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瞪了他一眼:“我就把你灌醉了,扔到山上去当山贼!”
邓晨哭笑不得:“你可知道这些山贼正在做着惊天动地的大事?”
“哦,什么大事?”白芷一听大事就兴奋,江湖儿女从来不怕事大,就怕事情没意义。
邓晨让白芷附耳过来:“反莽复汉!”
“好!这个我喜欢。”白芷兴奋地喊道。
“小点声!”邓晨做了个噤声手势,又指了指上房。
两人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只见韩清漪急匆匆地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道:“不好了!我爹听说你们在院子里‘密谋’,非要来抓你们!”
邓晨和白芷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快跑!”
于是,三人像被追捕的“山贼”一样,慌不择路地逃出了韩府。韩老爷在后面气得直跺脚:“你们这群不省心的家伙,给我站住!”
韩清漪忙收起了玩笑正色道:“晚上,韩家安排了晚宴招待你们。现在让管家陪你们在院子里随便逛逛。”
安排了邓晨一行,韩清漪又回到了客厅,跟父亲、祖父商量起来。
韩老太爷看到孙女又回来了,拉着说:“孙女啊,爷爷失去了清莲,可不想再失去你啊!”
“爷爷,邓晨不是刘玄,上元节那日我们都见识了他的才智。你看这是他当时写的诗。”说着韩清漪指向墙上挂着的一副水墨丹青画上的题诗: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韩老太爷摇头晃脑地品读一阵子,忍不住出声叫好。
“怎么样?”韩清漪期待地问着。
“有才倒是有才,就不知人品如何,能力如何,有很多人是只会读书作诗,但是能力平平,且品德败坏啊。”韩老太爷一边嘀咕,一边看向儿子。
韩老爷迎合道:“清漪啊,你祖父说得对。光会写诗吟对可不行,要胸怀天下才行。不要忘了韩家祖训。”
“阿父祖父,他离开这段时间,我找人去新野调查过了他。他在当地出名得很,不但有诗仙诗圣之名,更是一个发明大家,发明了很多新鲜玩意,那个改良造纸还有印刷术都是他的杰作;还开办了学校,出了书刊,写了几部小说,听说他还免费让他们庄子里的百姓子女进学校读书。”韩清漪顿了顿,看看父亲和祖父,见他们不住点头。又继续说道:“最近,他参加了舂陵军,正在起义反莽复汉。”
韩老爷一听,来了兴趣,插嘴道:“就是皇室宗亲刘演组织的舂陵军吗?”
“对对,听说他们把南阳十多万汉军都打败了,还杀了甄阜!”韩清莲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补充道。
韩老太爷当年也是做过汉室肱股之臣的,他一生见证了汉室的衰亡,从哀帝起,王氏就开始专权,到平帝时王莽就崛起,并毒死平帝,扶傀儡皇帝刘婴上位,实际掌权者就是王莽,三年之后,他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干脆篡位自己做了皇帝。世代忠于刘汉的韩家父子听到邓晨参加了反莽复汉的刘氏舂陵军,都兴奋不已。
韩老太爷一改之前的态度,不断地絮叨:“清漪啊,邓晨是好样的,胸怀天下啊。还是我孙女有眼光啊。”
韩清漪听了,心中一震,低头不语。韩老爷也叹了口气,说道:“清漪,你祖父说得对。邓晨是个好孩子,你可要好好把握,别让外人钻了空子。”
韩清漪听父亲这么说,羞愧地低下头。
韩老太爷更是直接:“清漪啊,那个白丫头是怎么回事啊,我怎么感觉她和邓晨眉来眼去的呢!”
韩清漪喃喃道:“邓晨太优秀了,谁不想嫁给他啊,白姑娘倾心于他正说明邓晨值得托付!”
韩老爷摇着头:“不不,孩子,你还是太年轻了。不如这样吧,你们把婚定了吧,否则我不会放你跟他走的,对你也是一个保证不是。”
韩老爷子也急道:“对对,我们马上广邀好友参加你的订婚宴。越早越好,我看就三天后吧!”
韩清漪听到祖父和父亲的话,脸上顿时泛起一抹红晕,心中既羞又喜。她低下头,轻声说道:“祖父、父亲,这……这会不会太快了?邓晨他……他还没表态呢。”
韩老太爷一拍桌子,豪气干云地说道:“表态?他还需要表什么态?我孙女这么优秀,他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再说了,他要是敢不答应,我就让他见识见识我们韩家的厉害!”
韩老爷也附和道:“清漪啊,你祖父说得对。邓晨虽然才华横溢,但婚姻大事还是要长辈做主。你放心,我们韩家的女儿,绝不会委屈了你。”
韩清漪见父亲和祖父态度坚决,心中既感动又有些无奈。她想了想,说道:“那……那我先去跟邓晨商量一下,看看他的意思。”
韩老太爷挥了挥手,笑道:“去吧去吧,不过你可要抓紧时间,三天后就是你们的订婚宴,可别让他跑了!”
韩清漪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客厅。她刚走出门,就看到邓晨正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本书,神情专注地读着。阳光洒在他的侧脸上,显得格外俊朗。
韩清漪心中一暖,轻轻走上前,柔声说道:“邓晨,你在看什么呢?”
邓晨抬起头,见是韩清漪,微微一笑:“哦,是一本关于水利工程的书。我在想,如果能改良一下灌溉系统,或许能让农田的产量提高不少。”
韩清漪听了,心中更加佩服他的才华。她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邓晨,我……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邓晨合上书,关切地问道:“什么事?你说吧。”
韩清漪咬了咬唇,鼓起勇气说道:“我祖父和父亲……他们想让我们三天后订婚。”
邓晨一愣,随即笑道:“订婚?这是好事啊!我正愁不知道怎么跟你开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