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在一旁无言以对。
正如同李淳修所说,东凉城现在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也空不出多余的人手来。
尤其是教书先生,这更是稀缺型人才。
起初李淳修还能顶替一下当下教书先生,可随着人口慢慢增加,从原来的夜校一班直接排到了夜校十几班。
铁打的人也熬不住有这么多个班轮流上啊,到最后他也顶不住了,直接开始当了一个甩手掌柜。
而余嘉就委以重任当了这个冤大头。
余嘉一开始也是好好的,但到了最后也是扛不住了。
这白天处理公事管理东凉城,晚上还得几十个夜校班轮流跑。
这不每次在汇报工作同时,还不断的提醒李淳修找一些教书先生。
天不遂人愿,李淳修当初以为教书先生很容易就能找到的,可他万万没想到教书先生却是最难找的,从开始到现在,一共还没找到几个,这还是上过两年私塾的,教大家认认字还可以,但是解释一些道理,就根本不够看了。
不过也没有办法,东凉城就是这样的现状,可为什么招不到教书先生也是有原因的。
逃难的大多数是身人?当然是平穷百姓了。
那些教书先生已经学子都是什么人?达官显贵世家公子,没钱可读不起书,光光束修就不是平穷百姓交的起的。
而有钱的人当然不会逃难逃到东凉城这种地方,要去也是去一些繁华的大城市,这样也是东凉城没有教书先生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不用那些终结者当老师,原因就更简单了,两个字没空!
现在除了李靖还留在他身边之外,其他的全都被李淳修安排在一些重要的位置之上,更本没有办法在分身去给百姓教学。
不过这个事情李淳修也想到办法解决了,现在已经通过平安县那边找到不少书生,正往东凉城这边赶。
找的还都是一些穷酸书生,这些都是李淳修动用了钞能力才砸来的,不然连这些穷酸书生都请不到。
可平安县那些请来的也不够用啊,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教育资源实在是没有跟上城市发展速度。
这件事也让他郁闷了很久,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网文与现实是相悖的,没有什么事情都是顺风顺水的,尤其是碰见个人都是什么教书先生,或者是德高望重的老学究。
自己在东凉城都管理了一段时间,全是一些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平头百姓,稍微好一些的就是那些匠人。
最高文化水平的也就只有余嘉一个人,这让李淳修头痛不已。
而这些付出也不是没有回报,至少全城百姓会写自己的名字,还有能够简单的看懂城内告示了,这也算是不小的突破。
李淳修一遍躺在椅子上一边感慨嘴上感慨日子太难了。
李靖在一旁也是默不作声,不过脸上都是无奈的表情。
全东凉城最闲的那绝非就是李淳修莫属了,这段时间要么是吃了睡,就是睡了吃。
一切事情都是余嘉还有李靖去完成的,彻彻底底的当了一个甩手掌柜了。