救世的法宝,这才是真理!国际歌是不是唱的要为真理而斗争?我们就是要为真理而斗争!不光是要救护人类,还要救护世界一切众生!不仅是救这一代,我们还要救生生世世!菩萨的心量何其伟大!菩萨下位不知上位,自位不知他位。只有你把如来藏道理搞明白,你才能真正地深刻体会我今天在这里拍桌子打板凳、狂呼乱叫是为什么!因为这么简单的道理就能解决不可思议的复杂的大问题!

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做到杀、盗、淫、妄百分之百的清净,这个人已经很圆满了,很不简单了。「不须天眼」,在肉眼这种功夫上,就能得到类似天眼的那种自在功德。说明他的心已经开始与佛道交感应,也就是他的信念很真实,即使没有亲眼看到,他都能深信不疑。

睹佛闻法,亲奉圣旨:没有佛在前面说法,他感到这些法就是佛说的,他就相信有佛。这就是定力和智慧。得大神通,游十方界:他还没有了生死,还没有得到神通,他就深信不疑自己一定能够得到这种境界,这是种信力。

宿命清净,得无艰险:他知道过去世造了无量无量无量恶业,现在受持了圆满的净戒,从此与六道轮回画了句号,是不是自己印证自己啊?这是修大乘佛法前的一种心态。

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叫断习,这个习叫正习、是根本习。第一增进是助习,是次要的。虽然是次要的,但也是我们一个必经的过程。当然这两个习讲起来有次第,行起来没有次第啊。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第三种渐次前面讲了,叫「违其现业」,不让已经断除的习气再来死灰复燃。我们断了三业以后,今后的任务仍然是继续「违其现业」,使过去的习气不要再重新发生,要保持一个过程。我们心是不是就逐步地圆融了?那你的品位也就在随之提升,定力也就在随之加深。下面看这段经文。

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前提是他已经断除了杀盗淫妄的恶业,断除了五辛那种遮业。「心无贪淫」,戒淫之初,虽然身不淫,心是不是还难免呐?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保持心态的平衡,慢慢地把这个事情就忘记了,形成习气了,心得清凉。我们有某一种习气的时候,你只要用心,一年半载就改了。就怕你不用心,不一定非要出家或者不出家。

有些人来听经总是思前想后,我来了家里怎么办……我看你来了以后家里也没有闹地震,也没有失火,也没有哪个去自杀。障碍我们的都是自己,是你自己决心不够来做为一种借口。其实你何必找借口啊?你是为自己修行,不是为师父修行。凡是来听经的人,是不是都很开心呐?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我们道场就始终就一片光明,也一样难免要有一些阴暗的事情、莫名其妙的事情。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所以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这是从「心无贪淫」这一点启发,只要我们会用心,也可以心无贪吃、心无贪玩,是不是一样的道理啊?要把经文圆融观照。

「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不多流逸」就是还有攀缘,但并不是刻意地去追求。懂得了修行的道理,谁也不会像世间人那样一天到晚去吃喝玩乐。不仅浪费钱财,浪费时间,更主要的是还坏了我们的习气,为来世造下了障碍。而且看到人家如何挥霍福报我们一点点都不眼红,反而生慈悲心才对。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过去是出流攀缘名闻利养,现在是离开名闻利养,归向真如本性,叫「因不流逸,旋元自归」。

尘既不缘:对名闻利养不再攀缘。根无所偶:离开六尘,六根还存在不存在了?不存在。你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这个我执是不是也渐渐放下了?放下了六尘的同时就是放下这个内六尘,就叫「根无所偶」。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变成聋子的摆设?这个时候我们继续攀缘六尘,就是用它来弘法利生。

反流全一:「反流」,反三种妄流——有色流、无色流和欲流。过去都在攀缘色、声、香、味、触、法那种流,又在攀缘所谓无为法那种流,那这种攀缘是不是还是自己的欲望这种流啊?因为有我执。现在反过来了。「全一」,是回到一精之明,回到真心本来面目。六用不行:「六用」,特指六根攀缘六尘,再产生六种意识心这种受用。「六用不行」就是「违其现业」。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十方国土」,整个尽虚空遍法界是不是十方净土啊?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一个我。「皎然清净」,在见道位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这就是锦上添花,更加殊胜。

身心快然:外不攀六尘,不执着有,不为法执所束缚,同时又内不执着空,不为所谓的那种智相、我执所束缚,所以「身心快然」。妙圆平等:在经典中像「妙圆平等」这一类的词语用得太广泛,含义是大同小异——一切的万法圆融、圆满、圆通。所谓圆融,没有哪一法不包容哪一法、十法界次第圆融,十二颠倒次第圆融,十八界次第圆融,都是一念变现。真心本来面目大光明藏不舍一人,不失一法,不缺一时。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无非一人一念之所变现。也可以说,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互总为总,都是我们一个念。大至佛刹,小至微尘,一根草丝缕结,尽足以为一真法界。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妙理、妙体。你明白这个道理就是妙智;在见道位你已经解脱了一半,叫妙用;你进一步历事炼心修证,乃至达到究竟极果如来,那才是真正的圆满之妙。这叫「妙圆」。所谓「平等」,任何一个法都本来具足这种智慧德能,在佛不增一丝一毫,在众不减一厘一分。

获大安隐:到了这种境界,你们感到安不安稳呐?首先解除对死亡的恐惧感,其次是解除部分的对烦恼的那种尘劳之苦。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一切如来」,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如来,天人鬼畜、泥巴瓦块一切如来。「密圆净妙」是解释一切如来的特征。

所谓「密」,就是法身之理体、本体——尽虚空遍法界,空、有、中、有情、无情、贵贱等无量万法,都是一个本体。这个法佛不讲谁也搞不明白,在《楞严经》叫「奢摩他」,在经题叫「如来密因」。我们破了天机,解了密因,因为此举,我们最低保障线是从此永远不落六道轮回,不可思议啊!

所谓「圆」,是讲报身功德、报身智慧。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已经证得了报身,你开智慧了。你懂得万法之间相互的关系、相互的转变。

所谓「净」,是化身功德。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化生之法即是先见法身,再得报身,后修化身。

所以后面跟一个「妙」,就妙在这三身功德我全部明白了,这三身功德我刻骨铭心地深信不疑我全部能够证得;妙在还没有开始修,没有开始证,我就知道我现在已经成分真即佛,再修再证就是成圆满之佛;也妙在能够一步登天,这是「妙」。

皆现其中:这里既有见道位,又有修道位、证道位。圆顿大法的见道、修道、证道,是即见即修即证。他可以成就于一生,成就于一时,成就于一念,这个法简直是妙极了。

是人即获无生法忍:最低是小乘阿罗汉的无生法忍,乃至通教、别教初住位菩萨的无生法忍。这是修圆顿大法前方便,可以与后面的「干慧地」一致起来。所以前面三种渐进、三种次第都是为了圆满于无生法忍。注意,这三种次第可以成就于一念。

比如说现在有一个人,中午还吃肉、喝酒、吃辛,还有种种破戒行为;但当他现在明白这个道理了,马上就下决心把这一切东西全部断掉,他说断就能断,这就是证到无生法忍,因为你明白了一切万法都是我一个念。注意,这还是证道位的无生法忍,你心已经定下来了。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从是」,就是从破除灭相无明,从证到无生法忍这个位置来开始渐修。这里妙就妙在小乘人无生法忍与大乘人无生法忍可以同时渐修圣位,乃至于前面来讲,连六道凡夫都可以渐修。在前面观世音菩萨那段经文里,藕益大师是不是这么解释的?但是由于因地用心不一样,果位也不同。前面的三增进是三位,后面还有五十七位。如果按照一般的说法来讲,从初住位开始起修还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么在这个位置来讲呢,我们还要注意,后面还有个十信位。那么在这里的无生法忍还不能讲那是圆教初住位,这属于在圆教初信位的菩萨之前,就是无生法忍。

所以在这个位次境界方面来讲呢,《楞严经》有些地方显得不是很圆融,我们没有办法一定要把它能统一起来。有些法师解释无生法忍相当于七信位的菩萨,《金刚经》那个初住位还达不到圆教的初信位,别教的地位菩萨才相当于圆教住位菩萨,相差三十个等级。因为圆教初信位的菩萨从一开始明心见性,他见到的就是真如全体。

在这段经文后面把这个住位菩萨又划分为十个信位,这也是佛的良苦用心,把事情说得很细,好让我们有一个比较,有一个对照。所以我们讲五十五位也好,四十一位也好,六十圣位也好,不要太执着,是大概地有个方向好帮助大家理解,你没有办法把他非要理到什么什么位。

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第三渐次叫「违其现业」。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这是总结经过了三渐次的修行人的心态。

欲爱干枯:包括杀盗淫妄、对名闻利养的种种贪心,这种欲望断尽了,不会再起了。根境不偶:就是观世音菩萨前面讲的离根解结,心不往外攀缘了。「境」就是外六尘,「根」是六根,「偶」是因缘和合。能缘与所缘分开了。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我再也不会六道轮回为凡夫了,但是愿身再来又当别论。

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所谓「虚明」,就是能看破眼前一切万法的来龙去脉,就是能够明心见性,不为假相所迷惑。「纯是智慧」,看到这个苹果——这个苹果真甜——你这是烦恼,这是愚痴;我吃这个苹果——这个苹果就是我,我就是苹果——这就是智慧。为什么要吃它呢?我不吃它就不足以维持这个生命,就没有办法教化众生。本来是臭皮囊、是个饭桶,这下变成法器。

慧性明圆,蓥十方界:「明圆」,不再重复。「蓥十方界」,小乘人可以知道一个小千世界的来龙去脉,大乘人可以知道一个大千世界的来龙去脉,乃至十方无量世界的来龙去脉。但是见道与证道又有区别。笼统地来解释,修行人明心见性以后感到了自在无碍,放下了、解脱了。「蓥」是表明亮的意思。

干有其慧,名干慧地:这是干慧地菩萨的境界。习气习气,是不是带有潮湿、滋润的特征呢?习气没有了,就表证果了,表干了。过去的习气是来润自己,得到佛菩萨习气是润万法。前面清除了我执,也叫干慧。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所以这个「干」是不是承上启下啊?承上,干掉了润自己的那种习气;启下,我们还没有得到佛法的那种法流之水、法流气氛,来更加成就自利功德,并以此去教化众生。

在这里叫前干慧,如果六十圣位算起的话,到干慧地是第四位,前面三渐次是三位,后面加五十五个妙菩提路是不是五十九啊?还有个等觉后心到六十,这是菩萨的六十个圣位。到了妙觉就成佛了。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一般的经典从初住位算起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么《楞严经》呢,它从初信位算起。圆教这个信位菩萨的位置就已经不得了了,别教初地只能达到圆教住位的境界,差三十个等级。所以从干慧地起,也就是说,我们在圆教进入证道位一般地是从初信位开始算起,开始修证正法。前面到干慧地起呢,属于已经轻装上阵,但那还属于凡夫的境界;到了圆教信位菩萨,真正是佛菩萨的境界。所以从圆教位开始,以一心三藏作为因地心来修证,这是证果。

即以此心:就是前面的干慧心,从这儿开始。中中流入:「中中」,是有条不紊、菩提不退的意思。因为他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中间不打闲岔,没有诸委曲之相。

圆妙开敷:「圆妙」理解为一心三藏。「开敷」,是不断地在锦上添花,在扩大成就,加深定力。「开敷」就是讲树开花时,有一朵开了就不愁有十朵,有十朵就不愁有百朵,慢慢地慢慢地全部挂满了花朵。从真妙圆:方便来讲,通教从法我空、人我空二空开始,小乘人从人我空开始,六道凡夫从方便菩提心开始行善积德,但我们这里重点是观照一心三藏。

重发真妙:前面「从真妙圆」就是带果,「重发真妙」就是行因。我们修行就是要达到这个果地,它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比如看到前面的灯光了,是不是带果了?要拿到灯是不是往前走啊?这叫「重发真妙」。每走一步是不是接近灯光一步?品位是不是提升一级啊?就形成下面的五十五位菩提路。妙信常住: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你到底对如来藏真理听懂了没有?你信不信?「妙」就妙在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常」,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随拈一法,随拈一物,无非诸佛如来法身真常。你明白不明白?只有懂得了为什么,我们才能刻骨铭心地知道自己已经解脱了。

一切妄想灭尽无余:怎么个「灭尽」?你相信这个茶杯盖就是我,我喝的水就是我——刻骨铭心地相信,而且知道为什么是我,妄想是不是灭除了?知妄即灭,明白了吗?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回家看到父母、妻子、儿女,你是怎么样的心态?你的妄想灭除了没有?虽然灭除了,佛法不坏世间法,不是变成六亲不认,你照样亲近他,是为了度他。

中道纯真,名信心住:这是初信位菩萨的境界。「中道纯真」,万法都是我,是纯到这个程度,即「信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从字面来看,这里好像得到了宿命通,知道过去、现在、未来。我们因地起修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些凡夫、小乘人就是以神通来起修,但不能说有了宿命通就是初信位的菩萨。

真信明了:没有这种神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他不需要回忆,就能深信不疑无量劫以来天人鬼畜、风云雨雾什么都做过了,这就叫「念心住」,乃至于没有见到的比见到的还坚信不疑。

阴处界三:就是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讲清了整个世界的万法。不能为碍:不能障碍你的智慧。你知道这个墙壁是什么东西?鸠摩罗什大师七岁的时候把千斤宝鼎举在手里,是他的手臂之力举起来的,还是心举起来的?心举起来的。当听人家讲这个宝鼎有千斤重的时候,宝鼎一下掉到地上,然后他再怎么推都推不动。所以全靠我们这个心。因为我们的同分妄见都认为这个钢筋混凝土能把上面房子撑起来,所以就能撑起来。我们挑东西是肩膀能挑还是心能挑啊?就是我们的心在挑东西。如果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把五十斤的这个包袱放在肩膀上,百分之九十九要把腰扭伤了。所以心到哪里,哪里就有力量。

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我们现在能不能相信啊?我们过去世做过天、做过人、做过鬼、做过牛马猪羊、做过风云雨雾,你信不信?这都是我们自己的心在变化。

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这是二信位菩萨的境界。念心带有观照的意思,这里没有哪一法不是我的过去、现在、未来,好好作如是的观照。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他已经把无量生生世世观照明白,深信不疑。在前面的初信位菩萨也知道一切的万法都是自己,所以这个信心就更加坚定。

妙圆纯真:「纯真纯真」,一心三藏心外无法,法外无心,都是我。真精发化:随着观照,定力加深。无始习气通一精明:无始以来的种种罪过、种种习气,讲到底是我这个一精之明变现,是自作自受。

唯以精明,进趣真净:现在明白这个道理了,就是我这个精明在作怪,这个精明已经是智慧,已经形成了当下这个智慧的本体,也就是利用智慧的妙用。「进趣真净」,以此智慧,不断地加功用行。

名精进心:这是三信位菩萨的境界。你明白了这个东西就是真精进心,然后保持下去,定力便随之一步一步地加深。「精进心」。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你可以印证自己,在没有动脑筋想之前,那个一精之明就真实存在,然后你看到一切的万法当下是不是我?我是不是你?为什么?这叫「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再也不会认为他是张三,那是李四,这是我。注意,明白这个道理就行,虽然还有一种习气,已经不影响你的智慧。

名慧心住:这是圆教四信位菩萨的境界。他能就当下的一切环境以智慧来观照。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执持智明:在前面慧心住的基础之上,已经能够稳定地把握住这个智慧,这是定慧。心定了以后,他自然就有这种明辨是非的能力、妙用。

周遍寂湛:就是照而常寂——在当下这个有形有相的肉团世界这个前提之下,他知道我当下就是如如不动的真心。这个嘴巴没有讲,脑袋没有想之前那个东西,是不是我现在讲的这个东西啊?这就叫照而常寂。所有有形有相的东西都是那个无形无相的真心本来面目,当下是一个本体。「寂湛」,是如如不动、无形无相的真心本来面目。

寂妙常凝:是讲寂而常照——我们虽然现在是在照的位置,在不空的位置,但我们现在就在空的位置、寂的位置,它当下就是有形有相的万法。比如前面讲的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我们不需要非要回到那个真空的境界中再来观照。圆顿大法即空即有即中,三当下就是一。如果我们回到空中去寂照,那就是通教的法门。

名定心住:这是圆教五信位菩萨的境界。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惟进无退,名不退心。

定光发明:这个「定」就是指前面的五信位菩萨,他能够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不是说明他定力很深啊?由定而慧进一步地发明,慧要动。前面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在不动位观照,这里的「定光发明」是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出定。这个出定是方便说,如来藏时时都在定中,也就是利用我们心的这种能动的思维进行观照。明性深入:就是以定发慧,定是静,慧是动。惟进无退:转识成智,一步一步提升定力,提升慧力。

名不退心:这是六信位菩萨的境界。你结合自己来观照,是不是恨不得一口气把地球人度光了?或者有时就打退堂鼓?或者有时就生烦恼这样那样?以此检验自己,你的菩提退转了没有?当然开始退的时候马上想起不能退,那又当别论。

VIP小说推荐阅读:顾总我错了重生后,素未谋面的五皇子偷亲我帝宫之凤凰磐涅亿万掌权者:宠妻要上天娇妻归来:霍少宠妻无下限精灵:从抽到不破壁垒开始无敌!夜晚莫单行京剧猫:隐世十年,出世即宗主!从一人之下穿越超神学院我在诡异聊斋求生婚后甜宠:逃婚遇真爱开局小魔仙我真没想当渣男魔鬼部队老爷与夫人的日常HP努力不枉然山鬼奇缘山河霓裳从盗圣开始假意修仙重生后白月光对我一见倾心我在未来做提督古武之傲世乾坤快穿:狐狸精百媚千娇撩人心穿书后我多了个人形挂件喵喵喵?主人加油,我们卖萌天下凶神女穿男之有金手指逃荒也不怕NBA:这个花道有点强神魂归!降灵域!紫瞳现!御兽灵女:逆天邪妃退婚后,转身嫁冷面长官被掐腰宠斗罗:小狐娘的恋爱日常赢玉公主暗夜宅宇相错亲,嫁对人,胖子也有春天七零年代,奶,我要分家!我在异世群魔乱舞在暴戾权臣心尖上蹦跶精灵:新人道馆藏个冠军很合理吧重生后,真千金完虐六个亲哥哥万劫人间八零:病弱知青在乡下养崽开摆出大事了!反派霸总从书里跑出来龙族:从星际争霸归来的路明非晚棠引鹤归思念如归怪谈!我被雏田抓走练回天!幽冥王妃:地府归来后,大杀四方娇知青下乡后,村霸他不撩自倒聊一个斋
VIP小说搜藏榜:十日终焉异兽迷城拒绝我后,妃英理后悔了制霸诸天:从港综开始港片:卧底行动拒绝柯南加入主线规则怪谈:谁选这小萝莉进怪谈的在哈利波特学习魔法我一个变态,误入规则怪谈!港片:东星黑马,开局宣战洪兴港片:龙卷风是我契爷?怎么输!港片:洪兴亲儿子?我赵日天不服武器果实垃圾?可曾听闻流刃若火诸天:从被强制绑定开始规则怪谈:我能完美利用规则僵尸我用变异传奇技能纵横阴阳御兽灵女:逆天邪妃退婚后,转身嫁冷面长官被掐腰宠斗罗:小狐娘的恋爱日常赢玉公主暗夜宅宇相错亲,嫁对人,胖子也有春天七零年代,奶,我要分家!我在异世群魔乱舞在暴戾权臣心尖上蹦跶精灵:新人道馆藏个冠军很合理吧重生后,真千金完虐六个亲哥哥万劫人间八零:病弱知青在乡下养崽开摆出大事了!反派霸总从书里跑出来龙族:从星际争霸归来的路明非帝宫之凤凰磐涅晚棠引鹤归思念如归怪谈!我被雏田抓走练回天!幽冥王妃:地府归来后,大杀四方娇知青下乡后,村霸他不撩自倒聊一个斋我把病娇反派巴结成老公混沌龙君捡到宝了,山野糙汉真的行八零年代:穿成知青男配的怀孕妻四合院:开家早餐店,馋哭四九城综漫:用月之呼吸的吸血鬼剑士亿万掌权者:宠妻要上天全球冰封:我打造了末日安全屋被甩后,嫁给了他死对头穿成种田文炮灰我和女儿们开大了穿书后,恶毒女配只想苟住年如果的新书
VIP小说最新小说:双姝传:蕾伴一生重生之我回到了80年代一门三寡,断亲后发家致富嫁高门聊斋狐妖传换亲好孕第一晚,绝嗣糙汉抱崽崽精灵闪光开局选什么好我靠技能混迹修真界御兽,以为是病情,其实是天赋活在当代修真风云录之霜晨月她似山茶!穿到古代养萌娃我踏上旅途了!暗夜追踪事件簿云英秘传暗恋,你是我的遥不可及不向命运低头的我七零福宝:我靠交易空间带飞祖国快穿:条条大路通甜宠文重生之本小姐有仇必报寻秦记之云梦仙踪穿成霸总娇妻失败后,在恋综选夫天命系统之女配的自我修养星耀幻星穿越宝可梦:荣耀之巅的征程暗夜曙光:萧逸的正义之战味主十全少尊浅云台:碧樱花开斗罗II:奶妈她嘎嘎乱杀!齐穿七零,闺蜜赚钱,我躺赢!枯井通古今,囤货投喂美强惨战王斩神:变妹后,我成团宠了?警队人生之探案系统穿越,成为宝可梦大师快穿:恶人终入病娇怀荒年悍妻:重生夫君想要我的命不怼系统的宿主不是好宿主死后睁眼重回婚前,踹渣男嫁军官浓颜军嫂要离婚,军官老公心慌了年代军婚:女特种兵不好惹戎马关山留守妇女,入夜不说爱似血残阳,风起八零云夏的快穿之旅斩神:炽天使机甲,缨子摸哪儿呢深入骨髓下的恶魔穿越女只会针灸术随手捡了只宝藏小狼后,我躺平了超级战队之我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